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05 05:1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9:26
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
该句出自清代纪昀的《河中石兽》。
所在段落原文: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
一位镇守河防的老兵听说了这件事,又笑着说:“凡是在河中丢失的石头,应当到上游去寻找。石头坚硬沉重,沙子疏松轻浮,河水不能冲走石头,由于石头的反击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越冲刷,坑越深,到了石头的一半那么深,石头必定倒转栽倒在坑中。
像这样又一次冲刷,石头又翻转一圈,不停翻来翻去,石头于是就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动到上游去了。到下游去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河底寻找,不更加荒唐吗?”人们按照他说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是很多的,可以凭借常理而主观推测吗?
文学鉴赏:
全文层次清晰,其行文结构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庙里的讲学家和普通人一样,因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限,按照常规思维划着几只小船,顺着河流去寻找石兽,当然是找不到;
可是学者按照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进行推理也不正确,他的一套理论也许能让众人暂时信服,但是事实还是事实,按照学者的理论和方法向地下挖掘,肯定也是找不到石兽的。
老河兵因为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习性有更细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石头逆流而上了。按照老河兵的方法在上游寻找,果然找到了石兽。
文章结尾揭示了主旨:“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凭主观猜测而下判断欤!”像讲学家和道学家那样“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的情况是很多的,在日常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作者对此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文章寓理于事,给了人们非常深刻的启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9:26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
出处:清·纪昀《河中石兽》
选段: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译文:
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到石头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
扩展资料:
作为一篇精致的短篇小说,《河中石兽》虽短小精悍,却有跌宕起伏之姿。故事开端,寺僧穷尽人力物力寻求石兽“竟不可得”,“阅十余岁” (沉没时间长) 、“寻十余里无迹” (寻找里程长且无结果) ,无不给寻找石兽这件事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气氛。
接着,讲学家的一番言辞大有拨云见日之态,以至于让大家信服。有意思的是,作者并没有写第二次“寻”的行为,而是直接进入了故事的*部分。
老河兵鞭辟入里的分析,一方面给出了石兽的正确行藏,一方面是对讲学家无情的嘲讽。“果得于数里外”的最终结局,使得一切*大白。此时再反观开端的悬疑创设,“顺流”不可得而“溯流”终得,伏笔已嵌入其中;反观故事发展,如依讲学家的意见求于沙下,则定然会劳形费力,无功而返,对讲学家的鄙夷也在这时油然而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9:27
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着水流冲击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沟坎洞穴。指那头石狮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9:27
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着水流冲击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沟坎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