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08 14: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29 04:32
指华严经与他经之十种相异之相。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一概括诸异相为十门,以显华严法界之重重无尽,且称华严经为一乘教义,以别于三乘。此十异即:(一)时异,谓此一乘教义在初时二七日中宣说,犹如日出先照高山;又于此初时摄一切时,无前际、后际之隔;三乘则以随逐机宜而时不定,未能于一时摄一切时。(二)处异,谓此一乘教义在莲华藏世界海中众宝庄严之菩提树下被宣说,如此则摄七处八会等,及其余不可说不可说之诸世界海于此中;亦即以此一处摄一切处。而三乘教义乃于娑婆界木树等处宣说,亦无一处即一切处之义。(三)主异,谓此一乘教义是卢舍那十身佛及无尽三世间所说;亦即佛说、菩萨说、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等;而三乘教义乃化身及受用身等所说。(四)众异,谓此一乘经首唯列举普贤等菩萨及佛境界中之诸神王众,而不同于三乘经之或列声闻众,或列大小二众等。(五)所依异,谓此一乘教起,依佛之海印三昧中出,而不同于三乘教等依佛之后得智出。(六)说异,谓此一乘教义于此一方说一事、一义、一品、一会等时,必赅通十方一切世界皆同此说,具足主伴而共成一部;三乘教义则但随一方一相说,而无主伴赅通之义。(七)位异,谓此一乘教义之所有位相上下皆齐,于一一位中摄一切位,是故乃至佛等诸位,亦在信等位中,余位亦然;三乘教义则但随当位上下阶降,皆不相杂。(八)行异,谓于一乘教随一菩萨而修,则具信等六位,于一一位中,所有定散等差别行相皆于一时遍修;然于三乘教,「十地」以上各阶位之菩萨犹各有等别差异,则「十地」以前之菩萨更无法一时遍修。(九)法门异,谓虽有无量之异门,然此经略举如下十种:十佛、十通、十明、十解脱、十无畏,十眼,十世、十谛、十辩、十不共法,以别于其他三乘经之三佛、六通、三明、八解脱、四无畏、五眼、三世、四谛、四辩、十八不共法等,此中之「十」即用以显无尽之意。(十)事异,谓此一乘教义法性恒如,随于舍林、地山等事象,皆是法门;或行、位,或教义等,于一一尘中皆具足法界一切差别事。不同于三乘教义之但说「即空」、「即真如」等。 p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