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语文作业强化课堂教学内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4:3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6:52
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活动,应包括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作业的评价与反馈这几个环节。其中,布置作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业布置得合适与否,关系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关系到学习目标的实现和学习任务的完成。所以布置作业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技能和素质的考验。但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为了追求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教师在布置作业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师生苦不堪言。原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而有计划进行的语文训练,它是思维和操作的演练场。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语文能力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大纲到课程标准,语文作业演变轨迹十分明显。因此,在课改新形势下,对语文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认真地进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业是巩固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内化知识,外化素质的重要方式。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毫无疑问,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思维。但笔者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多数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普遍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作业量过多,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质量”,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更注重“量”,总认为“熟”一定能生“巧”,只有多做就能得高分。因此,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根本没考虑适量,学生往往是今天一张卷子,明天又是一黑板,后天又要抄课文,做得头晕眼花,做得叫苦连天。这样做的结果,真的能拿高分吗?其实不然,殊不知,这种“题海”战术,不仅不能使学生获得高分数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等。
2形式单一,内容重复,曾经听到有学生这样抱怨:“我最讨厌学古文和古诗了,我们都知道语文老师怎么布置作业,学之前先布置抄几遍,学完了又要抄几遍,过了一星期又要抄,我都要抄得吐了。没一点新花样……”学生的抱怨其实在提醒我们重复地抄课文他们很反感,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还有的教师为了省事,只布置一些简单的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让学生三下五除二就做完了,学生是否就认为教师好了?长久下去,学生肯定会忽略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我们的作业也没收到实效性。
3作业难度不一,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完《中国石拱桥》后,不是帮学生举一反三,巩固在文中所学到的说明方法,而是再次将课文中的例句布置给学生做作业,这种教学态度是不负责的。还有一位教师在教完这篇课文后,独创一个题目——《试论石拱桥的过去与未来》,让全班学生怨声连天,结果可想而知,学生是东拼西凑,敷衍了事,收效甚微。从以上两个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业难度过小只会浪费学生的时间,作业难度过大,很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违背了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
从以上几点我们不难看出,正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我们的教学效果不能有效地从作业中得以反馈,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不仅是一位语文教师,还是一位班主任,每天一早来学校见到的就是办公桌上没有交作业或抄作业的学生名单。有的是课代表写的,有的是任课教师写的,这一串串名单,从表面上看是我们的学生懒,学习态度差,但我不知道各位想过没有:这难道跟我们的教师布置作业态度没有关系吗?记得巴金先生说过:“在我靠药物延续生命的有限的日子里,我始终摆脱不了梦魇的折磨,我给一位朋友写信说:‘使我感到痛苦的是看见孩子们失去他们的童年。’”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他们就成了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就会造成一些年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有一位心理学家也说过:“童年的价值就在于幸福。”试想,当我们的学生在做大量重复机械的作业时,他们的学习情绪怎么可能提高呢?当我们的学生在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有多少人会认真地动脑筋呢?因为即使你这个题目想出来了,下个题目你又得花上半个甚至一个小时的时间去想,一个晚上我们的学生能做几道这样的题目呢?更何况抄袭在有些中学生看来就是一种认为有效地“捷径”,他们怎么可能会多花时间去想呢?当我们的学生每天疲于应付《学海风暴》、《全能王》时,他们又有多少时间来思考、来动手、来积累课外知识呢?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的学习灵感和创造性将被作业消耗殆尽,而我们教育的目的难道就是培养一个做作业的机器人吗?
我们当然不能培养作业机器人!语文作业作为教学子系统,应努力地实践着《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就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作业练习中解放出来,由作业的奴隶变为作业的主人,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课本、文本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切实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这才是我们布置作业的目的。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作业的有效性呢?我想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作业内容要有启发性
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采用启发性,因此在作业设计时也要体现出启发性。事实证明具有启发式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敬畏自然》一文,讲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认为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很渺小的,人类要征服自然的想法是愚蠢的,要敬畏自然,就要敬畏我们自己。我教完这课就引导启发他们动手去网上查阅资料,并联系生活实际,用活生生的例子来证明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对于这个作业,学生表现得很积极,不仅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有个学生还在读后感中这样写道“这篇文章使我深刻明白了,我们只有对生命拥有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他的无限生机,我们人类也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除此外,几个学生还在网上查阅了许多因人类恣意破坏自然而遭到大自然惩罚的事例,并以“我们需要一个美丽的世界”为主题,办了一期黑板报,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好评。
二、作业内容要有创造性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因素。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没有明确写出结论,可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的"空白"。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潜在因素,利用课文"空白"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促其想象能力的发展。如《喂——出来》这篇课文的结尾作者写道:“有一天,一位工人爬在一幢正在施工的大楼顶上工作,他铆完了一颗铆钉之后,便放下工具稍微休息一会儿。忽然,他听到头顶上传来了奇怪的叫声。
“喂——出来!”
