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市场经济走势如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2:1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55
1、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收入规模双双上升
我国中药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售价的提升,意味着我国中药行业的行情较为乐观。从中药饮片加工领域来看,2013-2017年,我国中药饮片销售情况持续走高,但增长幅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近两年,受质量标准逐渐提高以及行业监管趋严,如加强GMP认证和飞检等影响,行业增速趋缓,2018年销售收入同比减少14.26%,达1581亿元。2019年行业收入有所回升,达1933亿元,较去年增长12.69%。2020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809亿元,2021年上升至2057亿元。
从中成药领域来看,2013-2016年,我国中成药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表现为逐年增长趋势,2017年开始波动下降。201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87亿元,同比下降了1.47%。2020年中国中成药生产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347亿元,2021年上升至4862亿元。
2、中成药占据中药半数市场
整体来看,2013-2021年我国中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呈波动态势,2020年虽有小幅下降,但在2021年我国中药行业稳步增长,2021年我国中药市场整体规模超过9000亿元,其中包括中药材主营业务收入1945亿元,占比约为21%;中成药主营业务收入4862亿元,占比达52%;中药饮片主营业务收入2057亿元,占比约为22%;以及中药配方颗粒533亿元。随着国家*红利不断释放,笔者预计“十四五”期间中药行业将保持两位数正向增长,2023年我国中药市场整体规模可稳定在一万亿以上。
3、中国中药行业六大发展趋势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以及医保目录调整,中药的价值逐渐凸显,我国*扶持力度亦加大,中药市场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未来,重要发展有6大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55
1、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收入规模双双上升
我国中药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售价的提升,意味着我国中药行业的行情较为乐观。从中药饮片加工领域来看,2013-2017年,我国中药饮片销售情况持续走高,但增长幅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近两年,受质量标准逐渐提高以及行业监管趋严,如加强GMP认证和飞检等影响,行业增速趋缓,2018年销售收入同比减少14.26%,达1581亿元。2019年行业收入有所回升,达1933亿元,较去年增长12.69%。2020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809亿元,2021年上升至2057亿元。
从中成药领域来看,2013-2016年,我国中成药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表现为逐年增长趋势,2017年开始波动下降。201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87亿元,同比下降了1.47%。2020年中国中成药生产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347亿元,2021年上升至4862亿元。
2、中成药占据中药半数市场
整体来看,2013-2021年我国中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呈波动态势,2020年虽有小幅下降,但在2021年我国中药行业稳步增长,2021年我国中药市场整体规模超过9000亿元,其中包括中药材主营业务收入1945亿元,占比约为21%;中成药主营业务收入4862亿元,占比达52%;中药饮片主营业务收入2057亿元,占比约为22%;以及中药配方颗粒533亿元。随着国家*红利不断释放,笔者预计“十四五”期间中药行业将保持两位数正向增长,2023年我国中药市场整体规模可稳定在一万亿以上。
3、中国中药行业六大发展趋势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以及医保目录调整,中药的价值逐渐凸显,我国*扶持力度亦加大,中药市场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未来,重要发展有6大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55
中国中药材市场经济形势分析
