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3:0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4:54
摘要:营造民主、合作、自主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自主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年纪尚小,知识经验少,缺乏自我教育能力,需要班主任对他们进行有目的训练和培养。我主要从“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自我,自定目标”、“创造机会,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开展活动,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和“凭价总结,让学生自我反思,重新认识”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情境机会活动总结
英国思想大师怀特海在《教育目的》一书中说道:“我们现在仍坚持认为,发展的本能来自内部:发现是由我们自己做出的,纪律是自我约束,成果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首创精神。”他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发展是主体的主动行为,而学生的发展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学习是学生发展的主要方式。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那么教师做什么呢?怀特海说:“教师具有一种双重作用:他们以自己的人格和个性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创造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和更坚定的目的的环境。他的作用是避免浪费。”他的意思是教师的作用与责任是创造环境,创造一个以自己的人格精神和个性激发学生热情的发展环境,创造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与促成学生发展的环境。这是一个人为整合的环境,所以,这个环境能够避免浪费。而在我们中国的学校里,这种整合环境的责任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班主任的身上。
自我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把学生的主体的发展与班主任的作用与职责紧密联系起来。班主任可以影响学生的发展,但不能决定学生的发展,更无法替代学生的发展。班主任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是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环境,是通过班级文化来影响学生。而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主体,在环境的影响下,自己主动选择、体验、尝试、修正的变化过程;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走向成熟、走向自觉、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与自然的成长过程;也是其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正确的班级*的形成是班集体形成的标志,这种*又叫班级文化,是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形成的,它受社会文化、社区文化与学校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又区别与上述文化,班主任是引领班级文化的责任人。营造民主、合作、自主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自主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年纪尚小,知识经验少,缺乏自我教育能力,需要班主任对他们进行有目的训练和培养。下面是我在做班主任工作中得到的一点启发。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自我,自定目标。
认识自我是人对自己本身的反省和认识。少年儿童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班主任要指导学生,让他们懂得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目标,找到自我教育的突破口。我们总能看到,在低年级中,很多学生都很会指出别人的错误和不足,但同样的缺点在他自己身上,他是认识不到的。因此教师要根据班级的情况,整合各学科的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能主动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比如,本学期心理课《优点大轰炸》,让学生对班上的每位同学轮流进行优点轰炸,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自身的优点,树立信心。也让每位学生明白,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是有闪光点的,也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品德课《我的好习惯》中,让学生知道自己有哪些好习惯,还要养成哪些好习惯,怎样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好习惯等等,并让学生依据实际来制定计划,用成长树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好习惯,共享学习、生活的成果,共享成长的快乐,这种操作形式不受时空的*,突出了教育的过程性。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不仅可以整合教材的资源,还可以整合社会、家庭、学校的力量,形成合力,避免浪费。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班主任教师,力量是十分有限的,然而班主任的重要责任就是要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尽力去整合这诸多因素,才能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二、创造机会,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就是行为的自我约束,在“规矩”中去成就“方圆”。这一阶段班主任要根据实现目标的需要,努力创设民主的管理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参与,善于参与管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4:54
摘要:营造民主、合作、自主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自主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年纪尚小,知识经验少,缺乏自我教育能力,需要班主任对他们进行有目的训练和培养。我主要从“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自我,自定目标”、“创造机会,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开展活动,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和“凭价总结,让学生自我反思,重新认识”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情境机会活动总结
英国思想大师怀特海在《教育目的》一书中说道:“我们现在仍坚持认为,发展的本能来自内部:发现是由我们自己做出的,纪律是自我约束,成果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首创精神。”他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发展是主体的主动行为,而学生的发展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学习是学生发展的主要方式。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那么教师做什么呢?怀特海说:“教师具有一种双重作用:他们以自己的人格和个性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创造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和更坚定的目的的环境。他的作用是避免浪费。”他的意思是教师的作用与责任是创造环境,创造一个以自己的人格精神和个性激发学生热情的发展环境,创造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与促成学生发展的环境。这是一个人为整合的环境,所以,这个环境能够避免浪费。而在我们中国的学校里,这种整合环境的责任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班主任的身上。
自我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把学生的主体的发展与班主任的作用与职责紧密联系起来。班主任可以影响学生的发展,但不能决定学生的发展,更无法替代学生的发展。班主任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是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环境,是通过班级文化来影响学生。而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主体,在环境的影响下,自己主动选择、体验、尝试、修正的变化过程;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走向成熟、走向自觉、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与自然的成长过程;也是其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正确的班级*的形成是班集体形成的标志,这种*又叫班级文化,是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形成的,它受社会文化、社区文化与学校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又区别与上述文化,班主任是引领班级文化的责任人。营造民主、合作、自主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自主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年纪尚小,知识经验少,缺乏自我教育能力,需要班主任对他们进行有目的训练和培养。下面是我在做班主任工作中得到的一点启发。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自我,自定目标。
