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祖训不杀士大夫是不是误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10 09:4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9:45
宋朝不杀士大夫是来自于史书所记载的“太祖誓碑”,所谓的太祖誓碑在宋代许多史料都有记载,但多为文人的笔记小说,当然也有私家修史,但是宋史和长编这种权威的史书中并无记载,现在学者对此誓碑到底有无,也是争论颇多。
但是,宋朝对于士大夫的优遇是旷古烁今的,但是没有像你说的士大夫见皇帝不下跪,这是误传,斥皇帝如小儿更是无稽之谈,宋朝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皇帝仍然是主宰,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宋朝宰相、枢密频繁更换的原因。
另外,你说说的大宋不杀读书人更是错上加错了,大宋杀的读书人多了去了,士大夫也被杀了不少,不是不杀,是慎杀,大宋一般很少杀官阶比较高的士人,如南宋权臣贾似道擅权误国,最后也只是被贬而死,北宋的权臣丁谓等等都是被贬最后死在贬途的。但是也有例外,例如岳飞官居枢密副使,被杀于风波亭;国相韩侂胄被杀枭首,都是反例。但宋朝的士大夫的确是地位奇高,宋朝是他们最好的时代。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9:45
有的,很多史料都有记载。1成立。士大夫的含义就是指的两种人,有功名的乡绅地主读书人、大儒、和命官。2也成立。非也,非也,原话是,士大夫不以言获罪!!说话是不用负责的。。出了说话进言之外,惹出麻烦,该死还是得死追问你的意思是言论自由,但责任自负。那不是兜底条款么。
追答也没啦,就是谈论国政,或者上书皇帝言政,可以畅所欲言,朝廷绝不会以你的发言追究罪责,这是士大夫的权利,赵匡胤在位定下的赵家训条,也是为了安抚世家豪族、兴盛文风。你说的(不杀士大夫)偏离本意太远了,没那么一说,读书人杀官造反、闹市杀人还能不判斩刑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9:46
1,在宋人笔记《避暑漫抄》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太祖取得天下的第三年,秘密的叫人刻了一块石碑立在太庙寝殿的一个夹室中,用带金边的*幔帐盖住,门外上锁,封闭看守十分森严。并留下规定,以后的皇帝每次来太庙祭祀先祖,及有新皇帝即位到太庙献礼后,都要到夹室去诵读碑上的誓文。每次进去的时候都只留一个不识字的小黄门(太监)在前引路掌灯,其他包括大臣近侍在内的任何人都只能在门外远远等候。(可能是)从小黄门口中得知,皇帝进去之后,就在誓碑前跪下参拜,并默诵誓文,然后再拜一次才出来。自此历代皇帝都遵循相承这个传统,但谁也不知道誓词的内容。直到后来靖康之变,国破家亡,皇室宗亲都被金人掳去北方,太庙也无人看管,这才有人进到夹室看见那块誓碑。在这块七八尺高,四尺(宋代度量)多宽的石碑上有三行碑词: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这是时人的记载,既有这样较详细的记录,必不是凭空编造的。而且在正史里也有相关的记载。
《宋史》卷三七九《曹勋传》记曹勋从北方逃回,在建炎元年七月到达南京(今河南商丘),向高宗呈进徽宗写在御衣上的文书,徽宗御衣原书就有“艺祖有誓约藏之太庙,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违者不详”之语。
另外在《宋史》卷四七一《章惇传》里记,当时任宰相的章惇主张对元祐诸臣从严处置,但哲宗不允许,并说:“朕遵祖宗遗制,未尝杀戮大臣,其释勿治。”
虽然各种记载的文字不尽相同,但都表明在宋代不杀士大夫或大臣(大臣——应是执政大臣的省称)成为每朝皇帝必须遵守的祖宗家法,而且皇帝们也都在一以贯之地执行,虽然这里面有帝王凭此来换取士大夫阶层对政权全力支持的成分,但这毕竟成为了前代以及后世所没有的特殊现象。
你说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正因为有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才算躲过一劫。
参考资料:http://chenkaihu1988.blog.163.com/blog/static/25378827200810285413169/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9:46
一楼的历史学得真的不怎么样。
宋朝当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80%,一个熟练地技术工人年收入要高于当时的知府,四大发明有两项诞生于北宋,而且知识分子当官绝对没有生命危险,宋太祖赵匡胤的祖训“不杀士大夫”。在文化上可比盛唐,“唐宋八大家”北宋独占六席。至于军事上的软弱,我是这样认为,宋朝重文轻武,主要是赵匡胤看到唐朝藩镇割据的危害性,加上自己本来就是武将出身而黄袍加身,不知诸位注意到没有,历史上如秦 西晋 隋,这些王朝在完成统一之后,无一例外都是短命,只有北宋能够存活一百多年,宋朝主要以步兵为主,以步兵对抗草原铁骑,那等于自杀。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唯一的军事天才皇帝,他认为将领可用,便会委以重任,认为不可靠,就来个“杯酒释兵权”。一楼说宋朝每年给胡人的贡金不少,知道多少吗,“澶渊之盟”后每年给辽10万两白银,绢20万匹,这仅仅是宋朝两个县的财政年收入,而且每年通过互市,宋朝至少要收回几千万两,一楼不妨去翻翻《梦溪笔谈》,里边就有谈到当时战争的后勤供应,其成本之高超出你的想象。
追问我觉得你可以和1楼网友私下切磋。但这个提问你没答复。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9:47
不是误传,太祖确实有过永不杀士的宏言。但是最终有没有完全落实这就说不好了。
但是总的来说,如果说宋朝是中国史上*最少的一个王朝,我不说有任何怀疑!!!如果说宋朝是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一个王朝,我更不会怀疑!!!!如果说宋朝是历史上最文明的一个王朝,我也不会有任何怀疑!!!如果说宋朝是历史上最具人文情怀,最自由,最接近现代意识的的王朝,我也不会有任何怀疑!!!甚至如果站在现代的立场上来讲,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我照样也不会有丝毫怀疑!!!
这样一个伟大的朝代,说不杀士,也没有什么可值得怀疑的。当然说完全不杀,我估计也不可能,但是至少这种价值观和这种人文精神确实在宋朝得到了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