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万事开头难!求申论经典开头几段和结尾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8:3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19:50
一个优秀完整概括的答案,主要应当由“总括句+分述句+结果句”三个部分组成。 总括句,也可以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模式来提炼。这是按照叙述的基本要素来设置的,比上一个模式要切实可行,更易于操作。 此外、还可根据不同的给定资料,分别运用参与分析法、链式分析法、类型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主动分析法来分析,组写分述句。很多申论辅导书都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书写格式 书写格式,既要遵循规矩,又要灵活,根据文字多少而定。文字少,写一段。文字多,按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书写。 开头:引语,概括材料对象、性质。 主体:中间部分,分条列项。 结尾:单独成行,照应开头和主体。 如何拟写对策?要根据题目要求,可参考钟君老师在《申论万能宝典》中归纳概括出来的“万能八条”。 “万能八条”的内容,一是领导重视,提高认识;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三是教育培训,提高素质;四是健全*法规,完善制度;五是组织协调,形成机制;六是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七是加强监管,全面落实;八是总结反思,借鉴经验。 匿名 回答采纳率:27.3% 2009-07-27 17:22 一般来说,申论有两种: 一种是出现一些具体的情景,让你作为某种*人员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 另一种是给你一些材料,让你围绕一个主题,自己分析论述。 对于第一种: 你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站在给你设定的角色来处理问题,而不是谈你个人的看法,这个其实是很难的,毕竟学生们没有行政工作经验,要站在领导或者公务员的角度处理好问题不容易,大多数人只能泛泛而谈。 给你几个技巧,都是很管用的: 第一,立场一定要坚定,一定要站在党和法律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违反*或者不合法的就一定要反对。 第二,说话不要绝对,一件事情一定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申论中有很多两难问题(比如说: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哪个为先?保持经济增长和控制物价哪个为先?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哪个重要?),这些问题就是让你无法兼顾的,这时你就不要倾向于任何一面,要说“两手抓”,在。。。。的同时,也要抓好。。。。这样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第三,说话要有逻辑性,无论你对题目掌握的程度如何,都要用(第一,第二,第三或者一是、二是、三是)这类的说话方式,写成一个大段是不会得高分的。 对于第二种,其实就是大议论文,这个其实也很难写,写成高考作文式的议论文是得不到高分的,问题在哪里?就是一个词——角度。 申论这种议论文的角度应该站在一个党员或者干部的立场上,你作为一个公务员如何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分析问题,你有没有水平、你的职业能力其实就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了。考官其实看的不是文章本身,而是更多的关注你文字背后的内涵。再说的直白点,一篇文章论述得再好,但不符合党的*,不符合实际情况,不能用来指导实践工作,是绝对无法在申论里得到高分的。 因此,写这种申论要把握几个技巧: 一是,尽量贴近党最新的*理论,比如说,党的十七大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你就要说一句:“做好什么什么工作,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这样你文章的高度就会比普通的论述上一个层次。 二是,尽量贴近实际,对策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申论的议论不是目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不解决实际问题的议论是非常让人反感的。比如说,让你论述一个干部作风问题,你就要举几个例子(谁*了)说明作风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对策时,不要空洞地说:加强教育加强监督等等。要说明谁负责教育干部(组织部门和党校)、谁负责监督干部(纪委)、干部自己要怎么样(自律)、领导干部要怎么样(带头)。这样写给人感觉会层次分明,有理有据,措施很到位、很好落实。 三是,一定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现在强调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其实就是要让群众生活的更好,党的宗旨和公务员工作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群众,任何时候都不能牺牲群众的利益,只要对群众有益的就要大胆去做,把握好这一点能够让你在论述时避免很多错误。比如说,现在有些项目不环保,但税收很高,是否该引进?从*的角度来说,当然需要这样的项目,但从群众的角度说是不行的,因此你就要说:“。。。项目固然很好,但群众的利益还是高于一切,我们将在其他方面努力工作,弥补项目流失造成的损失,让人民群众满意。” 半月谈09年1-6期 http://hi.baidu.com/haojie8780586/blog ,你看一下吧
求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19:51
申论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是三大核心,写好文章的开头,必然会给阅卷老师深刻的印象,高分不在话下。下面就是尚邦老师整理的十大经典开头,同学们可以学习一下。更多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资料请关注安徽公考小助手公众号
1.为政,通下情为急。意为对于为官从政的人来说,掌握和了解基层的情况是最为急迫的。由此可见,把握基层情况,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当前,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历史遗留等问题引发社会矛盾多发,探索新时期的社会治理方式已迫在眉睫。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客观环境下,唯有从创新理念、完善*、健全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方能提高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水平。
