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染毒的原因及对策24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6 19:5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20:43
一,青少年吸毒诱因
诱因1 无知好奇
好奇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但他们对事物缺乏全面的认识,防范及判断是非的能力也比较差。一项调查表明,在青少年吸毒者中,80%以上是在不知道*危害的情况下吸毒成瘾的。抱着“找一下吸毒的感觉”、“抽着玩玩”、“尝尝新鲜”、“我只想知道吸毒是怎么回事、“吸一口不要紧”等心态,在*面前放任自己的好奇心,就好比在悬崖边抬脚试崖底有多深一样危险。
诱因2 上当受骗
有不少青少年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毒贩诱骗而吸毒的。*贩子为了掩人耳目,同时为了“以贩养吸”,往往设下一些陷阱拉人下水。这些陷阱有花言巧语、请客吃饭、诱骗服用掺有*的食物、饮料等。
诱因3 追求享乐
有些青少年认为吸毒时髦、气派,是高档消费和富有的象征。他们不知道再有什么能满足个人享受了,带着“好吃的也吃过了,好玩的也玩过了,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只要有卖的,只要能吃的,差不多都见识了,得,抽就抽点儿吧,也不枉来世上一遭”的念头尝试*。可这一抽上,就把父母辛苦积攒的家业很快抽光,并搭上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诱因4 逃避现实
一些青少年由于父母离异、家庭缺少温暖、学习压力大、师生关系紧张、高考受挫以及待业等不顺心的事引起精神苦闷、情绪低落,想以吸毒麻醉自己。这种混沌的心态,只能使自己搭上死亡的快车。
诱因5 逆反心理
有些青少年在受到家长忽视、冷落之时,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以企盼得到家长的关注。家长不让他与那些有不良习性的青少年玩儿,他偏要赌气与那些素有劣迹的青少年厮混在一起,一块儿抽烟、喝酒乃至吸毒。
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途径和方法
当前,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禁毒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让青少年远离*,应成为禁毒系统工程的重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去考虑。
(一)加强青少年吸毒犯罪的预测是预防、控制吸毒犯罪的先导
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犯罪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对现实社会起极大破坏作用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它的存在和发展,也有它的自身规律,我们要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就必须认识这种现象,努力对这种现象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工作,而不能简单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落后封闭的被动方式。
(二)全社会重视并建立青少年禁毒教育网络是预防、控制青少年*犯罪的重要保证
第一,充分应用大众传媒进行反毒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在电视、电台、报刊杂志、墙报中反毒知识的份量,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通过大众传媒获得*知识教育。
第二,努力改善青少年生活的社区环境。村(居)委可通过为农综合服务中心、青年中心、文化活动站等平台经常组织青少年学*、学文化、学科学,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禁止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进入营业性舞厅和游戏机房。
第三,公、检、法、司可采取多种形式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对*的认识。禁毒宣传要不拘一格,采取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门可结合禁毒斗争的需要,有的放矢地选择典型案例,拍摄形象生动的照片,绘制有针对性地漫画图片到村、居、学校巡回展览。*可应用公开审判的形式,大造声势,用活生生的典型案例教育广大青少年。
第四,建立围绕一系列步调协同的多部门参加的综合性的青少年禁毒管理网络。根据国内外已经形成预防*教育的一整套做法,建立社区禁毒管理网络,是预防控制的重要一环。可充分利用保护青少年机构的职能,建立青保、教育、公、检、法、司、团委、妇联、工商、文化、村(居)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具体地,可分区、镇、学校或镇、村(居)、学校*网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互通信息,检查督促。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制订青少年禁毒教育规划,汇总并掌握本地区青少年禁毒工作情况,提出定期控制、预防的对策。
(三)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禁毒教育是当前禁毒宣传教育的重点
目前承担禁毒教育工作的主要是戒毒专业人员和新闻媒体等宣传工作者,而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对吸毒的认识极少。为了让青少年从小懂得“贩毒有罪、吸毒违法”的道理,自己不染毒,还能积极投入禁毒斗争,中小学开展禁毒教育是当务之急。
