孔子的师父是谁2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5 03:3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7:50
孔子的老师苌弘
苌弘,字叔(约公元前575-492年),周敬王大臣刘文公属下大夫。在晋国的“六卿之乱”中,因帮助范氏和中行氏,赵简子派晋大夫叔向对周王施以反间计而被杀害。据《庄子.外物篇》记载:苌弘是蜀人,他被杀之后,血流不止,蜀人藏其血,三年之后而血化为碧。成语“碧血化珠”、“碧血丹心”即由此而来。另据《图经》记载:“苌弘,资中人,有寺在青泥坊,数里之内,土色尚青。”青泥坊在资中*镇,镇边龙水桥有一天然石洞,古称苌弘洞,是苌弘早年夜观天象、昼习韶乐之所。另一处苌弘遗迹在资中城西甘露镇龙洞河,是苌弘的养晦之处,明代道教宗师张三丰在这里镌刻着一首六言诗:“无价明珠一颗,光吞法界尘沙。圣凡人物天地,流通点滴何差。”再次印证了苌弘确系资中人氏。资中人为了缅怀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早在明代成化年间就在东门正东街为他建了座乡贤庙,又在北门外建了座“苌弘故里”的石牌坊,褒扬忠烈。
苌弘博学多才,知天文、识气象、精音律、通历法,常与周景王应对星象吉凶征兆。孔子久仰其才,于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前往周国,专门造访苌弘,对韶乐与武乐之异同和不解之处而虚心求教。
孔子说:“武之备,戒之久矣。此是何意?”
苌弘道:“此武王伐纣,虑日久难以服众,作武乐以警士民。”
孔子又问:“何谓‘发蹈厉之已蚤?’”(蚤通早)
苌弘道:“凡事无须先,无须后,适时可矣。”
孔子再问:“‘身淫于商’何意?”苌弘道:“此非武音。”
孔子又提出:“‘迟矣而又,久立于缀’,实难解也。”
苌弘道:“所谓‘武乐’,实彰周伐殷之功也。武乐计有六成:初成出兵伐纣,再成灭商,三成开国,四成南国诸侯归顺,五成分封而治,六成颂赞天子圣德。此武乐之大成,故曰‘迟矣而又,久立于缀’。”
孔子最后问道:“武乐与韶乐,孰为轩轾?”
苌弘道:“武乐为周武王之乐名,韶乐为虞舜之乐名。若以二者之功业论,舜是继尧之后治理天下,武王伐纣以救万民,皆功昭日月,无分轩轾。然则就乐论乐,韶乐之声容宏盛,字义尽美;武乐之声容虽美,曲调却隐含晦涩,稍逊于韶乐。故尔武乐尽美而不尽善,唯韶乐可称尽善尽美矣!”
对于苌弘之博学施教,孔子称谢不迭,并于次年前往齐国,聆听了韶乐德演奏,乐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与苌弘得会晤,史称“访弘问乐”。其六艺(礼、乐、书、诗、易、春秋)中的“乐以发和”思想即源于苌弘的乐学理论。
孔子和苌弘同是我国古代之文化伟人,其“敏而好学”、“乐而施教”之师生情谊,既是学林佳话,又是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
众所周知,科举时代全国各地都有文庙,文庙内的孔子塑像都是端然高坐,但唯独资中却是塑的一尊站像,是何缘故?缘于苌弘乃孔子之师,孔子毕生提倡尊师重道,在老师的家乡这一特殊环境里,自然要身体力行,站而不坐。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资中孔子站像”之谜。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7:51
传说项橐是中国古代有名的神童.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年仅七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孔子项橐相问书>叙述的就是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有趣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到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有一天,他正坐车赶路,发现前面路上有三个小孩正在玩耍,其中一小孩用沙土堆了一座“土城”正玩得高兴。这个孩子便是项橐。
车被“土城”挡住,走不动了。可这个小孩仍兴致勃勃地玩着,就象没有看见有车被挡住了一样。孔子下车来,微笑着问道:你怎么不知道车来了要让路呢?项橐这才抬起头,拿出一副大人的样子反问道:从古至今,只听说车要绕城而过。哪听说过城要避开车的道理?孔子听了,诧异非常,他没有想到一个幼童如此能言善辩,而且象成年人一样镇定自若。
孔子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兴趣,决定要考他,就问道:你知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样的门关不上?什么牛没法生牛犊?什么马生不出马驹?什么刀上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妻子?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丈夫?什么时候白天短?什么时候白天长?什么树不长树杈?什么样的城没有使者?什么样的人没有孩子……孔子一口气提出了四十多个问题。
项橐认真地听完,不慌不忙地答道:土山没有石头;井水中没有鱼;空门关不上;泥牛没法生牛犊;木马生不出马驹;砍刀上面没有环;萤火虫的火没有烟;仙人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冬季白天短;夏季白天长;枯树不长树杈;空城没有使者;小孩没有孩子……
这些问题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家庭与伦理道德等方面,内容广泛,项橐却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被深深折服了,频频赞叹,连说了六个“善哉”。
项橐并不知道自己对面这个人就是人们所尊敬的孔子,于是反问了孔子几个问题,虽然充满了稚气,但孔子一个也答不出来。他连声感叹“后生可畏也。”
孔子又对项橐说:我车中有棋,咱们赌一盘输赢吧。谁知项橐一本正经地断然拒绝了。孔子惊讶地问他原因,他振振有词地说:我不*。天子好*,天下就不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诸侯好*,就无心思治理国家;官吏好*,就会耽误处理文案;农民好*,就会错过耕种的好时机;作学问的人好*,就会忘了诗书礼仪;小孩子好*,就该挨揍了。*原本是无聊、无用的事,学它做什么?
孔子听了这番话,由赞赏变成了敬佩,他于是拜项橐为自己的老师。七岁的孩子从此名声远播,而孔子以圣人之尊不耻以孩童为师,也成为天下人称赞的举动。选自《圣哲论善待人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7:51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一生勤于钻研学问,学术造诣很高,然而他仍不满于自己的学识,于是前往各地贤人拜师求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7:52
钻子啊,没有钻子哪来的孔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7:53
三人行,必有我师。很多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