2.不日新者必日退。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正是对“日新”的重视。其中要求强化基础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而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支撑和前瞻引领作用,关系科技发展的后劲和长远未来。我们必须适应新要求,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加强对基础研究创新的支持力度,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固本强基。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形成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实现江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关乎增长,关乎稳定,关乎民生,故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刻不容缓。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发展生态经济,也应遵循自然之道,即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尊重客观的发展规律,顺势而行。然而,当前生态经济的发展陷入了用生态换经济和用经济换生态的误区,大大不利于绿色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唯有推动发展理念、产业转型、发展环境的转变,方能真正促进生态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5.托之空言,不如见之实行。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彰显当代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精神气质。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 24 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科学而又清晰地界定了我们的价值目标、价值追求和价值准则,构筑起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
6.传统文化是当代文化的生长土壤和根源,可以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难题提供启示和智慧。重拾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我们融入世界并赢得尊重的需要。正如杨叔子先生所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文化身份证。”中华传统文化正是这样一张身份证,它让世界“一眼就认出了中国”。中国的孝悌之意、中庸之道,无不是中国给世人留下的最鲜明印象。亮出传统文化这张身份证,需要在挖掘精华,谋求交流与创新上下功夫。(文化)
7.“文”在甲骨文中寓意“大象有形”,“化”在甲骨文中形为“二人相背”,寓意“相附随行、交变无从”,“文化”本义为饰繁衍生、意合天地,自此而来都有以民为本、变化改革的意思。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盛,人民物质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强。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进一步深化文化*改革”,正是着眼于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文化信仰的传承发扬、文化自信的与时俱进。要实现文化改革的“新”,必须把文化惠民作为文化改革的基本核心,如此,才能树立全民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8.孟子曰:“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人民健康幸福、安居乐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团结,而健康正是人民群众幸福的根本和基础。近年来,健康服务迅猛发展,逐步成为我国医药产业的亮点。 但是当前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仍然不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唯有大力推进其持续发展,方能让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幸福感不断增加。
9.我国古代,孔子就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近代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公平公正一直是我国民众的追求与向往。保障房*根本目的是惠民生、促公平,但分配管理制度不健全,使该保障的“落了空”,不该保障的“搭便车”,形成了新的不公。有鉴于此,必须健全保障房分配管理机制,确保保障房分配公平。
10.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到“融入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指引,再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十八大所理解和规划的生态文明,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而是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并且体现为工作部署、发展目标、制度设计,涌动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生态文明浪潮。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19:51
我找来几条步知公考社区中的干货内容,你可以看看: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观点】
2、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一切从实际出发【观点】
【案例】或【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国医疗*改革虽不断推进,但就医过程中看病贵、看病难等现象屡屡出现,医患关系往往成为*的焦点。因此,解决医疗*改革问题应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考虑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解决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3、缩小城乡差距,即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也是【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观点表达】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既是调整经济结构的核心,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
4、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理论支撑,开篇背景】
5、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生态文明不会自动成真【花木君】
6、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方面理论支持】
民心是最大的*,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观点前理论依据】
7、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观点表达】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