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1 04: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0:19
春节的历史来源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那么春节的历史来源有哪些呢?下面我为您细细道来。
(一)起源
由于远古时代文献缺,令春节的具体起源时间不详。学术界关于春节的几种假说(如“源于腊祭或蜡祭”说,“源于巫术”说,“源于鬼节”说等),证据尚不充分。
从理论的角度对春节起源加以考察分析,学者们已经做出中肯的结论。大致说来从历法的角度看,年节节期元旦为正月朔日,以其在岁月坐标上的特殊位置(一岁之始的岁首,一季之始的季首和一月之始的月首)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号称“三元”、“三朔”,终于演成“元正之嘉会”;从节俗的角度而言,“年”的最初含义来自于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物的生长周期叫“年”。许慎﹒《说文﹒禾部》:“年,谷熟也。”《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也说:“五谷大熟为有年”。谷子一熟为一“年”,“有年”是指收成好,而“大有年”则是指大丰收。可见,“年”原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而后又逐渐演变成岁的代称。而“岁”原来是一种收割工具,在七八千年前我国出现发达的农业生产之时,农业是一年一熟制,每年收获一次。收获之后,人们用“岁”杀牲祭祀,“岁”又成为该祭祀的名字。最后,“岁”字成为时代段落标志,成为年岁的岁。有了岁与年的概念,自然就会产生过新年的习俗。所以,新年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
(二)新年的形成和发展
年节的日期,在各朝各代是有所不同的。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初一。汉代初年沿袭秦制,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实施太阳历,又恢复了“夏历”,(即现在的农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来历朝历代虽对历法有所修改,但大体上仍基本以太初历为原型,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也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此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1911年辛亥*以后,清朝统治者被推翻,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中华**。为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定做“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作“春节”。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命名和推广。直到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党主持召开的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正式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也叫阳历)1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俗称阴历年,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让人们热烈庆祝农历新年。
先秦时代,新年习俗还处于萌芽状态。据《诗经﹒七月》中记载,每至岁末,人们就要“穹室熏鼠,塞向墐户”,做好各项“改岁”的准备工作。但这时的欢庆活动由于各国历法不同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之时,其无疑是后来新年的雏形。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末的社会大动荡,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节日习俗。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太初历》颁行之后,“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纪时与节气真正实现同步,年节的日期从此也确定不移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风俗愈演愈烈,各项民俗活动也日渐丰富,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同时,庆祝的日期也越拉越长,其间有腊八、除夕、元旦、破五、元宵节等一系列重要节日包括其中,成为我国第一大节日。
新年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逐渐从祈报、迷信、禳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娱乐型、礼仪型的节日。元旦的爆竹不再是驱鬼辟邪的手段,而是一种欢庆方式;元宵节娱神的灯火变成了人们游艺的花灯。虽然仍有祭神祀祖的活动,但是其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可以说,也只有在唐代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亿民欢度的“佳节良辰。”
新年习俗到明清时期开始转型。其转型主要表现在礼仪性、应酬性的加强。人们在新年相互拜谒,达官贵人互送名帖,或登门拜访;平民百姓也馈赠礼品、互相拜年,讲究“礼尚往来”。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也开始注重新年习俗的游艺性。这时的新年习俗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成为集中展示中国几千年风俗文化的民俗展览会。
两千多年的历史,过大年,每到阴历年底赶回家与亲人团聚,祭祖宗,吃饺子,拜年都已经成为炎黄子孙的共同习惯,可谓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分布如此广泛,却能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不得不承认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春节民俗的存在。
