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一回主要内容500字左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2:2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1:37
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相继专权,导致朝纲败坏,民不聊生。巨鹿人张角三兄弟利用太平道教领导农民起义,起义者头裹黄巾,史称黄巾起义。起义军开始连战连胜,大败官军,汉室江山岌岌可危,于是朝廷派出皇甫嵩等人*黄巾军,地方也招兵买马,攻击黄巾军。
中山靖王之后刘备,素有兴复汉室之志,在刘焉招兵时巧遇关羽张飞,了解其二人志向后,二人结为异姓兄弟,准备一同兴复汉室。
张飞家颇有资财,又得到了富户的资助,刘备招募了一些兵马,协助官军一同抗击黄巾军,并且大破黄巾军,在此途中还救了董卓,于是,刘备的枭雄生涯在此开始了。
扩展资料
本章回的人物介绍
1、张角(?-184年),钜鹿(秦治今河北平乡、东汉治今河北宁晋)人。 [1] 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
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遂以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172)初传道。
中平元年(184),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不久张角病死,起义军也很快被汉朝所*。
2、刘焉(?-194年),字君郎(《华阳国志》又作君朗)。江夏郡竟陵县(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刘焉初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因益州刺史郄俭在益州大肆聚敛,贪婪成风,加上当时天下大乱。刘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据一方,于是向朝廷求为益州牧,封阳城侯,前往益州整饬吏治。
郄俭为黄巾军所杀,刘焉进入益州,派张鲁盘踞汉中,张鲁截断交通,斩杀汉使,从此益州与*道路不通。刘焉进一步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兴平元年(194年),刘焉因背疮迸发而逝世,其子刘璋继领益州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1:38
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古老的中国大地上……
此时的中国已经历过“汉”帝国的辉煌,社会文明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然而,宫廷内部宦官与外戚的斗争就像凶恶的病魔一般,一百多年来都在死死纠缠着汉帝国的命脉,幼小的皇帝只能作为傀儡;而拥兵自重的地方诸侯也在急剧地扩张各自的军事力量;在民间,天灾连年,苛政横行,人民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这样,延续了四百多年的汉帝国政权岌岌可危,巨大的动荡眼看就要来临了——而这一轮即将来临的将持续一百余年的乱世,便是一直被传颂至今的大传奇时代——“三国”。
大传奇时代的开端,便是来势汹涌的农民起义——著名的黄巾军起义。许多来自民间的英雄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个结义兄弟,都因为帮助官府平定地方上的黄巾军而积累起最初的军事力量。随后,黄巾起义虽然在爆发后第八个月即告平息,但积重难返的汉帝国却并没有重获生机。此时宦官与外戚的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为了彻底剿灭宦官势力,京城贵族中的少壮派领袖袁绍和曹操在混乱中对宦官进行了血腥*,袁绍还召请来自中国西北边陲的军阀董卓进京,帮助进行剿灭宦官。这一“引狼入室”的计划虽然遭到更有智谋的曹操的坚决反对,但袁绍依然一意孤行。
事实证明,董卓进京造成了更大的混乱。他废掉了原有的幼小皇帝,夺权成为“相国”,权倾朝野,荒淫无度,滥杀无辜,引起举国义愤。最重要的是,他还用一匹绝世无双的宝马——赤兔马收买了这个时代中武艺最高强的武将吕布,将其收为自己的义子。而董卓麾下的西凉军也堪称此时中国最彪悍的军事力量,几乎无人能敌。为了替国除害,曹操故意奉承董卓成为他的宠臣,然后伺机刺杀他,但却惨遭失败。逃出京城的曹操振臂高呼,召集了包括袁绍、刘备、孙坚等未来的重要人物在内的全中国十八路诸侯会盟,共同讨伐董卓。几场激烈的战斗后,董卓挟持皇帝迁都逃亡,并将京城付之一炬。此时,十八路诸侯盟军的先锋部队——由孙坚领导的江东军率先攻占了京城,偶然获得了代表着*皇权的天子玉玺,并将它私下藏匿了起来,最终却引来了杀身之祸。对这枚玉玺的猜忌和争夺引爆了十八路诸侯内部固有的利益分歧——盟军随即分崩瓦解了,整个中国开始陷入诸侯征战的战火之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1:38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同的时期读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
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的含义。
在中低年级,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着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的刘禅……
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同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
参考资料:《三国》读后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1:39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