然而,他抬起头来朝天上看了看,却什么也没有,睛空万里,清澈如洗。他以为是刚才干得有点头晕了,产生了什么错觉。接着,正在他恢复到刚才的姿势,要好好地休息一会儿的时候,从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方向飞过来一块石头,在他面前一掠而过,往地面上掉了下去。
可是,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
当然,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小说写到这嘎然而止。我在教到这儿时,布置了一个作业给学生讨论“当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飞向地面后,随之而来的将是什么?”学生马上展开热烈的讨论,并想象这个城市的最后面貌,我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而折服,又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请展开你丰富的想象,给本文续个结尾”。结果,交上来的作业效果非常好,连平常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也写了两百字。有学生甚至给我建议:“老师,我们很喜欢这种作业形式,我们愿意做这种作业,既提高了我的想象力,又提高了我的学习兴趣。
三、作业布置要有层次性。
对作业布置的层次性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把握,一是把同样内容、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分为易、中、难三种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相对应层次的作业。如我在教完《旅鼠之谜》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任选其一完成:1、旅鼠的奥秘,科学家研究了几个世纪,至今也未解开谜团。大自然神秘莫测,尽管人类一天也没有停止对大自然的探索,但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你还能说出一些人类为破解的自然之谜吗?2、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以《我是旅鼠》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说明文。这样的作业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东西可写,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师对学生布置同样的内容的作业,但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既要使后进生的作业要"吃得了",优秀生能"吃得饱",又中等生能“跳一跳,摘得到”。例如在学完胡适的《我的母亲》后,恰逢母亲节来临,我布置了作文,和以往不同的是,我没要求全班同学写同一个题目,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布置了两个作文题:《我的妈妈》和《谢谢你,我的妈妈》。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我要求他们写第一个作文题,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妈妈的优秀品质。对于作文能力相对要好一些的学生我就要求他们写第二个作文题,不仅要表现妈妈的优秀品质,还要写出妈妈的优秀品质对我的影响,借此表达我对妈妈的感谢之情和养育之恩。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不同要求使学生都较好地扣紧了文题来写,那次作文整体上是成功的。
四、作业内容要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接受作业,喜欢作业,并通过做作业有所收获,教师应多设计趣味性强的作业。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如能布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作业,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思想集中,易接受知识,且记得牢。例如,在学马致远的《秋思》中,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每人画一幅画来表现主题,没想到很随意地一个作业,竟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人在旅途的孤单与无助,无须教师做过多的讲解,课文的主题就在学生那一幅幅画中。不仅如此,我还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设计表格,做成读书卡片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我在教《端午的鸭蛋》一文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一张表格,了解我国一年三节的起源、传说、风俗及我们萍乡特有的风俗等,并在上课时将小组的成果展示出来。经过三天的准备,我发现在上这篇课文时,很多同学都踊跃发言。一个不爱做作业的学生在他的日记中写了这样两句话:“通过这次活动,我第一次觉得作业并不难做。我们这组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真应了那句话‘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五、作业形式要呈现多样性
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和课本内容布置一些实践作业、听说作业、表演作业等。书面作业虽然便于教师的布置和批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形式较为单一、死板,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此,教师应多布置一些实践作业,以便使学生得到全面、均衡地发展。实践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各种实验、活动及各种能提高动手能力的作业。实践作业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它的特点是突出学科的实践性,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学习,能运用所学知识去收集资料、展开调查、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并获得启发。听说作业是培养学生听的技能和说的技能训练,是语文这门学科常用的作业形式。表演作业则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多用在戏剧教学中。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业是巩固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内化知识,外化素质的重要方式。”语文的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它的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美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设置更广泛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同身边的母语联系起来,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母语世界之中,只有这样,承载着教学内容的母语才会鲜活起来,学生的心灵才会神思飞扬才会欣然接受并享受做作业这一过程,我热切地盼望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