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2-07 22: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7 19:50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听课记录 篇1听课时间:
10月23日
听课班级:
四年级
教师:
王xx
听课内容: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发现问题: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估计墙面上贴了多少块瓷砖。2、用不同方法验证结果。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并引导讨论为什么方法不同结果却一样,这其中是否蕴含着某些规律。
二、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
1、根据上题的规律提出假设2、验证提出的假设是否适合其它数据 观察上题算式的特点,小组内举一些数据来验证,可借助计算器,用一些较大的数据验证。 全班交流,并用字母表示分配律。
三、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简算。
1、试一试 让学生尝试用乘法分配律解决运算中的简算问题。然后进行交流,概括出简算的方法。2、练一练:
进一步尝试用用乘法分配律解决运算中的简算问题。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听课记录 篇2听课时间:
9月23日
听课班级:
四年级
教师:
王xx
听课内容:
角的度量(第25-27页)
教学过程:
一、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
1、动手操作活动
四人小组活动:(1)用∠1测量∠A和∠B的大小。
(2)都是3倍多一点,讨论怎么办:用更小的角去测。
(3)对折∠1得到∠2,用∠1测量∠A和∠B的大小。
2、讨论、总结
讨论:要测量一个角有多大,可以用规定的角去测,为了统一测量单位便于交流,规定了1度角,并使用量角器来量角。
二、认识量角器
自己读书26页中的认一认,思考下面问题,再小组交流。
1、测量角所用的单位。
2、量角器的特点。
三、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1、先自己试一试:怎样用量角器测∠A和∠B的大小。
2、与同学交流测量的方法
3、总结测量方法:强调“点与点的重合,边与边的重合”的测量方法。
四、作业:练一练 2、3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听课记录 篇3任课教师:
xxx
教学内容:
小数的加减法
一、 复习整数的加减法
二、讲授小数的加减法
例1.李伯伯这个月水费24.83元,天然气费用51.6元,他家这个月应付水气费多少元?
(1)、抽生列算式
(2)、 抽生列竖式
(教师讲解加法的规则)
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3)、抽一个学生估算一下要多少元?
25+50=75(元)
做活动:写出几个比10晓得小数(2位或1位),抽出较大或较小得数的同学,计算他们的和
(4)、小结、小数与整数的加法是一样的,只是小数点要对齐。
例2.大田村出售小麦49.5吨,黄角村出售小麦32.48吨,求大田村比黄角村多出手小麦多少斤 ?
(1)抽一名学生列算式:
49.5—32.48=?
(2)列竖式:49.5
-32.48
---------------
17.02
三、小结:教师讲规则(略)
四、布置作业
略
评点:
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
但教师没有说出正确的分法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且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听课记录 篇4本周二听了四年级三位老师《找规律》一课,收获颇多。
陈菲老师的课:
1、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越是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有趣的活动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自主参与。在教学中注重设计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早餐搭配、衣服搭配等。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自主地参与学习。
2、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以早餐吃什么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与学生密切相关事,学生就有话说,就想说,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课末的轻松一下,又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游戏,从游戏中思考有几种搭配的方法,用所学的规律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3、教师激励性、鼓励的语言较多,课堂上多次表扬学生,学生学得很开心。
建议:学生到讲台上来配时,手里拿的是教师的大图片,当时我想是不是可以把大图用磁铁贴在黑板上,然后学生再动手配一配,我想可以看到更清楚一点。
蒋老师的课:
1、注重发展学生合作探索的能力。学生合作要求明确,一人搭配一人记录,学生分工合作,效率高,在合作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搭配的规律。
2、在展示搭配方法时,提问:你觉得哪种好?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搭配的规律有两种上衣配裤子或是裤子配上衣,因为从表格中看上去不乱,让学生初步感知配的时候要有顺序。
3、精心设计练习,深化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三人通电话和三人互寄一张贺卡的'两种题目,使学生把今天的内容进一步深化,教师并适时的提醒学生,虽然学了乘法来解决这一类的问题,但要结合实际来考虑。这也是很多学生会犯的一个错误,教师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来提醒学生。可见教师心思缜密,考虑周到。
建议:课堂中有两个小问题:一是蒋老师在讲从学校到少年宫时是说小丽要买礼物,我当时听的是小丽,看到课件上写的是小华,就感觉里面的人物关系比较复杂。二、在学生回答用图形代替时,后面一位女生说用正方形代替帽子,用木偶娃娃代替木棍,后面这句是错的。
夏老师的课:
1、小组合作目的明确。在活动之前教师先出示要求,要学生带着要求来合作完成,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不是毫无头绪,而是带着目的进行的,并在活动中思考如何有序的搭配。
2、学生从实物图到图形在过渡到列式计算的过程中,各个环节过渡的很自然。教师说出做实物图时花了很长的时间,很麻烦,自然的过渡到用图形来代替,学生选择图形列出来时,教师又说:看到学生这么长时间都没好,老师很急,很自然的提问: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使学生很快想到算式,这里列式时教师在前面已经做好了铺垫,先选饮品:2个3种,先选食品:3个2种,因为几个几是列乘法的基础,所以学生能列出算式并理解其意义。
建议:学生进行四人小组合作时,有的学生刚开始是空口说的,没有图片,后来老师走过去提醒他们的,在活动之前,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拿出白色纸袋里的图片。
另外,我研究的课题是合作性学习策略,在三位老师的课堂中都安排了合作学习,有同桌合作探讨交流或四人合作交流,这些合作都有效的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重视学生合作探索的能力培养。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听课记录 篇5教学过程:
1、猜谜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滴答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提问:(1)你猜是什么?
