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5 03: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22
乌衣巷①
刘禹锡
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导读】
唐长庆四年至宝历二年(824—826)刘禹锡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期间,曾经写下一组怀古诗《金陵五题》。《乌衣巷》是其中一首。
【原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②,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③,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①乌衣巷:古地名,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南岸。三国时,其地为吴国兵营,军士都穿乌衣,故名。②朱雀桥:秦淮河上的桥名,为河上浮桥,也叫南航,东晋咸康时建。③王谢:东晋王氏、谢氏豪族,皆住乌衣巷。
【译诗】
朱雀桥边长满了各种野草野花,
古老的乌衣巷口夕阳已经西下。
从前栖居王谢豪宅檐前的燕子,
如今飞进了普普通通的百姓家。
【赏析】
这是一首有名的怀古诗。诗人借助现实生活中的一个角落,即曾经繁华一时而今已没落破败的乌衣巷的景象,十分含蓄地反映封建社会豪门贵族不可避免的没落命运。
诗的前两句是“抚今”,即感伤现实的衰败。首句用“朱雀桥边野草花”来勾画环境,其妙处有三:一是点明地理位置相邻,写的是实景,二是造成对仗的美感。“朱雀桥”与“乌衣巷”、“野草花”与“夕阳斜”偶对天成;三是唤取有关的历史联想: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边,如今已是野草丛生,满目荒凉,让人感慨今昔变化之大。诗的后两句是“吊古”结合“伤今”。这里诗人举重若轻,不是用浓墨重彩正面描写乌衣巷如何起变化,而是抓住一般人容易忽略的“燕子”,含而不露地抒发思古之幽情,并揭示了人事变化的规律,从而成了千古流传的名句。这首诗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非凡的想象力。作者抓住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今昔对比的作用。诗人的感慨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感到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