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12 22:59
共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9-12 12:54
1、方法一:树立规则的意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此可见规则的重要性,家长从小就要给孩子树立规则的意识,还要帮助和引导孩子去遵守规则,将规则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这样在无形中也增加了孩子的自律性
2、方法二:适当的鼓励,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家长的鼓励和支持,所以家长可以采取鼓励或者适当奖励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孩子才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对这种习惯的形成更有兴趣。
3、方法三:制定时间计划表,培养孩子自律性的前提就要让孩子具有管理和计划时间的能力,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一个具体的时间计划表,让孩子具有自己支配时间的观念,孩子才能学会珍惜时间,并且能够有效的利用和把握时间
4、方法四:锻炼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大多数的父母都会非常的溺爱孩子,孩子的所有要求都会通通满足,甚至有些不合理的要求父母也不会拒绝孩子们,这样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坚持拒绝,同时要锻炼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让孩子意识到要收获就要付出的道理,从而帮助孩子形成自律的意识
5、方法五:游戏训练,角色扮演游戏或者叫情境模拟游戏,能够很好的锻炼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模拟医院、商店、学校、消防人员救火等等。在模仿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走神了,家长要提醒孩子回到自己的角色中,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
懂视网 时间:2022-09-13 00:57
1、父母不要长篇大论给孩子讲道理,而要简直地直接描述,对孩子提出要具体,并针对孩子年龄。
2、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父母要给予坚决地拒绝,但必须保持温和的态度。
3、避免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沟通。在孩子大哭大闹要挟父母的时候,父母要做到视若无睹和无动于衷。
4、自主性强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强,自律性才高。在幼儿阶段,学习最大的动力来源于兴趣。
5、其实在生活中,许多父母已经认识到培养孩子自律的重要性,只是父母需要认识到自律是长期练习的。
懂视网 时间:2022-09-13 03:21
1、培养孩子自律首先是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温和的态度、坚定的原则,从小让孩子树立良好的规则感。
2、孩子在某件事上进步很明显或是很认真努力,家长应给予适当的鼓励或奖励,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3、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一起安排一天的作息时间,几点学习、几点玩、几点休息,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
4、充分锻炼孩子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坚定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这样培养孩子的自律。
5、父母在孩子面前讲诚信,说到做到,为孩子树立榜样,这样也能让孩子养成自律意识。
懂视网 时间:2022-09-18 23:39
1、对于1岁半左右的小孩子,需要尽早树立规则,给予适度的限制,羞愧和怀疑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到对这些限制的需要。
2、要孩子自律,就要先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父母给幼小的孩子制订一些实用性规则,比起长篇大论讲道理要好得多。孩子的天性不愿接受规则的束缚,为了充分尊重孩子,父母千万不要自己说了算,建议让孩子参与进规则的制订,以此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制订一个积分规则,能够自己好好吃饭加1分,能够按时睡觉加1分,积到一定的分数,孩子就能够换到自己要的某个玩具。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原本不爱吃饭,晚上不肯早睡的孩子,一下子得到约束,为了得到奖励,作息正常起来,不用父母操心了。
3、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为了更加地发挥孩子的内驱力,父母就要适当地开始放手了,这主要是因为一直生活在他律之下的孩子,是永远也学不会“自律”的。
4、所以,父母适当地放手,放下纠结的心,可能是培养“孩子自律”的最好途径。比如给孩子说“不”的机会,让孩子表达自已的想法。让孩子学会自主——自己吃饭、穿衣、洗澡等独立能力。父母此时,就需要允许孩子们做出合理的自主选择,而不是过多的限制,或者嘲笑孩子时,孩子自律便会自然而然形成。
懂视网 时间:2022-09-19 02:18
1、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对时间的感觉:
孩子的时间观念,是从实际的生活习惯逐渐培养起来的。
妈妈要善于为每天的生活习惯建立一定的规律,让孩子每天要做的事情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循环往复。例如早上起来要先刷牙和洗脸、然后喝下一杯温水、接着换衣服、折叠床铺,最后是吃早餐、出门等。
而爸爸就要成为这些生活规律的捍卫者,例如该起床了就不能赖床,闹钟一响就要起来跟孩子道早安。孩子的拖延症一般都是从赖床开始,而赖床的始作俑者很多时候就是加班很晚的爸爸。
另外,不管工作多忙碌,爸爸和妈妈都要保持家庭环境的井井有条,妈妈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擦一下家具的灰尘、摆好沙发上的抱枕,爸爸回来的时候电脑包、袜子、鞋子不能乱放,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三岁之后的孩子,一般都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玩具的收拾、鞋袜的摆放,这些事情爸爸妈妈们就不要代劳,要逐渐培养孩子的自我负责意识,学会从生活细节中掌控时间。
2、巧用家庭活动,培养孩子主人翁意识:
自律能力强的人,都有极强的主人翁意识,这种主人翁意识也是我们要给予孩子的。
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一般可以从周末的家务分工和假期外出旅游两个场景着手。
周末大扫除的时候,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安排相应的任务量给他,例如收拾自己的房间、衣柜、书架,帮忙整理杂物间等。真正懂得参与家务劳动的孩子,不仅时间观念会越强,对自己周边环境的设计意识也更强,因为他们潜移默化会有一种思考习惯就是:如何给自己打造一个更舒适的环境。
制定家庭旅游计划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目的地的选定,然后将需要准备的事项、出发的时间、每天到达的地点告诉孩子,让孩子将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前准备,提醒孩子要按时出发,耽误出发时间将极有可能耽误整个行程。在旅游过程中,可以赋予孩子“监督委员长”这样的角色,督促大家按时起床、集合、出发,每次集合的时候让孩子清点人数。
孩子的参与感,在于父母的用心。给予孩子更多拿主意、施发号令的机会,让他知道自己具有掌控的能力,可以让孩子更快成长。
3、分享生活励志事例,坚定孩子信念:
孩子年级尚小,各项自我把控能力还未成熟,容易定力不足。而生活习惯和自律能力的培养又有“前期兴奋、中期痛苦、后期享受”的特点,所以,三番四次地重复提醒孩子是在所难免的,爸爸妈妈要多点耐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4 23:04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天下的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变得优秀,培养优秀的孩子就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事业,那么大家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吗,一起来看看培养孩子自律的方法是什么吧!
