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21: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21:39
1930年6月13日,*在汀州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红四军一、二、三、四纵队的负责人和闽西特委的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党*特派员涂振农在会上传达了全国红军代表会和全国苏区代表大会的精神,会议根据党*关于当前形势的分析和扩编红军的指示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不久改称红军第一军团。将原红四军军部和*部改为红一军团指挥部和*部。朱德任总指挥,*任前委*兼*委员,朱云卿任参谋长,杨岳彬任*部主任。统辖红四军(军长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陈奇涵)、红十二军(军长罗炳辉,政委谭震林,参谋长林野)和红三军(军长黄公路,政委蔡会文,参谋长周子昆),共一万余人。6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在长汀南寨广场正式成立。
红一军团的成立,是红军指战员和闽粤赣边区广大人民群众英勇奋战的成果,是*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发展壮大的一个标志,是*、朱德正确指挥和领导的光辉体现。这支诞生于闽西*根据地,且主要由闽西子弟兵组成的队伍,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为中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红一军团一成立,即受到李立三盲动主义错误路线的严重干扰。李立三强令红一军团放弃巩固与发展农村*根据地的路线,执行攻打大城市,“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左”倾冒险主义主张。此后,红一军团作了向南昌推进的行动部署,并一举攻占吉安、樟树等重镇。
1930年8月1日,红一军团又进占了南昌城效生米街和牛行车站,并向南昌城内鸣*示威。从当时敌我力量对比情况出发,红一军团决定从南昌撤围,转兵西进湖南。8月20日,军团于文家市全歼敌军一个旅。文家市战斗的胜利,是*、朱德等从实际出发,抵制李立三冒险主义错误的结果,是*、朱德等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抓住有利时机,消灭分散孤立之敌思想的胜利,是红军战略上以少胜多,战术上以多胜少的范例。
8月24日,红一军团和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红三军团(五、八两军)在浏阳县胜利会师。当日,召开一、三军团前委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由一、三军团组成红一方面军,朱德为总司令,*为总政委和方面军总前委*,一军团的司令部和*部改为方面军的司令部和*部。这样,红一军团就成为红一方面军的主要组成部分。9月,红一方面军根据上级命令参加了第二次攻打长沙战役,消灭了部分出击之敌,显示了红军的威力。在这次战役中,我军伤亡也不少,一、三军团均有损伤。10月4日,一举攻占赣南重镇吉军。此时,根据方面军的命令,各军下辖之纵队、支队、大队,统一改称为师、团、连,实行“三三制”编制。红一方面军直接参加了**根据地的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役,取得了辉煌战果。
1931年11月25日,中国*军事委员会正式成立,撤销了红一方面军,各军直接归中国**员会指挥。
1932年3月6日,根据中国*军事委会员命令,重新组成第一军团,林彪任军团长,聂荣臻任政委,陈奇涵任参谋长,罗荣桓任*部主任。4月,以红一军团为主组成东路军入闽作战,在*直接指挥下,一举攻占漳州,取得重大战果。此后,红一军团参加了1932年的诸次进攻作战,虽取得一些战役战斗的胜利,但在“左”倾思想误导下,丧失了发展的有利时机。
1934年10月,红一军团随**、*红军撤离*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路上,一军团指战员奋勇当先,斩关过隘,屡建奇功,在占领遵义、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的战役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同红十五军胜利会师。随后,一军团同红十五军协同作战,取得直罗镇战役的胜利。
1936年2月,部队正式改称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第一路军。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命令,1937年8月25日,第一军团与第十五军团、第七十四师正式改编为国民*军第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奔赴抗日战场……
1军团主力编115师343旅(2师为685团、4师为686团)1师为115师独立团。独立团在聂荣臻指挥下 开辟晋察冀军区辖四个军分区和十二个团级大队。685团2营(红五团)在曾国华指挥下扩编115师5支队。685团主力在彭明治指挥下扩编苏鲁豫支队(辖7个团级大队)。686团直属部队扩编补充团,留守吕梁军区。686团主力前往山东。陆房突围损失不少老红军,为保存主力686团3营改编独立团驻守微山湖。
吕正操的八路三纵(兼冀中军区)建制上要求隶属晋察冀。同时察东游击队也归聂荣臻指挥。两轮“融资”晋察冀规模远远超过贺龙的120师(红二方面军)。
343旅虽在滨海(686团)、冀鲁(5支队)、苏鲁豫(苏鲁豫支队)、鲁西南(独立团)、吕梁(补充团)有多处布局,但主力分散。5支队在一次战役中损耗较大缩为团级。于是补充团、苏鲁豫支队前往滨海,5支队前往鲁西南。经过整编辖六个教导旅。规模仅次于129师(红四方面军)和晋察冀军区。
1943年八路山东纵队并入115师。山东根据地成为最大的抗日根据地。红一军团创建山东和晋察冀两大根据地。为日后的胜利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