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打一动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0:0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9:55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打一动物就是山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9:55
讲的是中国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杨朱的典故,“争席”意思是争坐位。表示彼此融洽无间,不拘礼节。
一、该典故的出处:
《庄子·寓言》:“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二、该典故的翻译:
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
三、该典故的古人注疏:
1、郭象 注:“去其夸矜故也。”
2、成玄英疏:“除其容饰,遣其矜夸,混迹同尘,和光顺俗,於是舍息之人与争席而坐矣。”
四、杨朱简介:
杨朱(约公元前395--约公元前335),一说约公元前450--约公元前370 ,杨姓,字子居,魏国(一说秦国)人,中国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主张“贵己” “重生” “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见解散见于《列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在战国时期,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现象 ”,可见其学说影响之大。知名弟子有孟孙阳、心都子,学说继承者,有告子、子华子、詹何、它嚣、魏牟等人。其学说并不是浅薄简单的“自私自利”。他们对老子的思想加以发展,旨在通过对个体的自我完善进而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他们“贵生”、“全生”的观点,对稍后的庄周很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