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感人事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1:2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22:22
幼年多病的巴金从来没有读过大学。14岁时,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刚一个月,就因病辍学。1925年,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但是体检时发现患有肺病,无奈与北大失之交臂。
因此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写,并且因患病而发生情绪、思想的变化,《灭亡》中的杜大心等就是如此。写《灭亡》时正是巴金治疗肺病与休养的关键时期,主人公杜大心也就因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杀军阀以解脱痛苦的念头。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
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文学思想
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为:真与善。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巴金文学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绝对自由追求的价值观,这主要得益于他早期所接触的无*主义思想。无*主义思想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23:40
识得巴金爷爷,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可能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吧。只是知道有这位慈祥的老人,知道他的文,每一次提起,不觉都有暖暖的感觉,仿佛是秋风吹过心田一样舒畅。但是突然有一天得到巴金爷爷去世的消息,心中最温暖的地方似乎被尖锐的针狠狠地扎了下,痛彻心扉——我伸手*着温热的胸膛,我知道这时候我的心已经悲伤不已了。
那一位坚强、乐观、慈爱的老人,再也不会出现在我们眼前了,我们也只能借由他的文字去纪念他,不、我甚至连“思念”这样的词汇也不敢轻易地使用出来,因为他已经成为我们固有的精神了,揉在筋骨里面,混在血液里面,和我们骨肉相连,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把他从我们的灵魂深处剥离开来。
若单单说“巴金爷爷的精神”,却已经被人说烂了,说俗了,或者我早出生几十年还能将就,现在说起却有些惺惺作态了,免不了落了下乘。忽然想到闻一多先生,那个不屈的人曾经把自己的创作比作“戴着枷锁跳舞”。虽然对于“枷锁”有太多的诠释,但我宁愿相信这是时俗中的挫折,纵然双脚被撕扯得血肉模糊,可依然能划出属于自己的弧线,而巴金爷爷也正是一个能够坦然面对挫折的人物。
巴金爷爷的坦然来自勇敢和对未来的热望。巴金爷爷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作风严谨、富有礼教色彩的家庭环境自然给了年幼的巴金爷爷深厚的影响。后来辛亥*爆发,他的父亲也随之辞官隐退,于1917年去世;巴金的祖父则在1920年也跟着去世了。这时候经历了“五四运动”洗礼的巴金爷爷已经俨然成长为了一位接受民主主义和无*主义思潮的文学青年了,他没有对未来表现出惧怕和惊恐,反而觉得是个可以把握和突破的机会。巴金爷爷认为家里再也没有人可以支配他的行动了,而他将行动也附注于了现实:1920年至1923年他一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还参加了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也参与了组织“均社”,勇敢地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从早期的巴金爷爷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老人在年轻时就很果断,不曾盲目、迷失,把理论和实践都结合在了一起。
年轻时的巴金爷爷尚且如此,成熟的巴金爷爷就更加坚毅了。秉承着这样的精神和态度,在抗日战争期间巴金爷爷用文学为武器,以信念做笔锋,辗转在上海、广州、桂林、重庆。他担任了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40年至1945年写出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则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而在抗战胜利后,巴金爷爷带着喜悦与激动之情,继续燃烧着生命之火的每一点光亮笔耕不辍,实在令我们赞叹、敬佩。
