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陋室铭的简便方法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7:0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3 20:24
全文形式上有十八个小句子,其实文末“孔子(主语)云(谓语):何陋之有(宾语)?”只是一个句子,这样看来,全文就只有十七句。按长句子的形式看,全文仅九句。下面逐句说明,帮助尽快背诵。
第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概括了佛、道的常理与常识。在,在于,动词。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则,就是。这句比喻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最为重要,暗示自己所追求的*道德素养。
第二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与前句构成对照与映衬,均为四言,且押韵,灵,灵验,神奇。这些语句也实在很灵。表达手法也是比喻自己的思想追求。
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通过前面两个喻体,终于揭示本体“惟吾德馨”。斯是陋室,这里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示肯定的判断词(在文言文中,“是”一般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作者是唐代人,这里将“是”作为判断动词,已经与现代汉语的用法相同。从这个词性质与功能的演变可以看出汉语的变化与演进)。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的屋子。惟吾德馨,只因为“我”追求的人格品性超拔,所以这间陋室也充满馨香了。惟,只。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第四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个对偶句写出作者的居所别具一格。苔藓痕迹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上,生长到。阶,台阶。入,映入。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耐人寻味。
第五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个对偶句写出了作者的朋友圈与众不同。鸿儒:大儒,学识渊博的人。儒,指读书人。白丁,没有官职的人,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作者说明自己交往的都是品德高雅的人,没有一个像那个知县那样的不学无术的无耻之徒。
第六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句除了插说“可以”外,也用了三字对。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泛指佛经。这里照应了第一句。
第七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个对偶句写出了悠闲自得的公务与生活情景。乱、劳,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乱耳,使听觉扰乱;劳形,使身体劳累。丝竹,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公文。
第八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句从形式看,是对仗;从修辞方法看,是对偶、用典;从表达方法看,是类比(作者的陋室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同属一个类型)。南阳诸葛亮的草庐与西蜀扬子云的亭都很简陋,却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而受到人们的景仰。南阳,在今湖北襄阳。西蜀,在今四川一带。子云,即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前53—前18),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子云是他的字。
第九句:“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收束全篇,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这句修辞方法是引用兼用典。典出《论语·子罕》“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一句。用此文典,表达出对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说明作者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
小结:本文以骈句(对偶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基本上一韵到底。前三句均为四言,虽有比喻与映衬,但就主旨来说,只是铺垫。第四至七句才是对那个知县百般刁难的回应。最后两句说明自己安贫乐道,穷通不较,荣辱从容,坚守节操。按照这三个层次来理解与朗读,很快就能背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3 20:25
其实没有简便方法,只有花功夫多背。
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