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21 08: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10:37
三民主义的评价如下:
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它为中国*信奉的基本纲领。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能够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组成。民族主义,反对清朝封建*和列强的侵略,*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三民主义其实是孙中山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近代化的思考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这种思考与经验上升为理论以后,又对后来孙中山本人及其追随者的*行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三民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遗产,是激励中国人复兴中华大力量。三民主义有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
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纲领,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毗邻鸦片战争的烽火与甲午战争的硝烟,在中华民族中兴办起民族产业,虽然由于经济的短缺问题与社会大的背景与形式问题的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但仍然对中国近代化企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这一创举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
鸦片战争后,清**开放了国内市场,受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的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得到了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投身于实业救国的热潮中,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在日本侵华期间,广大爱国企业家发愤图强,使民族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日货,保护了中国的主权完整与独立。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政局与社会形势的不稳定,又加之西方列强的经济封锁,中国的民族工业最终没有完成向近代化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