一、社会需求稳步增长 我国正处在*稳定,经济稳健发展的良好阶段,资金相对宽松,国际环境的总趋势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中药材作为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它的需求相对稳定略有增长。但不少从事中药商业工作的人确感觉市场疲软,走势不快,需求不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市场反映出来的疲软的主要问题在于供过于求,前几年一大批家种药材处于供求平衡或偏紧状态(第二个周期的高峰期),价格高于价值,刺激农民大力发展药材生产,使之形成产大于销。药材需求的刚性和生产的弹性决定了药材行情的周期性变化。虽然患者还吃那么多药甚至还多吃了些,但由于供给过多,生产者经营者都想把药卖掉,但总有一些卖不掉,于是感到需求不足。其次,经营者的增多,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相应地也会对各经营者的收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少数药材由于新品种的开发或流行性疾病的发生引起需求突发性的增长,这种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
二、过热的生产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由于部分药材发展过多,造成供过于求,从而导致价格暴跌,药农收益处于亏本、保本或微利状态,这样就有效地遏制了生产的发展。这些品种是:北沙参、桔梗、白芍、丹皮、板蓝根、白芷、郁金、泽泻、霍香、玄参、射干、大黄、牛膝、菊花、红花、半枝连、山棱、芡实、车前子、薏苡仁、瓜蒌等。由于生产的调减,缓和了供过于求矛盾,使商业形势朝着有利于经营的方向发展。 在高价刺激下产大于销或虽价落农民还有生产积极性仍产大于销的主要品种有:太子参、党参、川芎、三七、砂仁、胡椒、麦冬、冬花、元胡等。
三、供求偏紧品种价格暴涨,供过于求品种低价位运行 2000年中药市场的一个特点是:一些曾经有过低价悲怆的药材由于供求偏紧和人为炒作使得价格暴涨,将药材“少了是宝”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高价纪录以后很难打破的。如佛手、黄连、萸肉、浙贝、八角、草果、丁香、天麻等。益智仁、良姜、辽细辛、吴萸等均有大幅度涨价。这些热点品种价格的暴涨,使中药市场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效益的提高增加了可观利润。但由于持货者争先恐后地出售以实现利润,部分品种又有回落。野生品种大多供求平衡,价格较为稳定,表现较为出色的是雷丸、节菖蒲、草蔻、蛇床子、五味子、水蛭、虫草等,创了历史最高,为中药商业效益的提高立下功劳。
一些产大于销供过于求严重的药材在低价位运行,将药材“多了是草”同样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品种是:板蓝根、桔梗、白芍、白芷、牛膝、半枝连、玄参、射干、大黄、泽泻、郁金、白前、丹皮、北沙参、菊花、瓜蒌、山棱、车前子、薏苡仁等。这些品种由于生产的调减,部分在秋收后又有较大幅度反弹,使得生产经营效益有所提高,并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大部分药材品种供求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价格波动幅度不大,在勤进快销中创效益。
四、市场运作空前活跃,经济效益不尽人意 2000年的中药市场运作空前活跃,在很大程度上对供求矛盾的转化和价格上台阶起到催化剂和启动作用。春节开市后,药材价格升多降少,其间都有炒作因素在内,夏季淡季不淡,人为运作力度是空前的,这反映了市场几年来低迷,经营效益差,人们渴望活跃起来,使商品资源发挥出更大经济效益。但中药市场运作尚处在初级阶段,人们对此褒贬不一,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年来运作的商品有成功也有失败,经济效益不尽人意。比较成功的是1999年以来的萸肉、佛手、黄连、浙贝、益智仁、八角、草果、良姜等。有的品种升幅大,升速快,但没稳住,主要是指货者争先恐后为实现利润所致,有的品种降后又升,总的来说只要供求偏紧或在短期内不能形成产大于销的品种成功的把握比较大。但一些品种根本没有供求矛盾或还处于产大于销期间且还有发展趋势的品种,价位也不低,盲目乱炒一通,当然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益。如麦冬、川芎、桂皮、胡椒、太子参等。有的价是天价,本应以销定购不宜压货的品种也毫无顾忌地刚产新抢购压货,过于慷慨给药农过多利润,使经营陷入被动,如佛手、萸肉等。一批低价位运行的品种随生产调减或受灾减产看好压货使之价格反弹均较安全,取得的效益较好,如丹参、桔梗、白芍、郁金、白芷、板蓝根、半枝连、云木香、北沙参、玄参等。追问那么药蝎的市场如何呢
追答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每年对蝎子需求量近5000吨,但市场实际只能提供400多吨,市场缺口极大,至少10年内不会饱和。
过去蝎子主要是药用,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作为一种高档保健食品,现已大量涌上餐桌。
据有关人士预测,蝎子食用市场将比药用市场更大,因为人们对又好吃又保健的食品总是百食不厌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55
