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23:4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5:29
不同树种不同,不同地区不同。
一般是南方树木依然绿悠悠的,但也不开花了;北方以阔叶林为主,如杨树、梧桐树、桑树、槐树、榆树、柿子树等,每到冬季都落叶,停止生长,不像夏天那样绿绿葱葱。北方大多数树木叶子都已经落下,进入休眠状态,抗击严寒,长期的历史演变他们已经有了应对冬天的生存能力。
扩展资料
冬季气候特点:
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冬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再折回向北。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地球位于赤纬-16°19',北半球的太阳高度变小,白昼时间缩短,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还不很冷。
孟冬(立冬至小雪)期间,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
在南方部分地区初冬(孟冬)这时期一般不会很冷,但随着时间推移,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北方地区,在进入冬季前至春季这段时间都很寒冷,冬季几个节气的气候变化不明显,下雪是北方冬季的主要特征。
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立冬至小雪节令(相当于农历十月)期间,常会有一段温暖如春的天气,以致一些果树误以为春天到来,二度开花,正所谓“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在冬天季节,所谓“冷在三九”,“三九天”之前通常不会很冷。
以冬至逢壬日为起点,每“九天”算一“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天"。自冬至节气起,开始进入“三九天”,强冷空气南下频繁,气温骤降,天气寒冷。所以,冬季真正寒冷,是在冬至后。
雪是北方冬季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北方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冬季大雪节气的雪却往往不如小雪节气来得大,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雪节气在前,气温高,空气中的水汽总量比大雪节气大,下大雪的可能性也越大。
实际上,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雪最大、大雪最多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因为那时气温更低、大气中水汽更少),而是在春季的雨水节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5:30
冬天的树光秃秃的,好像没有了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