春节的各项民俗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辞旧岁,迎新春。与春节相关的国家礼仪和民俗活动非常丰富。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除夕守岁、初一拜年、初五“破五”、初七人日,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间的各项民俗活动都与春节相关,人们通常都把它们看作新年的一部分。换言之,广义的“春节”概念可以包括腊八直到元宵节。不过,为避免烦琐,本文只简略论述除夕和正月初一的节庆活动。
(一)贴春联、挂年画
春联,又名“门对”、“对子”、“春贴”,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得名。古时,由于科学知识匮乏,人们将很多自然灾害归结为鬼神作祟。于是,在过年时多习惯将桃木削制成规定的尺度并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于门旁,以此辟邪。至五代,桃符有了新的发展。后蜀宫廷里开始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据记载“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就是由后蜀国君孟旭所题写的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关于春联出现在唐代,有敦煌卷子SO610号记录的开元十一年(732年)的一些春联为证,如“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年年多庆,月月无灾”等等。到宋代,贴春联已然成为民间普遍习俗。《东京梦华录》说:“近于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宋代人贴贴木板印刷的门神画,同时,据宋代笔记记载,此时有文人喜欢书写春联的风气。然而,春联改用红纸并正式命名,始于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据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话》
所记:“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京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需加春联一副,帝(明太祖)微服出观。”相传朱元璋有次微服出访时曾为一位不识字的屠夫题写了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贴春联之风盛行,至今不衰。春联是我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和书法艺术形式,它既表达了人们的美好心愿,又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年画是我国人民喜乐见闻的一种民俗绘画艺术。远在汉代就有关于年画的记载。在年画中,以门画出现最早,而门画又是由门神画演变而来。《荆楚岁时记》记载:“岁旦,绘二神,披甲执钺,贴于户之左右,谓之门神。”最早的门神是桃符上的神荼、郁垒二人,这跟《山海经》记载他们惩处恶鬼的神话有关。在汉代,还有在门上画虎御凶以及贴雄鸡的习俗。到唐代,门神发生变化,有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秦琼、尉迟敬德取代了神话中的神荼、郁垒两兄弟,甚至还有钟馗。唐朝以后,春节贴门神便成习俗。后来,在春节贴门神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春节时张挂年画风气。北宋时期,随着我国木板雕刻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木板印刷的年画,称为“纸画”(至今中原地区年岁大的人日仍有把年画称为“纸画”的)。至今可以看到的仍被完好保存的最早的木刻年画,就是宋版叫“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是历史是上四大美女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俗称“四美图”。至明清时代,年画的内容就更为丰富,由以前的鬼神转向社会人生,所涉题材可谓达到了包罗万象,无所不入的地步。当时的年画成为了民间的一部百科全书,中华文化尽在其中。
(二)团圆的年夜饭和除夕守岁
除夕夜的晚饭,俗称年夜饭,或团圆饭。团圆饭非常丰富,要全家齐聚一堂,标志阖家幸福,寓意吉祥和谐。这一顿饭既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又是对新的一年的展望,它关联两个年头。人们总是企图在其中的一菜一饭,一言一行中寓含对未来一年的美好祝愿,希望为新的一年带来吉祥,消灾免祸。
吃罢年夜饭,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开始守岁,也就是等待新旧年交替的时刻,这也是小孩子最期待的时刻。汉代以后,中国人都把夜半子时视为一天的开始时刻。因此,守岁要一直守到夜半之后,甚至天亮。除夕守岁,体现了人们对新旧交替时刻的担忧。守岁民俗的起源很早,南北朝时期已经很流行了,隋唐守岁之风则尤其盛行。守岁时,全家欢聚,饮花椒酒、屠苏酒、吃五辛盘,目的是驱邪、除病、保健。帝王也在宫中守岁,大摆宴席,极尽奢华,并和臣子们一起赋诗助兴。唐太宗李世民召侍臣赐宴守岁,就有四首守岁诗流传下来。按南北朝时期的说法,除夕会有山臊恶鬼,近代民间传说有所谓“年”兽吃人,都突出表现了人们对这一重要时刻的恐惧。于是,彻夜不眠,以保持警惕。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守岁也包含着人你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与美好祝愿。
(三)生旺火
新年来到时,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在古代称为“庭燎”、“烧火盆”、“旺相”,现代民间称为“生旺火”或“点发宝柴”。古代的庭燎是为了驱邪,或者祭神祭祖,后来的生旺火已经发展为象征全家兴旺发达,表达美好希望。
国家礼仪中很早就有在元日“庭燎”的规定。《后汉书·礼仪志中》刘昭注引用蔡质《汉仪》云:“正月旦,天子幸德阳殿,临轩,公卿大夫百官各陪朝贺。蛮、貊、胡、羌朝贡毕,皆陛觐,庭燎。”《隋书·礼仪志四》云:“梁元会之礼,未明,庭燎设,文物充庭。”
民间庭燎习俗在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关于庭燎的目的,一说是驱邪避灾。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四十《烧骨 》引《四时纂要》云:“除夜积柴于庭,燎火避灾。”另一种说法是祭祀祖先和神灵,见明代周汝成《熙朝乐事》:“除夕人家祀先及百神,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谓之籸盆。烟焰烛天,烂若霞布。”清代也有用炭火盆代替的。1738年,郎世宁画了一幅《弘历雪景行乐图》,表现的正是乾隆皇帝与子女一起过年的情景。乾隆帝面前就放着一个火盆,一个小皇子正在向火盆中放松柏类的小枝(所以,不是为了取暖),应该也是一种庭燎,当时称为“烧松盆”。
