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18 20: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19:28
师傅给我取学名打一成语:师出有名。
提示: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师出有名
师出有名,汉语成语,比喻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出自《礼记·檀弓下》:“师必有名”。
成语用法
可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派出十万精兵,万名骑兵,企图攻占许都,夺回汉天子,消灭曹操,以便自己称孤道寡,取汉而代之,结果没想到自己因为师出无名,公然与朝廷作对,犯了众怒,最后被曹操打得大败而归。而曹操就不同,他成功地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久就以天子的名义发出了著名的“求贤令”。
这个“求贤令”对于天下士人的影响是除曹操之外别人都无法体会的。建安之初,北方渐趋稳定,曹操一直有招贤之举,加上许都新建,“求贤令”一出,江东宾客士人反响强烈,贤士大夫四方来集。《三国志》中记载的徐奕、王朗、徐宣、陈矫这几个名士,就都是辞孙策之命,而北归被曹操辟为司空掾属的。
曹操以朝廷求贤纳才为名招募人才,但是贤人志士都知道真正真正掌权的是曹操,所以更加积极的投奔他。这样,曹操不仅在名义上取得了忠臣良将的美名,还获得了很多的能人。所以,这场人才的争夺战曹操因师出有名占有很大的优势。所以说,曹操挟天子发展实力,却仍然以天子之名行事,自然有他的考量和好处。
《礼记·檀弓下》
《礼记·檀弓下》是西汉先秦至汉诸儒之手,经西汉戴圣编撰的,出自《礼记通论》。《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今天我们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
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由郑玄作注而能够传世的《礼记》,共收四十九篇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