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5: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4:53
爆竹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王安石在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除了喜庆之外,最早人们为什么要放爆竹呢?
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年兽生活在深海里,长得獠牙利爪,性情很凶猛。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破坏庄稼,见人就吞,见屋就毁,令百姓们不能好好地过年。后来人们发现年兽害怕“啪啪”的爆响,于是每到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燃放爆竹,来庆祝这祥和平安的一年。
还有人认为鞭炮原来是人们用来避邪祛灾的,不少书已经有过详细介绍。而西汉东方朔的《神异经·西荒经》说得更加详细。人们根据它的叫声给它取名叫山臊。一次,一个猎人无意间用竹子点着火了,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山臊吓得只发抖,急忙逃窜去了。史学家认为:东方朔所提的恐怕只是一种动物而已,后代人以讹传讹,于是爆竹便具有了避邪祛灾的功能。
《诗经·小雅·庭燎》篇中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后人根据这些描写附会出来的“爆竹”的由来。
《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这段记载至少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比较科学的看法是,在唐朝初年,由于战乱四起,死去的人很多,造成了民间瘟疫四起。有个很聪明叫李田的人,他想到烧火放烟可以祛除灾害,于是尝试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结果发出震天的巨响,还产生了浓烈的烟雾,他的家人都没有生病。于是人们纷纷学习这种做法,结果驱散了那些病毒,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爆竹的最早雏形。
后来,道家炼丹,出现了把硝石、硫黄和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可以控制的火药,人们将火药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爆仗”。
到了宋代,纸的运用已经普及了,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炸开后响声贯耳,纸屑飞扬,火药香四溢,于是爆竹又叫“爆仗”。又因为它的声音清脆得象抽鞭子的声音,所以也叫“鞭炮”。
在“鞭炮”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各种花炮乃至烟花关于上述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写得很明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主。称曰“爆竹”。此外,爆竹的功能也由避邪驱鬼完全转变为节日的吉祥、热闹、喜庆和欢乐。
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
但是,烟花炮竹给我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把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留给了我们,它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同样也存有污染隐患和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