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张飞欲斩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1:37
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相继专权,导致朝纲败坏,民不聊生。巨鹿人张角三兄弟利用太平道教领导农民起义,起义者头裹黄巾,史称黄巾起义。起义军开始连战连胜,大败官军,汉室江山岌岌可危,于是朝廷派出皇甫嵩等人*黄巾军,地方也招兵买马,攻击黄巾军。
中山靖王之后刘备,素有兴复汉室之志,在刘焉招兵时巧遇关羽张飞,了解其二人志向后,二人结为异姓兄弟,准备一同兴复汉室。
张飞家颇有资财,又得到了富户的资助,刘备招募了一些兵马,协助官军一同抗击黄巾军,并且大破黄巾军,在此途中还救了董卓,于是,刘备的枭雄生涯在此开始了。
扩展资料
本章回的人物介绍
1、张角(?-184年),钜鹿(秦治今河北平乡、东汉治今河北宁晋)人。 [1] 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
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遂以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172)初传道。
中平元年(184),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不久张角病死,起义军也很快被汉朝所*。
2、刘焉(?-194年),字君郎(《华阳国志》又作君朗)。江夏郡竟陵县(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刘焉初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因益州刺史郄俭在益州大肆聚敛,贪婪成风,加上当时天下大乱。刘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据一方,于是向朝廷求为益州牧,封阳城侯,前往益州整饬吏治。
郄俭为黄巾军所杀,刘焉进入益州,派张鲁盘踞汉中,张鲁截断交通,斩杀汉使,从此益州与*道路不通。刘焉进一步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兴平元年(194年),刘焉因背疮迸发而逝世,其子刘璋继领益州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1:38
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古老的中国大地上……
此时的中国已经历过“汉”帝国的辉煌,社会文明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然而,宫廷内部宦官与外戚的斗争就像凶恶的病魔一般,一百多年来都在死死纠缠着汉帝国的命脉,幼小的皇帝只能作为傀儡;而拥兵自重的地方诸侯也在急剧地扩张各自的军事力量;在民间,天灾连年,苛政横行,人民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这样,延续了四百多年的汉帝国政权岌岌可危,巨大的动荡眼看就要来临了——而这一轮即将来临的将持续一百余年的乱世,便是一直被传颂至今的大传奇时代——“三国”。
大传奇时代的开端,便是来势汹涌的农民起义——著名的黄巾军起义。许多来自民间的英雄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个结义兄弟,都因为帮助官府平定地方上的黄巾军而积累起最初的军事力量。随后,黄巾起义虽然在爆发后第八个月即告平息,但积重难返的汉帝国却并没有重获生机。此时宦官与外戚的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为了彻底剿灭宦官势力,京城贵族中的少壮派领袖袁绍和曹操在混乱中对宦官进行了血腥*,袁绍还召请来自中国西北边陲的军阀董卓进京,帮助进行剿灭宦官。这一“引狼入室”的计划虽然遭到更有智谋的曹操的坚决反对,但袁绍依然一意孤行。
事实证明,董卓进京造成了更大的混乱。他废掉了原有的幼小皇帝,夺权成为“相国”,权倾朝野,荒淫无度,滥杀无辜,引起举国义愤。最重要的是,他还用一匹绝世无双的宝马——赤兔马收买了这个时代中武艺最高强的武将吕布,将其收为自己的义子。而董卓麾下的西凉军也堪称此时中国最彪悍的军事力量,几乎无人能敌。为了替国除害,曹操故意奉承董卓成为他的宠臣,然后伺机刺杀他,但却惨遭失败。逃出京城的曹操振臂高呼,召集了包括袁绍、刘备、孙坚等未来的重要人物在内的全中国十八路诸侯会盟,共同讨伐董卓。几场激烈的战斗后,董卓挟持皇帝迁都逃亡,并将京城付之一炬。此时,十八路诸侯盟军的先锋部队——由孙坚领导的江东军率先攻占了京城,偶然获得了代表着*皇权的天子玉玺,并将它私下藏匿了起来,最终却引来了杀身之祸。对这枚玉玺的猜忌和争夺引爆了十八路诸侯内部固有的利益分歧——盟军随即分崩瓦解了,整个中国开始陷入诸侯征战的战火之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1:38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同的时期读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
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的含义。
在中低年级,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着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的刘禅……
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同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
参考资料:《三国》读后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1:39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
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张飞欲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