现代民间生旺火常常是点燃柴堆或炭堆,火势越旺越好,象征新年全家兴旺。也有用火盆烧松柏桃杏树枝,合家跨火而过,象征燎去旧灾晦,迎来新气象。从具有强烈的驱邪色彩的庭燎,发展到生旺火象征全家兴旺,春节庆典中的这一点火习俗逐步摆脱了迷信色彩。
(四)爆竹
“爆竹”,又名“爆仗”、“鞭炮”,其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晰晰”的爆裂声,以此辟除不详。中国民间就有“开门爆竹”一说。
为什么会出现爆竹?隋代杜公瞻注解上述引文时说:“俗人以为爆竹燃草起于庭燎。”意思是说,人们认为春节点火习俗和爆竹都是起源于古代的庭燎礼仪,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庭燎是烧柴,而南方多竹,如果用竹子代替柴,一定会爆响。宋代袁文《瓮牖闲评》卷三云:“岁旦燎竹于庭。所谓燎竹者,爆竹也。”袁文的说法证实了杜公瞻的记载。旺火加巨响驱鬼在当时人看来比原来的庭燎效果好得多。于是,放爆竹驱鬼怪的习俗受到人们广泛热爱。
根据可靠史料,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宋人施宿《会稽志》卷十三说:“除夕爆竹相闻,抑或以硫磺作炸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岁除》也记载了连续的爆竹—鞭炮。有了火药爆竹,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放爆竹于是成为全国性的风俗。
后来,燃放爆竹的意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驱鬼逐疫转向用爆竹接财神,迎灶王,作为“爆发”的象征,以讨个吉利。*时代《呼兰县志》、《北镇县志》都记载民众放爆竹的目的是“迎神”。
爆竹本身的爆炸,也是极好的“辞旧迎新”的文化象征符号。即使完全的无神论者也都喜爱放爆竹。它可以使人更加深切地体验到旧与新的差别,使生活更加富于艺术美感。
不过,爆竹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曾以不利于社会治安为由禁放。但是,即使在控制严密的京兆地区禁放也失败了。“燃放爆竹本为官厅禁止,自*九年开始,警厅忽取放任主义,于是家家户户,每至年底,争先购置,当子正初交时,乒乓之声不绝于耳。
(五)年糕、饺子
年糕,又名黏黏糕,谐音“年年高”,包含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期待,是一个取新年吉利口采的名词。年糕一般用黏性谷物制作而成。制作年糕的谷物有多种,制作方法也不尽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年糕最为著名。北方则吃白糕饦或黄米糕,西南少数民族则有糯米粑粑。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记载了当时年糕—“白茧糖”的制作。现代北方吃年糕的习俗比较少,南方则依然盛行。
北方过年,人们则更喜欢吃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银元宝等。据记载,公元五世纪,“形如偃月”的饺子就已“天下普食”,成为民间很普遍的春节食品了。宋朝以前称为“角子”,或称为“水角儿”,元朝则称为“扁食”。 “饺子”一词,是明清以来的`名称。明清资料曾有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享,如食扁食,名角子,取更岁交子之义”。说明人们吃饺子,还寓意“吉祥”,以示辞旧迎新。所以,子时一过,人们立刻开始煮水饺,使之成为新年的第一顿饭。这不仅源于饺子美味可口,也借此寄托人们的情怀和对来年的期望。饺子这种普通食物被人们创造为文化象征符号,体现了人民群众不断的文化创造力。
(六)祭神、祀祖
除夕之夜,祭神祀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这一风俗是古老的“腊祭”、“年终祈报”习俗的遗留。祭神祀祖往往同时进行,但也有先祭神,然后祀祖的。
生活中总有人类无法应付的困难,他们需要寻求一种精神依托,于是神灵便扮演了解救者的角色。春节各种民俗仪式中经常可以看见祭神活动。腊日祭祀百神,二十四祭祀灶神。新年燃放爆竹,民间也将其解释为迎接灶神、财神等。祭祀天地神灵,感谢他们在过去一年给予的恩赐和庇佑,祈祷在新的一年可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祭祀的主要目的。直到现在,港、台等地还有新年抢烧第一炷香的习俗,据说成功者可以得到保佑。
春节祭祖是一年里规模最大的祭祖活动。节前要把宗祠里全部祖先画像或牌位整理好。春节前,或初一,摆上祭品,点燃香火,青烟袅袅,孝子贤孙们整洁肃穆,叩头祭祖。《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卷二十二引《富平县志》云:“每族溯宗祖数世者,共为图像,名曰神轴。元日,子孙会拜。”回家还要分别祭祀自家的直系祖先。祭祖的目的是感谢祖先功德(所谓“慎终追远”),并祈求祖灵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全家幸福。当然也有团结家族力量,加强家庭成员情感联系的作用。
除夕的祭祀活动丰富而多彩,它反映了人们对天地神灵的崇敬和祈福纳祥的心理。不过,随着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提高,人们对过去很多迷惑性的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如今过年,祭神祀祖的活动已越来越少,部分神灵也已淡出了人们的信仰范围。甚至相当一部分家庭连祭祖也忽略掉了。
(七)拜年
说起“过年”,我们马上就把它与“拜年”联系起来。这正说明拜年已成为春节的文化象征,也可以说是春节的内在意义之所在。
纵观拜年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家拜。即家族之间拜年,一般都是先在家里进行,然后才出去向四邻好友拜年;二是亲戚之间的拜年,人们领着孩子,带上礼品,轮流到舅舅、姑姑、姨族家拜年;三是团拜。团拜是“元旦朝会”的延续。古时,“朝会”是诸侯或臣子朝见君主的仪式。“元旦朝会”则是在元旦这一天进行,臣属以及外国使者等朝见君主的一种盛大礼仪,目的是庆祝新年的到来,也是封建时代一种节令风俗活动。团拜是春节的传统庆贺方式,从其具体含义来分:有围成一团互行拜礼的团拜;有聚在一起互相祝贺的团拜。从参加者范围来分:有官方的团拜,有亲族的团拜,有朋友之间的团拜等。
拜年,不仅有浓重的尊敬长老的“孝”的思想,同时也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增强了人们的感情交流,增进团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