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有个旅游景区,隐藏了许多秘密,草鞋和捏布在这里是宝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01 00:4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6 14:31
可能在很多人的了解里,认为陶瓷只有景德镇名气最大。其实,广东佛山有个地方叫石湾,它生产的陶瓷名气可一点都不比景德镇小。民间流传着“石湾瓦,甲天下”的说法,说的便是佛山石湾的陶瓷。
几百年前,石湾的民窑达到了107条,如今,保留下来的依然有两条,并且依旧在使用当中。这两座民窑所处的位置就是如今的南风古灶景区。
可能很多人来过无数次南风古灶,也见识过石湾陶瓷的制作过程,可是南风古灶隐藏的秘密大多数人也许并没有注意到。
南风古灶有两座龙窑,一座叫南风灶,一座叫高灶。可能读者会感觉到奇怪,为什么一会说“窑”一会称“灶”,这是因为旧时石湾人习惯把“窑”称为“灶”,认为窑和做饭的灶头一样重要,是他们赖以为生的事业。同时也说明,几百年前,石湾的陶工将烧制陶瓷视为用灶火做饭一样平常。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窑都可以称之为龙窑呢?其实,并不是。古时,石湾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窑区,南风古灶有一个旧石湾民窑的分布图,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民窑分布在整个石湾各个角落。各窑区所建窑的外形也各不相同,只有依山坡而建的窑才称之为龙窑,火势和热量一级级倾斜传送,像一条龙。
南风古灶的两条龙窑依山而建,南风灶大约建于明朝1506-1521年期间,距今已有500年 历史 ,它也是我国现存 历史 最久的一条龙窑,有吉尼斯世界记录的。南风古灶的灶口朝向正南方,灶尾有两棵古榕树,每日凉风习习,很是惬意。
高灶的具体建造年代因为没有详细资料可考,据研究分析可能距今大约400多年。当时高灶的后面有座高庙,香火非常旺盛,窑主灵机一动,将龙窑取名高灶,希望高灶能像高庙一样香火旺盛。
当时的窑主们为了能够烧制出稀世珍宝,还常常拜祭火德星君。
因为现代人对陶瓷的需求并不像古人那样大,两条龙窑一年使用一条,轮流使用,并且只在每个月的12号和28号装窑。游客要是有制作好的陶坯也可以在南风古灶装窑的那天前来烧制。
烧窑分为几个环节:装窑、烧窑、开窑。拆掉防火桩、防火泥把泥坯摆放于窑内称为装窑。烧制陶瓷主要有三步:急火、上火、 降温。急火需要烧制12个小时,上火6小时,龙窑上面的火眼用来供窑工查看火势。这时就需要用到窑工的第一件宝物:草鞋。烧制的过程中窑的温度达到1000多度,而且龙窑有坡度,旧时窑工通过火眼查看火势的时候,为了防止烫伤脚底以及打滑就要穿上草鞋。
要烧出上等陶品,温度、时间和速度的把控非常严谨,古时,烧窑用到的柴火都是好柴,只有好柴才能对火力有更好的把控,现在为了节省成本,改用工业木材。石湾人把烧窑煅制的过程称为“过火山”。烧一次要用掉几百吨柴火。
出窑的时候,窑工需要用到另外一件宝物:捏布。虽然烧制好的陶品冷却了2天,但依然保留有一定的温度,为了防止烫伤双手,就要戴上捏布来将陶品搬出龙窑,现在有了手套,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了。
“南风古灶”景区的“古”字得名也是有来历的,除了南风灶的500年 历史 的“古”之外,还有一条“龙”形壁画更加古。
龙形壁画作品名为“瑞龙献宝”,是由工艺美术大师梅文鼎和助手苏锦伦大师共同设计制作的陶片壁画。长10.2米,高3.8米,由大约1万块陶瓷碎片拼贴而成。这些碎陶片有挖掘于清代时期南风古灶附近的,约100年到600年的 历史 ;有发掘于张槎奇石唐宋时代的,约有1000年 历史 ;还有发掘于新石器时代的,距今已有5000年 历史 ,这样的陶片有13片,谁要是能找出这13片陶片,那肯定会交好运的。这幅“瑞龙献宝”可谓是石湾陶瓷的 历史 缩影。
能让人交上好运的还有两棵古榕树,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和南风灶的窑尾长在了一起。当南风灶在使用的时候,这两棵古榕树同样在经受高温的锤炼。也许有的人认为它们肯定耐不住高温,实际上,它们却完好无损,并且越长越茂盛高大,因此理所当然的被称为好运树。
实际上,还有一棵树更是神奇。
南风古灶除了有两条龙窑,还有很多高高低低的建筑,以前是窑工们的住所,现在大部分被商户租下来用来展示和售卖艺术品。其中有一幢二层小楼,二层带着一个小院,小院的一角竟然长着一棵粗壮的树,这是由一棵树的种子随机飘落而长成的树,小院内并没有土,却无地生根,直到长成一个成年人怀抱那么粗的树干,堪称奇迹。
南风古灶除了从前窑工居住的瓦房,还保留了一些清朝时期的古建筑,这些建筑之间的胡同常常被当作网红打卡地,因为拍照很好看,但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这些建筑普遍比窑工居住的房子豪华、气派。这是因为这里以前居住的都是一些有钱人。
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林家厅。
林家厅始建于明朝,清代时即是住宅,又是家庙。有头门、前殿和后楼,建筑面积达到200平方米左右,而且有两层。林家厅在清朝嘉庆年间的主人林绍光和他的三个弟弟都当过官,在当时名噪一时。
林家厅附近的这些青砖建筑便都是当时的富户居住的地方,而富户之间也有穷富对比,最明显的对比方式是:有钱没钱看房屋的墙基。
清朝时期,麻石非常贵重,有钱人家将墙基的材料用作麻石,看谁家的麻石墙基高,谁家就有钱。
烧制陶器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它的成功率实际上只有65%左右,一件精美的陶瓷在烧制前需要很多的工序。光是制作陶坯的泥料就过程繁琐。泥料主要取自于软泥和陶砂,有时候还要根据情况添加瓦粉,将泥料放入泥池浸泡,用制作面筋的方法反复揉搓、踩踏,直到没有泥粒变成熟泥,旧石湾人把这一过程称之为“反泥”,以前都是采用人工制作,过程又累又麻烦,现在使用机器来完成这个步骤就省事多了。
在陶坯进行装窑之前,还要经过模具设计、制模、注桨、脱模、修模、零碎部件粘贴、打磨、上色、风干......等等一系列的过程,最后才会到烧窑这一步。据说开窑的那刻,窑工的心情常常七上八下很是忐忑。
一般游客到了南风古灶,除了参观龙窑、亲自制作陶坯外,也可以购买成品的陶瓷。
一件好的陶瓷,用普通观众的眼光来看,不外乎设计要独特,外观要形象,色釉要好看,能够让人感到栩栩如生,虽然只是一件陶瓷,却是被赋予生命的陶瓷。
南风古灶摆放了很多件作品,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很有趣,有的体现了岭南特色,还有一些让人刮目相看。这些作品的好最主要体现在细节上。有的人物或者小动物制作的非常细小,通过放大镜观看,能看到人物表情很丰富,细节非常完美,面对这样的作品,观赏者常常赞不绝口。
没有人比设计者和烧窑者更了解作品的成功之处以及石湾陶瓷的灵魂所在了。表面上看南风古灶只是一个 旅游 景区,是石湾最后的两座龙窑,实际上,它是南国陶都最后的 历史 证据和生命的延续,全世界的人都将知道,佛山石湾作为南国陶都在过去以及未来并非徒有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