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舞台美术包括什么内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2:1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3:23
1、戏曲行头
这是对戏曲服饰的一种通俗称呼。戏曲服饰主要以明代服制为主要样式,同时参照唐、宋、元、清的一些服饰特征,变化而成。在穿戴上有较为严格的程式规范。有时“行头”也泛指一切演出用具
2、戏曲化妆
戏曲化妆,也俗称“扮相”,指戏曲人物的面部化妆。可分为“俊扮”和“彩扮”两种类型。一般的生行和旦行用“俊扮”,即只略施彩墨来达到美化效果,也称“素面”。“彩扮”主要适用于净、丑两行,也称“脸谱”,指以面部夸张的图案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气质和对人物不同的褒贬。
3、面具
面具,也称“假面”,指戴于脸上的一种纸制或木制面壳,形状夸张、色彩鲜艳。古代人歌舞、祭祀时大都戴面具,流传下来的安徽、贵州等地的傩戏表演依然戴面具。面具可以看成是戏曲脸谱的雏形。
4、脸谱
脸谱,即戏曲净丑两行所用的面部化妆手法,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及人物褒贬。因为在勾画形式上形成了一定的规矩,所以称“脸谱”。一般讲,脸谱来源于南北朝时期北齐兰陵王长恭作战时所戴之面具,后由面具发展为直接在脸上勾画,到明清时形成一定规矩,即成脸谱。
5、旦角头面
旦角头面,指戏曲旦角头上所戴的装饰物,一般包括发髻、发辫、珠花、耳环、簪子等。
6、髯口
髯口,指戏曲中各种假胡须,一般由人发或玻璃丝制成,讲究的用牦牛尾制成。其颜色包括:黑、黪、白三种;其样式包括:老生行的三缕、五缕、二涛,净行的满、扎、虬髯,丑行的一字、二挑、丑三、四喜、夹嘴等。
7、门帘台帐
门帘台帐,旧称“守旧”,指传统戏曲舞台上起装饰作用的衬幕。门帘挂在上下场门位置,台帐挂在上下场门之间。其作用一为分隔前后台,一为装饰。现在新式剧场中已不再出现,而换之以天幕、侧幕。
8、砌末
砌末是对戏曲所有道具和简单布景的总称,包括刀*把子、一桌二椅、桌围椅帔及各种戏曲演出中所用的小道具。
9、刀*把子
刀*把子是对戏曲表演中各种武器的总称,包括刀、*、剑、戟、斧、棍、锤等。
10、一桌二椅
一桌二椅,是对戏曲舞台上所用桌椅的简称,桌椅为木制,漆红色,上用桌围椅帔,以区分于生活桌椅。桌椅在舞台上的摆放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的环境,可多可少、可分可合。它们有时作为桌椅使用,有时则可以指代其他的事物。
11、桌围椅帔
桌围椅帔,指在戏曲舞台上,加在桌椅上的装饰物,多为绸制、绣花,颜色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其作用是使舞台上的桌椅与生活中的桌椅相区别。
12、戏曲舞台
中国戏曲的观众场所一直在变化。如果将戏曲的萌芽追溯到原始时期的民间歌舞,那时的表演地是借助于自然地势进行的。《诗经》所说的“坎其击鼓,宛丘之下”中的“宛丘”即是当时的一个观演地,它四方高而中间低,利于观众观看表演。此后一直到汉代,这种观演方式一直存在。而将观演场所建筑化,是在汉代。当时搭建临时的看棚,用以观看“百戏”。这是为观众搭建的,而表演者则仍就自然地势。将表演场所建筑化,是在唐代,即“乐棚”,供下层百姓观看表演。除此之外,“看棚”在民间仍广泛存在。上层贵族观看演出则在“歌台”、“舞台”。
到了宋代,在城市,各类表演技艺有了一个固定的场所枣瓦舍勾栏。这时,广大观众所观看的表演除了其他技艺之外,也包括了戏曲的雏形——宋杂剧。所以,瓦舍勾栏可以被看成是中国剧场的雏形,而且,当时的勾栏已经由原来的四面观看表演变成了三面观看,有了前后台的区分,有了上下场门。而在农村,各种表演技艺的表演场所是“舞亭”,即它是一个高出地面的,有顶盖的固定建筑。它是后来农村戏台的雏形。
