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23: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5:47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这是对教师角色的一种定位。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多种方式组织与引导学生学习,其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用语言引导。那么教师在课堂上是语言多一些好呢?还是少一些好?这样的问题可能很难回答,因为,课的类型很多,不同的课对教师的语言要求也可能会不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不要太多,我们平时说的满堂灌就是指教师整节课都在讲,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这样的教学不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可见,虽然不能用教师语言的多少来衡量课的好差,但我们提倡的还是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少说一些话。实际上,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老师占据了讲的时间,学生也就不会有机会再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现在的一些课包括我自己上的课,常常是教师讲的语言太多。很多教师会有这样的心理,对于某一个现象的解释或者某一个结论,只是学生讲过了,其他的学生不一定能明白,只有教师自己讲过了也就放心了。有些教师甚至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我已经讲过了,你怎么又忘记了。”意思是教师讲过的话学生就应该记住了,应该会应用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很幼稚的。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学生相互之间讲的语言是他们最容易懂的。你看当两个婴儿在一起时,我们也会看到他们在交流,他们可能也在说:“今天的天气真好,阳光明媚,气候宜人。”但我们大人听不懂,这是因为他们用的自己容易懂的语言。不要说是人,我晚饭后去吴山上散步时,也经常看到,两只狗在一起时,在进行交流的场景,它们也可能在说:“好久不见了,近来好吗?常有骨头吃吗?钙质够吗?”但这是狗的语言我们人类难以听懂罢了。对学生的教学也有一些类似的地方,学生说的语言(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我们老师听起来会觉得没有说清楚,我们之所以这样的认为,是由于这些语言的表达不是完全符合人类的规范,比如语法结构不对或者用词不够确切,但这些语言对另的学生,即他们的同龄人来是听得懂的。教师讲的语言是合符逻辑的,语言的精练的,用词也是恰当的,是符合人类规范的,但学生可能是听不懂的。教学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先让学生听得懂,再让学生学习规范的表达。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说话就必须要控制教师的语言,如何能够减少教师在课堂上语言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不要重复学生的语言;上课时,学生经常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当学生回答后,有一些教师就重复学生的话,这样的习惯不好,学生回答后,老师就没有必要再去重复。二是让学生把话说完;当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者在阐述某一件事情时,老师不要轻易地去打断学生的说话,应该让学生把话说完,这样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可以减少教师的语言。三是多让学生陈述结论,而不要结论总是由教师去陈述。教师应该适度增加一些启发性的语言,启发性的问题,而不要多说结论性的语言。四是适度地用肢体语言来代替口头的语言,如要请某一个学生发言,可以用手势表示,不一定要说:“你来回答或者你来说。”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