一、父母要严于自律,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对孩子有着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是终生的。如果父母在家庭中是严于律己的积极进取、关系和睦、民主向上的,就能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反之,如果父母自己的行为不良,举止不雅、作风不正,甚至违法乱纪,那么就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要培养孩子明确的是非观念
父母要让孩子有明确的是非观,要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从多方面来思考问题,不能被失误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控制自己的自私的想法和*。比如告诉孩子,上课时交头接耳,说小话,做小动作等影响学习的事情都是不对的;在和人交流时,讲脏话也是不对的;上车、打饭插队,争抢座位也是不对的。
三、要有意志力
良好的自律行为和顽强的意志力是分不开的,没有顽强的意志力的支撑,自律只是一纸空文,也许你有了自律的意识,但行为表现却与自律所要求的不相称,这都说明你的意志力薄弱。自律和意志力是紧密相连的,意志力差的人,自律能力也会差;意志力强的人,自律能力也会强。自古以来,严于律己的人都是注重小节的人,他们明白“千里之堤溃于易学“的道理。如果让小的陋习任其发展,不加以控制,那么他就会向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
四、要经常反思
父母一定要经常反思自己最近的行为和思想,也要让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找出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明白今后的努力方向。这种方法是我国古代倡导的一种修养方法,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任务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无过已。”只有经常反思自己的过失,才会不断地积累经验,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每个人难免都有缺点和不足,也不可避免的会犯错,要做到自律,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反省自己,勇于自我批评。
最后,想要孩子变成一个自律的人,不是靠几本书或几句大道理就可以的,这需要父母不断的引导和努力,不要纵容孩子,给孩子找借口,对孩子严格一点,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了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态度。
1、自律的重要性
自律使人自由。就拿大学生们的心理发展来举例,众所周知,刚进入大学或者已经进入大学一两年的孩子,会出现一个迷茫期,就是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自己的前方在哪里。失去了高考的统一目标,孩子们就好像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掌控力一样。
到了大学的孩子,容易发泄*,纵容自己的各种陋习,从而变得不像从前那个上进、学习成绩优异的自己。这些状况都是因为孩子不够自律,没有把对自己的要求当作是平常该做的事情,而是停留在了“要求”的阶段。
要求和“本该做的事情”是有本质性区别的,我们吃饭不是要求,而是为了满足身体需要,本应该做的事情,睡觉也不是要求,尽管有人喜欢熬夜,但也会适当满足睡眠时间。但是学习不一样,这是父母的要求,老师的要求,而不是自己本该做的事情。
当没有人要求自己的时候,自然就会失去方向,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也是许多人跨过了高考的独木桥,会失去自我的原因,正是孩子们的“自律”出现的问题,才产生了这些问题。
2、孩子的不自律,其实是在伤害自己
兴许家长们会觉得,孩子的'自律问题长大了就会解决,毕竟还这么小,哪里知道那么多?很多很多的借口摆在家长的眼前,说服自己去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而不是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独立生活。
殊不知,孩子的不自律,是在伤害自己,不自律的孩子,在目标管理上是比较不成功的。我们强调孩子的目标管理,人生规划,是因为要让他们有明确目标,不至于自己今后要做什么都不知道。同时,有效的目标管理也给孩子前进的动力,不断实现自我的飞跃。
然而,光不自律这一点,就可以立刻打破我们这些预定的结果和期待。自律代表着一个人是如何要求自己的,自律能力差的孩子总是喜欢半途而废,面对困难退群,想要逃避,这样性格孩子,该如何完成便签上写下的一个个目标?人生缺乏自律的因素,给孩子强烈的空虚感。这份空虚感代表着孩子没有目标,也说明了对自我要求的降低。
就像上学的时候明明应该自己起床,按时上学一样,自律能力低的孩子总是需要家长催着走,*做一些事情,当这些“要求”消失之后,孩子们不能解决没有指令的生活。
自律使人自由,有的时候正是要求和目标让我们更加满足,更加轻松。
3、家长如何教孩子学会自律?
大多数的习惯来源于自己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自律品质的养成,当然也需要家长们的帮助,那么,我们要如何教孩子学会自律呢?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律的前提是自己有动手、生活等方面的能力,空有满腔热血,而无法付诸行动是没有用的,所以家长们要让孩子从小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独立的能力。
养成健康的、规律的作息和生活习惯。自律的最初表现,就在生活中,按时吃饭,关注健康,不要暴饮暴食,注意休息,不过度操劳等,这些方面都可以帮助孩子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为自律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孩子的自律问题是能力也是心理,只有克服了孩子内心的障碍,才能有效的设定计划,一步步的完成目标,实现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