中国中药材市场经济形势分析
一、社会需求稳步增长 我国正处在*稳定,经济稳健发展的良好阶段,资金相对宽松,国际环境的总趋势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中药材作为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它的需求相对稳定略有增长。但不少从事中药商业工作的人确感觉市场疲软,走势不快,需求不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市场反映出来的疲软的主要问题在于供过于求,前几年一大批家种药材处于供求平衡或偏紧状态(第二个周期的高峰期),价格高于价值,刺激农民大力发展药材生产,使之形成产大于销。药材需求的刚性和生产的弹性决定了药材行情的周期性变化。虽然患者还吃那么多药甚至还多吃了些,但由于供给过多,生产者经营者都想把药卖掉,但总有一些卖不掉,于是感到需求不足。其次,经营者的增多,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相应地也会对各经营者的收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少数药材由于新品种的开发或流行性疾病的发生引起需求突发性的增长,这种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
二、过热的生产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由于部分药材发展过多,造成供过于求,从而导致价格暴跌,药农收益处于亏本、保本或微利状态,这样就有效地遏制了生产的发展。这些品种是:北沙参、桔梗、白芍、丹皮、板蓝根、白芷、郁金、泽泻、霍香、玄参、射干、大黄、牛膝、菊花、红花、半枝连、山棱、芡实、车前子、薏苡仁、瓜蒌等。由于生产的调减,缓和了供过于求矛盾,使商业形势朝着有利于经营的方向发展。 在高价刺激下产大于销或虽价落农民还有生产积极性仍产大于销的主要品种有:太子参、党参、川芎、三七、砂仁、胡椒、麦冬、冬花、元胡等。
三、供求偏紧品种价格暴涨,供过于求品种低价位运行 2000年中药市场的一个特点是:一些曾经有过低价悲怆的药材由于供求偏紧和人为炒作使得价格暴涨,将药材“少了是宝”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高价纪录以后很难打破的。如佛手、黄连、萸肉、浙贝、八角、草果、丁香、天麻等。益智仁、良姜、辽细辛、吴萸等均有大幅度涨价。这些热点品种价格的暴涨,使中药市场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效益的提高增加了可观利润。但由于持货者争先恐后地出售以实现利润,部分品种又有回落。野生品种大多供求平衡,价格较为稳定,表现较为出色的是雷丸、节菖蒲、草蔻、蛇床子、五味子、水蛭、虫草等,创了历史最高,为中药商业效益的提高立下功劳。
一些产大于销供过于求严重的药材在低价位运行,将药材“多了是草”同样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品种是:板蓝根、桔梗、白芍、白芷、牛膝、半枝连、玄参、射干、大黄、泽泻、郁金、白前、丹皮、北沙参、菊花、瓜蒌、山棱、车前子、薏苡仁等。这些品种由于生产的调减,部分在秋收后又有较大幅度反弹,使得生产经营效益有所提高,并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大部分药材品种供求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价格波动幅度不大,在勤进快销中创效益。
四、市场运作空前活跃,经济效益不尽人意 2000年的中药市场运作空前活跃,在很大程度上对供求矛盾的转化和价格上台阶起到催化剂和启动作用。春节开市后,药材价格升多降少,其间都有炒作因素在内,夏季淡季不淡,人为运作力度是空前的,这反映了市场几年来低迷,经营效益差,人们渴望活跃起来,使商品资源发挥出更大经济效益。但中药市场运作尚处在初级阶段,人们对此褒贬不一,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年来运作的商品有成功也有失败,经济效益不尽人意。比较成功的是1999年以来的萸肉、佛手、黄连、浙贝、益智仁、八角、草果、良姜等。有的品种升幅大,升速快,但没稳住,主要是指货者争先恐后为实现利润所致,有的品种降后又升,总的来说只要供求偏紧或在短期内不能形成产大于销的品种成功的把握比较大。但一些品种根本没有供求矛盾或还处于产大于销期间且还有发展趋势的品种,价位也不低,盲目乱炒一通,当然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益。如麦冬、川芎、桂皮、胡椒、太子参等。有的价是天价,本应以销定购不宜压货的品种也毫无顾忌地刚产新抢购压货,过于慷慨给药农过多利润,使经营陷入被动,如佛手、萸肉等。一批低价位运行的品种随生产调减或受灾减产看好压货使之价格反弹均较安全,取得的效益较好,如丹参、桔梗、白芍、郁金、白芷、板蓝根、半枝连、云木香、北沙参、玄参等。追问那么药蝎的市场如何呢
追答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每年对蝎子需求量近5000吨,但市场实际只能提供400多吨,市场缺口极大,至少10年内不会饱和。
过去蝎子主要是药用,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作为一种高档保健食品,现已大量涌上餐桌。
据有关人士预测,蝎子食用市场将比药用市场更大,因为人们对又好吃又保健的食品总是百食不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