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7 17:08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6:58
古筝技法的一些领悟 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了一些领会。再来和各位筝友交流一下: 1. 古筝在触弦时讲究手指的爆发力,也就是很突然的发力再放松的感觉。如果感觉不对。单纯的理解为突然很用力的拨弦,那就会发出硬绑绑的声音。其实更多的要注重内心的体会。还是要提到静心的一个感觉。在弹大撮时更容易找到爆发力的感觉。把手放在指定的位置后,内心是放松的,但一定要感觉所有的力量都到了手指尖上后才开始弹。这种内心的意会一定要有。然后迅速的发力。一定要用指尖来弹才会发出好听的声音。练习琶音时也是同样的。如果手没摆好,没有准备的就匆忙的去拨弦,弹出的音效是不好听的。音也不会清晰和均匀。还是两个字:慢练。一定要把手形摆好了后,然后内心有所意会,即所有的力聚集在指尖上了才弹,这样才容易逐渐的找到感觉。当然找到感觉后,正确的爆发力就成了一件自然的事了。 2. 弹曲子前的准备和曲中音之间衔接的准备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等到弹到那个音才去想,这里该用什么指法,那是不行的。想想其实弹曲子就好象拼图。把每一个块都正确的拼上去了,才会显出美丽的画面来,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导致整体的不完美。所以,也许你觉得手型不是那么重要,到了一定的阶段,你也能弹出高级以上的曲子,但外观上看就不那么美观了。其实每种乐器都一样,每个老师的教法也不同,常在网上视频看见就连中音的一些教授弹出的手形也不一定好看。手形也千差万别。虽然都能弹同级别的曲子,但整体来看就千差万别了。就好象衣服穿上都能御寒,但漂亮的衣服穿上又会别有一番风景了,所以我认为初期阶段一定要追求一个标准的手形和弹奏方法。等练到一定的火候,手形。意境便可随心所欲的变幻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了。比如坐姿,弹曲之前的起手姿势,表情。。其实太多的细节需要学习了。那次看到一个女孩弹了一首曲子,人很漂亮,曲子也弹得很不错。意境也有。但只有一个细节没做好,让人看到就觉得总差了点什么。在弹曲的过程中她的身体始终处于歪斜状态。这就是坐姿的问题。初期阶段基本功不扎实的时候,一个细节都会影响整首曲子的质量。有的人坐在琴凳上处于后仰姿态,除了导致姿态不美之外,身体的发力点也不是靠前的,就好象你端一根凳子,是后仰着能轻松的端起,还是前倾的力量更容易呢?所以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基本功没到一定的火候,千万不要加入莫须有的动作和自我的姿态,你得相信象朗朗那样的倾情弹奏绝不是一个连手指都还站不稳的初学者能做到的随心自如。先一步一步的走稳了,才有可能跑,跳和做出其它的姿势。 3. 为什么人家能弹快,我不能呢?其实问题有几个: 1. 基本功没到一定火候,弹快了手就僵,僵了的东西是动不了,就象手变冷了,动作自然就减慢了,只有暖和起来,才能自如的加快。所以多练习基本功和时间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忙是忙不了的。 2. 任何一首曲子都需要在慢-快-慢-快这样的反复分解的练习中才可以达到速度的。 3. 曲中很快的快板部份,要弹得几乎闭着眼都能找到位置了才快得起来。也就是熟悉到手能很自然的就摆那个音去了,根本没有空余的时间去想哪根弦。如果每个音都能去想,就绝对快不起来的。弹的时候心中就只有一串连贯的音符,而在对曲子的走向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过程后,手指就如一种贯性,很自然的就放那里去了。就象走路,左脚走了就会换右脚,很自然的事。不需要去多想。一句话曲子要熟悉到不能再熟悉。 4. 曲子强弱的转换不一定只在单独的左手或右手上。就象两只手握在一起做波浪形一样。时高时低(左右手等同于曲子的时强时弱)有时是从左手传递到右手去的,左手弱下来,右手又强起来,突出重点,音乐听起来才会更多彩。当然这个也需要对曲子的细节反复练习和基本功的扎实才能做到并很好的去控制它。 