认识自我是人对自己本身的反省和认识。少年儿童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班主任要指导学生,让他们懂得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目标,找到自我教育的突破口。我们总能看到,在低年级中,很多学生都很会指出别人的错误和不足,但同样的缺点在他自己身上,他是认识不到的。因此教师要根据班级的情况,整合各学科的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能主动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比如,本学期心理课《优点大轰炸》,让学生对班上的每位同学轮流进行优点轰炸,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自身的优点,树立信心。也让每位学生明白,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是有闪光点的,也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品德课《我的好习惯》中,让学生知道自己有哪些好习惯,还要养成哪些好习惯,怎样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好习惯等等,并让学生依据实际来制定计划,用成长树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好习惯,共享学习、生活的成果,共享成长的快乐,这种操作形式不受时空的*,突出了教育的过程性。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不仅可以整合教材的资源,还可以整合社会、家庭、学校的力量,形成合力,避免浪费。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班主任教师,力量是十分有限的,然而班主任的重要责任就是要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尽力去整合这诸多因素,才能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二、创造机会,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就是行为的自我约束,在“规矩”中去成就“方圆”。这一阶段班主任要根据实现目标的需要,努力创设民主的管理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参与,善于参与管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4:54
摘要:营造民主、合作、自主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自主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年纪尚小,知识经验少,缺乏自我教育能力,需要班主任对他们进行有目的训练和培养。我主要从“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自我,自定目标”、“创造机会,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开展活动,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和“凭价总结,让学生自我反思,重新认识”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情境机会活动总结
英国思想大师怀特海在《教育目的》一书中说道:“我们现在仍坚持认为,发展的本能来自内部:发现是由我们自己做出的,纪律是自我约束,成果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首创精神。”他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发展是主体的主动行为,而学生的发展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学习是学生发展的主要方式。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那么教师做什么呢?怀特海说:“教师具有一种双重作用:他们以自己的人格和个性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创造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和更坚定的目的的环境。他的作用是避免浪费。”他的意思是教师的作用与责任是创造环境,创造一个以自己的人格精神和个性激发学生热情的发展环境,创造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与促成学生发展的环境。这是一个人为整合的环境,所以,这个环境能够避免浪费。而在我们中国的学校里,这种整合环境的责任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班主任的身上。
自我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把学生的主体的发展与班主任的作用与职责紧密联系起来。班主任可以影响学生的发展,但不能决定学生的发展,更无法替代学生的发展。班主任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是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环境,是通过班级文化来影响学生。而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主体,在环境的影响下,自己主动选择、体验、尝试、修正的变化过程;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走向成熟、走向自觉、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与自然的成长过程;也是其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正确的班级*的形成是班集体形成的标志,这种*又叫班级文化,是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形成的,它受社会文化、社区文化与学校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又区别与上述文化,班主任是引领班级文化的责任人。营造民主、合作、自主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自主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年纪尚小,知识经验少,缺乏自我教育能力,需要班主任对他们进行有目的训练和培养。下面是我在做班主任工作中得到的一点启发。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自我,自定目标。
认识自我是人对自己本身的反省和认识。少年儿童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班主任要指导学生,让他们懂得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目标,找到自我教育的突破口。我们总能看到,在低年级中,很多学生都很会指出别人的错误和不足,但同样的缺点在他自己身上,他是认识不到的。因此教师要根据班级的情况,整合各学科的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能主动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比如,本学期心理课《优点大轰炸》,让学生对班上的每位同学轮流进行优点轰炸,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自身的优点,树立信心。也让每位学生明白,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是有闪光点的,也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品德课《我的好习惯》中,让学生知道自己有哪些好习惯,还要养成哪些好习惯,怎样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好习惯等等,并让学生依据实际来制定计划,用成长树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好习惯,共享学习、生活的成果,共享成长的快乐,这种操作形式不受时空的*,突出了教育的过程性。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不仅可以整合教材的资源,还可以整合社会、家庭、学校的力量,形成合力,避免浪费。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班主任教师,力量是十分有限的,然而班主任的重要责任就是要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尽力去整合这诸多因素,才能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二、创造机会,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就是行为的自我约束,在“规矩”中去成就“方圆”。这一阶段班主任要根据实现目标的需要,努力创设民主的管理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参与,善于参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