元代时,城市瓦舍勾栏依然存在,农村则出现大量固定的戏台。由于当时的戏曲表演大都与酬神有关,所以这些戏台大都与庙宇相连,故称“庙台”。这些戏台也已将前后台区分开,演员由上下场门出入。观众看戏在三面围观。
明、清时期,随着戏曲的发展与成熟,出现了大量临时的、固定的戏曲演出场所。在农村,多为临时戏台,称“草台”。有的搭建于陆上,有的搭建于水上,南方则有搭建于船上的,形成一个流动的戏班。明代,昆曲盛行时,江南*富户蓄优成风,时称“家乐”或“家班”。戏曲演出多在这些*富户的厅堂中铺的红地毯上进行,戏曲舞台又称“氍毹”即于此时得名。但也有很多固定戏曲舞台出现。典型的为宫廷大戏台,以其装饰豪华、规模巨大著称。明清时期在城市中也出现了很多表演戏曲的茶园酒肆,此为宋元瓦舍勾栏的延续。这些地方设有戏台,以戏曲表演为主,兼卖酒馔。与这些地方相类似的戏曲表演场所是各省的会馆,那里也建有戏台。
*以后,新式剧场开始进驻城市。这些新式剧场同原来旧式的茶园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将三面观舞台变为了镜框式舞台。以后,中国戏曲演出多在这类舞台中进行,而农村依然沿袭着传统的“草台”样式。近几年来,那些早年的茶园会馆又被开发出来,作为了戏曲演出场所,如北京的湖广会馆、正乙祠等。
勾栏:宋代出现的各类技艺表演场所,多在当时的瓦舍中搭建。勾栏之名源于表演台周围所设之矮栏杆。观众席逐步升高三面环勾栏而建。勾栏为演出方便,已经有了前后台之分,中间用布幔隔开,演员通过上下场门出入于表演区与后台,时称“鬼门道”。勾栏可以看成是中国戏曲剧场的雏形。(图317)
舞亭:宋代农村出现的戏曲演出场所,它源于以前之“露台”,只是在上面加了顶盖。它高于地面,观众四面围观上面的表演。它是元代戏台的前身。(
庙台:即元代农村的戏台,因为它们多与神庙相连,故称“庙台”。而且,庙台的台口多与神庙的山门相对,取演戏为酬神之意。这类戏台距台口三分之一处有两根柱子,两侧有短山墙,与后墙构成后台,所以这类戏台为三面观。这类戏台在山西保存的最多,也最完整。另外陕西、河北、河南等省也有少量存世。(
草台:明清以降农村学戏搭建的临时舞台,现农村仍沿延此传统。该类戏台多用草席和竹杆或木杆搭建,将看棚、舞台与后台搭成要体。舞台较之看棚要高出许多,观众看戏多为仰视。舞台古时为三面观,近世以后,随着乐队放到舞台一侧,则慢慢成为一面观。后台与前台用草席或木板隔开,有上下场门。(
氍毹:本指红地毯,后来演变为对舞台的习称。它源于明清时的一种戏曲演出习惯。当时昆曲盛行,*豪绅多蓄优伶,在家中习演昆曲。而演出多于厅堂中所铺的红地毯上进行,久之则成风俗。这类演出形式到清中叶后渐衰,但以“氍毹”称舞台则成定制
宫廷舞台:指清朝皇帝为观看戏曲演出而建造的大型固定舞台,是私家固定戏台的典型。皇宫内有两座,一为漱芳斋戏台,供皇帝和太后宴会时娱乐所用(另有一“风雅存”小戏台,用时不多);一为畅音阁大戏台;颐和园内有一座,名为德和园大戏台;热河(今承德)行宫内有一座,名为清音阁戏台,是最大的一座,现已毁;圆明园内共有四处,均已被焚毁。这些戏台中,凡大戏台,均为上中下三层,规模宏大,装饰豪华。
茶楼:也称“茶园”,也有称之为“戏园”或“戏馆”的,是在清代兴起的一种戏曲演出场所,即在茶园酒肆中设戏台唱戏。这类戏曲演出场所,早先是以茶酒为主,看戏为辅,慢慢的,变成了以看戏为主,茶酒为辅了,它们便成了专业的戏曲演出场所。这类戏曲演出场所较之原来的草台、庙台有很大的进步,它们将戏曲的演出地和观演地都置于的室内,成为规模较大的室内剧场。观从席在了等级划分,一般观众坐楼下的“散坐”,也称“池子”;有钱观众则坐在楼上戏台两侧的“包厢”内。这类舞台,观众看戏也是三面观的。而且,由于戏台放在了室内,所以演出所需光线同原来的自然光变为了人工光,舞台用光开始有了讲究。
剧场:在二十世纪初方在城市中出现,最早的新式剧场是1908年建于上海的“新舞台”,以后则渐渐风行全国。其建筑样式主要受西方剧场的影响。与原来的戏曲园子的区别主要在于由原来的三面观舞台变成了现在的镜框式舞台,观众席也变成了半环形、缓坡式的座位。其照明设备也随电灯的出现而较之戏园有了很大提高。这类戏曲舞台出现后,逐渐代替了旧式戏园,成为以后戏曲演出的主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