这样的巴金爷爷,许多人都是从他的代表作《家》开始熟识的。我也是同他们一样。《家》这*篇小说诞生于1931年,是当时刊登在《时报》上的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而从1931到如今的2008年,《家》的光芒已经燃烧了将近了一个世纪了。巴金爷爷的文笔并不像现在许多文学家的那般浮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朴实,简单而不简约。《家》维系的是生活,生活维系的也是《家》,细细咀嚼的是生活的每一寸,而巴金爷爷在书中想要表达的思想却像被“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流水陈载一般相得益彰。《家》描绘的是一个封建家族的变迁史,生活在这样的家族里,每个人都像木偶人一样,想抓住命运的丝线,却没有自主也决定不了何去何从,失去了自由也就像失去了生机如同失去了生命里应有的光华!《家》这篇小说里最可悲的人物是大哥觉新,因为信奉“不抵抗主义”,他失去了追求所有幸福的权利,也断送了一切美好与爱情。而与身不由己、随波逐流的觉新相比,觉慧却表现得很勇敢,我们可以看到另一个形象。总之,这样的家族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内里有巴金爷爷描绘的芸芸众生,形形色色。写的人心痛,读的人悲切,时代在哀泣;现今让人珍惜,回顾那样的故事,我们更应该展望未来,把握住身边的事和人。
巴金爷爷是如何展望未来的呢?上了年纪的巴金爷爷总是不忘关心祖国的教育事业。如果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那么巴金爷爷就是研究花儿如何才能健康生长、绽放的专家。他十分爱惜自己的外孙女端端,因为小小年纪就苦于学业,但他也希望自己的外孙女能在学业的困难面前坚强起来。他对端端如此,对每一个孩子的期盼都一样热切,充满了关怀。这时的巴金爷爷就是那位慈祥、平易近人的老人,但是在对待过往恶习上面,他却是坚毅、目光锐利的战士。
他是火,温柔地带每个人的心灵照明,让他们找到人生的正路,同时也刺烫了每个想要破坏这种安静宁和平祥的坏人双手!他就是火,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燃烧!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巴金爷爷。
参考资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01:15
汽车库、储藏室、阁楼上、楼道口、阳台前、厕所间、客厅里、卧房内……在巴金偌大的寓所内,曾经到处是书。巴金爱书,在文化圈内是出了名的。他的藏书之多,在当代文人中,恐怕无人可比。
藏书多,自然在于书买得多。
巴金胞弟李济生曾谈起四哥爱书、买书的情况:“说到他最喜爱的东西,还是书。这一兴趣从小到老没有变。在法国过着穷学生的清苦生活时,省吃俭用余下来的钱,就是买自己喜爱的书。有了稿费收入,个人生活不愁,自然更要买书。‘1·28’日本侵略军的炮火毁去了他的住处,收藏的书也随之毁了。习惯已成,兴趣所在,书慢慢地又积累起来。去日本小住1年,就买了许多英日文版书带回来。有的名家作品他会不遗余力地搜集各种文字的译本。住屋几乎全放满了书。解放后搬了家,房子宽敞了,书架、书橱也随之增多增大。书房内四壁皆书,客厅内也顺墙壁一溜立上4只大书橱,连走廊上、过道上也放有书橱。一句话,无处不是书了。”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只剩下57元银元。萧珊从菜场买来价廉的小黄鱼和青菜,用盐腌起来,晾干。每天取出一点,就算全家有了荤腥蔬菜吃了。这两只菜,竟然支撑了全家半年的伙食。
一天傍晚,楼梯传来巴金沉重的脚步。萧珊和养子绍弥迎了上去,只见他提着两大包刚买的书,气喘喘的。萧珊问道:“又买书了?”“嗯,当然要买书了。”巴金回答道。从来就十分尊重,也什么都依着巴金的萧珊,这时说了一句:“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巴金问也不问家里到底还有多少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就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
第2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
巴金买书真的没商量。
在现存的300多封巴金与萧珊的通信中,有不少内容是关于寄钱买书的。1949年9月20日巴金书信萧珊:“昨天刚寄出一信,今早又收到你的信了。我还没有到开明去拿钱,过两天我会去拿的。其实我自己也不需要多少钱,不过来北平一趟总得买点东西带回去送人,我自己也想买几本书。”从中可以看出,巴金这时在北京,准备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人民*协商会议。巴金已寄信嘱萧珊汇钱来,等不及又发信回去。
这是一封巴金写于1956年6月23日的信,其中有这样一段:“这次买书较少,已寄了几包回去,大概还有几包。”已寄了几包回去,还有几包,这还是买得少的,那么多的呢?可以想像,巴金买书有多“狠”。这次寄信的地点也是在北京。据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巴金去北京,没有一次不买书回来的。琉璃厂、王府井,都是巴金必去的地方。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627329.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03:06
2019-06-29聊聊
幼年多病的巴金从来没有读过大学。14岁时,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刚一个月,就因病辍学。1925年,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但是体检时发现患有肺病,无奈与北大失之交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05:14
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