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识别金镶玉的原文是什么?7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30 20:3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8:17
凡是经历过“样板戏”时代的人,都会记得《沙家浜》里有这么一句台词:“阿庆嫂,我刁小三有眼不识金镶玉!”意思是说,自己不知道阿庆嫂有“背景”、有能耐,非寻常之辈,把她小看了,有眼不识泰山。如果他说“有眼不识泰山”,好理解,可偏偏不是,说的却是“有眼不识金镶玉”。
这就不免令人纳闷儿,什么是“金镶玉”?为什么要说“有眼不识金镶玉”?
其实,这句话应该是“有眼不识荆山玉”,典出自那个著名的“和氏之璧”的故事。
《韩非子·和氏》载:楚人卞和在楚山中得一玉璞,献给楚厉王,厉王命玉工鉴别,玉工说是石头。厉王砍掉了他的左脚。后将玉璞献给武王,武王又命玉工鉴别,玉工还是说:“石也。”武王也认为卞和在欺骗他,命人砍去其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在楚山下痛哭,一连哭了三天三夜,泪水流尽,眼中滴血。文王听说,派人去问他:“天下受刑被砍掉脚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如此悲伤?”卞和答:“我悲伤的不是被砍掉双脚,而是美玉被当成石头,忠贞之士被当成骗子。”文王于是命玉工剖开玉璞,里面果然是宝玉,因而命名为“和氏之璧”。
楚国地处荆地,楚山也称荆山,和氏之璧出自荆山,又称荆山玉。三国·曹植《与杨祖德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倘荆璞无致于见疑,夜光不逢于按剑。”宋·刘筠《许洞归吴中》:“荆山待价何犹晚,龟手犹期裂地酬。”明·高叔嗣《古歌》:“荆和当路泣,良璞为谁鸣。”用的都是这个典故。
当玉璞未剖开之时,表面与普通石头无异,至于里面是否有玉,玉的质量如何,犹如隔皮猜瓜,也许是黑籽红沙瓤儿,也许是白籽白瓤儿的生瓜蛋子,实在是很难说。所以玉器行里把买卖玉璞特别是硬玉(翡翠)称为“赌石头”,赌赢了也许一夜暴富,赌输了也许破产跳楼,故有“要发财,赌石头;要跳楼,赌石头”之说,自古如此,至今仍然如此,因为要鉴别未剖的玉璞,实在是太难了,很大程度上是碰运气,如若不具备深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巧,“有眼不识荆山玉”是很难免的。所以,两代楚王的玉工都没能看透荆山玉,把玉当成石头,这并不奇怪;直到第三代楚王的玉工把玉璞剖开了,才发现了和氏璧,这也很正常,完全符合人们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即便这个故事有虚构的成分甚至完全虚构,也虚构得很内行。“有眼不识荆山玉”由此成了著名的典故。
而“有眼不识金镶玉”则不然,根本“没讲儿”。什么叫“金镶玉”?无论金子镶在玉上,还是玉镶在金子上,都一览无馀,不难识别,何谈“有眼不识金镶玉”?显然,“有眼不识金镶玉”是从“有眼不识荆山玉”讹变而来,讹变的原因当然是因为“荆山玉”不够通俗,所用的典故不是人人都能说得清的,识字不多和完全不识字的人便不知所云,甚至觉得有些绕口,于是在口语中渐渐地被发音相近的“金镶玉”所代替。
“有眼不识金镶玉”并不是《沙家浜》作者的杜撰,在此之前,民间就有这个说法,借了这部戏的传播,影响面更广了。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更有必要为之“正本清源”,免得再以讹传讹。也许,这个话说得太晚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8:18
有眼不识荆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