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新闻联播,咋管宋庆龄叫先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2-07 07:11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03 18:01
一般来说 先生是用来称呼男性的 但也有特例 比如像宋庆龄先生 和冰心先生这样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伟大女性 对这些被尊敬的女性,约定成俗 一般不称女士而称先生 这也是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处之一
综合《辞海》和《辞源》的解释,“先生”的含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年长而有学问的人的尊称;另一种是对别人的敬称,首先是对老师的敬称,其次还有对父兄、医生、道士等等。清朝人梁章钜所著《称谓录》里对先生一词也解释为对学士而年长者的尊称,而“老师”的含义却在不断弱化。
在我国,上一辈的女性中,有出身书香门第,后来德高望重的,到老年可被尊称为“先生”。这个称谓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很高的成就和荣誉。在我国不单有宋庆龄先生,还有冰心先生、杨绛先生等大家公认的值得尊敬的成功女性。
1949年上海解放后,*同志在北京特派邓颖超同志赴沪看望宋庆龄同志并欢迎她北上,于1949年6月19日所写的一封信,抬头的称谓就是“庆龄先生”。(《*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26页)。
“先生”这一词一般是指男性,这是众所皆知的,但有时却也称女性为“先生”,如“庆龄先生”、“冰心先生”。这种叫法始于中国近代。
清朝晚期,西方女权主义思潮传入我国,女性的解放也开始起步,走向社会的女性越来越多,出现了诸如秋瑾这样的女中豪杰。后来女大学生、女学者、女教师纷纷涌现。很自然地,“先生”这种原本专门用于男性的词也用到女性身上;但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称女性为“先生”时,所面对的对象不是一般女性,即不像称普通男性为“先生”那样,而是多称呼那些教师、女学者或德高望重具有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女性。
近现代史上有资格称“先生”的女性,我记忆中有被奉为“国母”的宋庆龄;有慈祥仁爱的世纪老人冰心;有辅佐文化昆仑,独成一派的杨绛;有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和北京古城保护均有业绩,原本就有才女之称的林徽因;有家门幽深,充满传奇色彩的张兆和以及擅长丹青的胡挈青等。
如果仅仅以夫贵妻荣来说,那么近现代史上许多有名的女性也就仅仅只是有个名而已,绝无称“先生”的资格。被称“先生”,起码应具备这样的条件:一是人格魅力;二是术有专长;三是家庭环境和谐,夫妻志同道合,均为专家;四是持久不衰的社会普遍认同,名气绵延。这四条当中,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人格魅力。无私天地宽,大公方能大容。在女性“先生”们的眼中,世界是纯洁的,即使有尘埃遮面,她们的一生也是透明的。她们的人格是发光体,泽被世界,影响几代人。
术有专精,业有所长,充其量是一专家而已。然夫妻同道,互被短长,在学术上均有建树,则非常难得。特别是近现代史上*运动和战争不断,世事无常,然而女性中的“先生”们不论经历何种艰涩的环境,还是是非颠倒、不堪忍受却不能不受的人生坎坷,她们都能以一种理性的眼光,清醒的头脑,平和的心境,不偏不倚的人生姿态,秉真较劲的人生韧性,与夫君同患难而不改其着迷事业之初衷,这绝非一个“好”字就能说透的。
当代女性,能出名获利的机会更是多多,但她们不过是过眼烟云。她们与被称作“先生”的她们的起点不一,方向不一,素质和人格自然也天壤之别了。听多了女“明星”们的绯闻、艳闻、丑闻和耍脾气的故事,难免对时下的女名人产生了置疑,那就是人格还在不在?
想想冰心先生暮年还在为儿童教育鼓与呼;想想躺在病榻,仍专注于古建筑史研究,处于抗日战争的战火纷飞之中,还能安贫乐道,钻研学问的林徽因先生;想想身处牛棚,历经磨难,依然保持乐观情绪,对专业孜孜以求的杨绛先生等等,时髦的白领丽人和名气冲天的这星儿那星儿们,真令人有种今不如昔之感了。
然而,回头看看身边那些平凡的女性们,她们还是可爱的,虽然她们不可能风起云涌,也没有条件波澜壮阔,与星儿们比起来难以“耀”起眼来,甚至与被称作“先生”们的女性差了一大截,但我还是敬重她们的人格和韧性,因为她们纯洁,她们良善,她们可以做好妻子好母亲,尽管她们的身上沾满了柴米油盐的味儿,尽管她们不粉脸黛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03 18:02
只是个尊称的意思!并不是表示、男士的意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03 18:02
那个年代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