一是学校领导要把禁毒工作作为学校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充分认识这是21世纪的免疫工程,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二是把禁毒工作渗透到学校教学中,通过地理、历史、语文、*、生物等学科教学,把知识性、科学性和思想性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禁毒教育,并可将反毒知识制成卡通片、录像、录音等,分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播放,让反毒知识深深印在中小学生脑海中。
三是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关心。犯罪学指出,绝大部分犯罪青少年犯罪行为起源于他们以前的行为或者与他们以前的行为方式、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在特殊社会形势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就很容易染上*。关心特殊学生,不失时机地矫治“边缘学生”的不良品行,是预防青少年吸毒,实现早期控制的中心环节。
(四)家庭教育是预防、控制*犯罪的基础
家庭是青少年接触最多的环境,在家庭中建立起禁毒的防线,无疑对防止青少年染毒有重要意义。防止青少年吸毒,家庭责无傍贷。
父母对子女应有监护责任,要经常注意孩子交友情况,一旦发现孩子所交朋友中有行为不良者甚至吸毒者即令其与之继绝来往,并给予正确引导,随时提醒他要远离*。注意孩子染上不良恶习,一旦发现孩子嗜烟、嗜酒、无心学习,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孩子改掉不良恶习。
在反毒教育上,父母态度要鲜明。父母要用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给子女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在家庭中起模范作用,自己不染恶习,并告知孩子*是个恶魔,千万不可沾染,即使被人*,也决不动心,教会孩子如何拒绝*。
总之,筑起青少年禁毒防线十分重要,它关系到能否有效地预防、控制青少年吸毒,更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综合治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20:43
既然*有那么大的危害,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自投罗网,染上毒瘾呢?有关专家把其原因归结为两点,即吸毒者的“癌症效应”和吸毒者对*的强烈依赖。据介绍,一般吸毒三次以后即能成瘾,当吸毒者发现自己离不开*时,为时已晚,已难以戒掉了。离开*,吸毒者便会产生强烈的反应,如头晕,耳鸣,呕吐,流鼻涕眼泪,打哈欠,严重的会休克甚至死亡。心理依赖是吸毒者对于*的一种心理渴求,这种心理上的*超过生理上所受的痛苦,能改变吸毒者的心境,产生一种特别舒服美妙的感觉,比性快感还要强烈。在这种感觉中,吸毒者想干什么都做得到,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中国药物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的确有着神奇的致幻作用。他们在询问一些吸毒者吸毒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时,大多数人都说*是他们最好的朋友,吸毒能使他们得到现实中不可能得到的东西,能够满足他们的一切愿望和要求。
*有这些神奇特点,使许许多多吸毒者在*的陷阱里越陷越深,无力自拔。据介绍,在吸毒严重的美国等西方国家,尽管采用最科学、最先进的办法来戒毒,但戒毒效果有限。美国的戒毒复吸率高达90%以上,西德的也高达87%以上。在我国,由于吸毒问题来势猛,蔓延快,没有相应的戒毒力量和措施,戒毒水平低下条件差,戒毒效果很差,戒毒复吸率几乎高达95%以上。
在吸毒者中,由于无知、好奇被他人引诱而吸毒的青少年的比例最高,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好奇心重,判别是非能力不强,抵制*侵害的心理防线薄弱,对*的危害性和违法性认识不足,容易受到*的侵害,在册吸毒人员中80%以上是青少年。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珍惜生命,远离*是教育禁毒预防工作的重中之重。
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如何预防*呢?一是不要受人引诱。一些青少年朋友由于好奇加无知,听人讲吸毒很快乐,似神仙,便以身试毒。有的毒贩子、“瘾君子”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为了引诱他人吸毒,胡说*能治病。有的人头痛、牙痛、肚子痛时,出于无知,听信毒贩子、“瘾君子”的谎语,将*当药品来治病,结果是沾上*而成瘾,祸害终身。很明显,*不但不能治病,而且瘾性强,戒断症状严重,复发率高,难以康复。即使某些医用麻醉性镇痛药品,也只是能起暂时镇痛作用,绝不能去除病因。因此,对一些说吸毒有什么“好处”的话,不管是什么人说的,都不可轻信,谨防上当。二是不可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要远离*,莫交损友。同时,远离吸毒场所,遇到亲友吸毒时、应劝其戒毒,劝说无效应尽快离开他们。因为在吸毒场所停留时,你已不知不觉在吸毒,多停留一分钟,你染上毒瘤的危险性就多一分。三是不可接受陌生人和有吸毒劣迹的人送的香烟或饮料,这是因为吸贩毒人员往往会把*掺入香烟或饮料之中,你吸食了香烟或饮料就会染上毒瘤,含海洛因的香烟只要吸上三根就可以令你上瘾。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20:44
简单呐,原因很多,给人带坏,或者发生不开心的事,自暴自弃.......如果真的染上毒,可卡因,*,大麻这些,就要送进戒毒所,不送也行,毒瘾发作得把他绑住,或者得靠他的意志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