5, 不要单独的去强调快,而不考虑到音色和音的清晰度。就好象渔舟唱晚的快板部份。有的人虽然能很快了,但音域听来一片模糊。虚有其表,毫无美感可言。但在强调音的清晰度时,又不能把音符弹成一个个太独立的音了,那样就显得呆板,虽然由单个音符组成,但音乐应该是柔和的。是具有旋律感的。就象走路。自然的摆动。如果太强调每一步的姿势,就变成了机器人。呵呵。 6 。曲谱上常标注有强弱的记号 F 或 P 等。但不是说一下就强起来或是一下就变弱了。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然排除某些曲中情绪的突然转变。但一定得有明显的对比才能体现强弱的表现力。弱一定要弱下去,强也一定要强起来。音乐才好听。不然就听不出,都是一个感觉。 7. 在弹奏的曲中,一定要用音位来更好的表现曲意,弹奏的位置不是始终处于靠前岳山一掌的位置的。靠右边弹奏音色会显得很硬。左边就显得柔和一些,需要根据曲意来分配每个音符应该处于的位置,曲子中有的地方需要硬朗的感觉,有的地方则需要柔美的感觉。这样一钢一柔才更具有表现力。就如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落叶。冬有雪。姿态万千,各有美态。拘泥于一种感觉。乐曲便少了很多色彩。 8. 入境:在学琴的过程中。如果能涉足其它的艺术门类就更好了,比如书法,绘画。太级。。等。不要认为有些武,有些文,有些静,有些动,其实学过之后就会发现,这些东西都是相通的。动静相宜才好。在这方面的体会同样可以用到其它门类上。就象书法讲究平心静气。必然沉浸在一种情绪里。再未完成之前,甚至连呼吸也骤停了,这样说稍有一些夸张,但大致意思是这样的。要不然你常看很多书法家写完一幅作品或是演奏家弹完一首曲子后,会暗自呼出一口气。慢慢的才从曲中的情绪中走出来,这就是一种意境了。没有入境是出不了好作品的。弹出的只是技术,绝不是真正的技巧性的东西。很多围棋大师。看着都显得很呆木,但心里却可以对棋子计算多步。曾听一位下棋的朋友说过,当棋艺精进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棋盘上仿似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你相信吗?你能看到吗?当然不能。因为你没有入境。自然看不到,就好象人与人的相处,永远都不能完全的了解别人内心真正的感受一般。 9. 投入: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一定要倾情的投入才有成效。教授英语的李洋说过。天才都是经过反复的练习达成的。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当然排除一些天赋极高的人,那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要想出神入化,必定经过刻苦的练习才做得到。听闻古时一位书法家途经一座凉亭,看到亭柱上刻的字,便入了迷,站在那里看了两天。人家都说他是呆子。其实那是他内心入境的一种享受。旁人是无法理解的。以前教过我书法的一位老师,现在八十多了,我很欣赏他的字画,他告诉我。在他那个年代,三岁多他就开始练习书画了,到如今看来,他写过的字和绘过的画,至少可以拉一卡车了。具体能有多少未可知,但这样的说法只证明了,他是在反复的练习中和不断的学习中达到这样的高度的。 10. 坚持:要坚持下去,应该对学的门类抱有极大的热情,热爱是一切的动力。热爱让学习变成了有乐趣的事情。怎么样来培养热情呢?一定要在坚持中不间断的学习和练习,才不会导致学习兴趣的减弱 ,人都是有惰性的,有时候懒下来了,就结束了。。。 呵呵。暂有这些体会,总结到这里 ,请各位筝友指点一二。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6:59
好处一:培养乐感,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古筝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上手,即使年龄小的孩子也能通过练习古筝来培养乐感,提高视唱练耳的能力,将会有利于将来想要往音乐发展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