幼儿猜谜,教师出示食物钟。
提问:(2)家里还有哪些钟?是什么形状的?
(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座钟)
提问:(3)钟有什么作用?
小结:钟不停的走,它是一个计时间的工具,告诉人们几点了,应该做什么事,它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小朋友认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饭,钟的用处可大了。
2、 讲授新课
第一环节 简单认识钟面
(第一环节采用观察与提问的形式)
教师:小朋友想不想和钟做朋友呀?我们就来认识了解时钟吧。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总结:有两根针和12个数字。
提问:(1)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长度不同)
教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我们在看看数字,
提问:(2)正上面的是数字多少?(12)
提问:(3)正下面的是数字多少?(6)
提问:(4)它们是怎样排列的?(顺时针围成一个圆形)
第二环节 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第二环节采用课件创设故事情境的形式)
(1) 今天我们来看一场比赛,(放课件)兔子和乌龟要在这个圆形的跑道上赛跑,现在它们在最上面的一棵树的起跑线上,你们猜谁会赢?(幼儿猜)究竟谁会赢呢?好,比赛开始了,预备开始,比赛的结果谁赢了?
(2) 讨论:兔子和乌龟赛跑的中有什么秘密呢?兔子跑了一圈又回到起跑线上,乌龟跑了多远?一颗树远。
(3)(放课件)每一棵树就是一个数字,哦,它们要变了,兔子变成分针,乌龟变成时针,也就是说分针跑一圈,回到起点12上,时针才跑一个数字,这就是一小时。
第三环节 认识整点
(第三环节采用实践活动的形式)
(1) 教师:那么分针和时针指的数字又表示几点呢?别急,老师来告诉你。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在看分针。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分针有正指着12时,就表示“几点了”边拨钟边和幼儿一起“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六点钟”
拨钟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拨,顺时针的方向就是钟面上的数字从小到大的方向。
(2) 请个别幼儿练习。
练习拨7点,8点,9点,10点……12点
(3) 用我们身体动作表示3点、6点、9点、12点。
3、新课巩固
(1) 小朋友我们从小就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间进行各项活动,我们来看看小朋友的一日作息时间表(放PPT) “早上7点起床,上午8点幼儿园,中午11点吃午饭,下午3点上课,下午4点放学,晚上9点睡觉”。马上请小朋友看一日作息时间表,按刚才的方法在这个硬纸钟上拨时间,记住边拨边说说这个时间你干什么。
(2)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游戏活动――“老狼,老狼几点了”
(1) 咦,你们看我是谁?老狼今天要和大家玩个游戏,你们敢不敢?讲游戏规则:老师扮演老狼,请小朋友来当小羊。老狼在前面问“小羊,小羊几点了?”老狼呢就双手拿着一个钟,然后拨的时间,小羊一起说几点了。小羊如果认错,就要给老狼吃掉。
(2) 请幼儿做老狼玩一次。
5、课堂小结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同学会了认识时钟,知道了什么是分针、什么是时针,学会了认识整点。聪明的叔叔阿姨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钟和表(闹钟、石英钟、音乐钟、工艺钟、手表、怀表),同时出示课件上的图片,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小朋友,你们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也来发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钟和表,好吗?
(伴随《时间像小马车》的音乐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