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22: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9:01
人们所惯称的“中世纪”跨越了一千年的欧洲历史。这个历经“黑暗时代”的时期大约始于450年。社会的所有阶层都受罗马天主教会的强有力的影响。正如天主教统治着中世纪人们的心灵和思想,在音乐生活也占据支配地位。大多数重要的音乐家都是牧师,并且都为教会工作。成千上万的教堂中一个最重要职业就是礼拜式的演唱。正是由于教会的这种显要的地位,几个世纪以来只有宗教音乐被记录保留下来也就显得不足为奇了。
大多数中世界音乐(450~1450),都是声乐。大约在1100年后,乐器在教堂音乐中的运用逐渐增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管风琴。
几个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以只有一条单独旋律的单声部音乐为基础。在700年至900年间的某个时期开始出现了一场导致西方音乐转变的*——在格里高利圣咏之下加上第二条旋律线。起初第二条旋律线是即兴的,并没有记下来,两条旋律线以四度或五度的音程分开,一音对一音地平行运动。这种音乐即称为奥尔加农。
在900~1200年间,奥尔加农演变成为真正的复调音乐,并且附加旋律不再严格的与圣咏平行,变得更为独立。
1150年以后,欧洲思想与艺术之都的巴黎称为复调音乐中心。巴黎圣母院连续两任唱诗班指挥莱奥南和佩罗坦,都是最著名的作曲家。他们和他们的追随者被称为巴黎圣母院乐派。 这是在罗马天主教会的正式礼拜仪式中所唱的圣歌,起源于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当时有位教宗叫格林高利一世(Gregorius Magnus,任职期间公元590~604),他曾将这些圣歌编辑成册,因此后世人称其为“格林高利圣歌”。
Gregorian Chant具有以下特征:歌词全是拉丁文,是无伴奏、无和声的单一旋律线,节奏非常自由,采用不同于“大小调系统”的调式音阶,同时还具有客观的、非个人的与超世俗的性质。这种圣歌音乐与礼拜仪式密不可分,它们可算是“功能性的音乐”,亦即具有特殊功用的音乐,不具娱乐价值。它们主要旨在表达歌词的宗教内涵,而不注重官能美感或情感诉求。但有趣的是,中世纪许多俗乐与民谣却改编自格林高利圣歌的曲调。 像在其他领域的艺术,音乐的范围得到较大的扩展。作曲家和演奏家的数量同样有较大增长。
如同过去,音乐家活动于教堂、宫廷和城镇。教堂仍是重要的音乐赞助者,但是音乐活动逐渐转向宫廷,音乐家也拥有比以前更高的身份获得更高的报酬。
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1450~1600)的音乐中,若存在着宽阔的感情内涵时,却也经常以一种中庸、平衡的方式表达,其间没有相应的力度。音色或节奏的极度对比。
尽管当时乐器仍从属于声乐,但其间已变得更为重要。然而在16世纪,乐器越来越脱离声乐的羁绊更多的音乐是特意为乐器而写的。 巴洛克(Baroque)一词本义是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音乐(1600~1750)作品往往表达一种基本情绪:那些以轻快开始的必以轻快贯穿全曲。相对于这种单一情绪的巴洛克原则,最初的例外出现在声乐作品。巴洛克音乐中情绪的一致性首先由持续的节奏型所表现,旋律同样形成一种连贯统一的感觉,与之相呼应的是前后一致的力度层次:在某个时间片段内,音量趋向于保持一致。
最重要的两位巴洛克作曲家是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和约翰·塞巴斯蒂安·*(J.S.Bach)。1750年J.S.*的去世标志着这种风格音乐时代的结束。 Classical Music,中文翻译为“古典音乐”。有人认为古典给的感觉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称“经典音乐”。也有人根据牛津英文辞典里对古典的定义:to be 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而称之为“严肃音乐”。于是,“古典音乐”又被戴上了“严肃”的帽子,让人更不敢靠近。
但下此定义的人一定没有好好查字典,因为“serious”的第二条义项是这样给出定义的:(指书、音乐等)启发思考的,不仅为消遣的。
因此我们知道原来古典音乐(1750~1820)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再来看一下朗文辞典对古典音乐的解释:music that people consider serious and that has been popular for a longtime(发人深省并且长期流行的音乐)。
可见,“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为传诵,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如此看来,译成”经典音乐“的确更妥当一点。只是大家都说惯了,要改口总觉得别扭,还是称其为”古典音乐“吧,要怪只怪当时第一个翻译的人,怎么没想到“古典”会带来这么多的误解。还好,没有意译成”严肃音乐“,否则真的是要贻笑大方了。
当我们听到*、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的音乐时,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最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
PS:Classical Music:(of music) written in a Western musical tradition,usually using an established form (for example a SYMPHONY) and not played onelectronic instruments. Classical music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seriousand to have a lasting value.(引自《牛津高阶(第6版)》)
参考翻译:(关于音乐)以一种西方音乐传统创造,常使用确定的格式(比如:交响乐)。且不用电子乐器演奏。古典音乐通常引人深思,并且历久弥新。 Classical指西方古典的,传统的;Classic指经典的,优秀的。 浪漫主义音乐(1750~1820)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延续和发展,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着一个时代。浪漫主义风格音乐注重情感和内容的表达,打破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种种形式上的束缚。
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终结者,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行人,浪漫主义音乐抛弃了古典音乐的以旋律为主的统一性,强调多样性,发展和声的作用,对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质进行刻画,更多地运用转调手法和半音,浪漫主义歌剧的代表是韦伯,音乐的代表是舒伯特。
浪漫主义音乐体现了影响广泛和民族分化的倾向,在法国出现了柏辽兹,意大利有罗西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和俄罗斯的柴科夫斯基。浪漫主义音乐终结在瓦格纳和勃拉姆斯时代。 偶然音乐又称“机会音乐”,就是在音乐中引入偶然因素。这种音乐的突出特征是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它采取掷硬币、摇签子、卜卦等手段由演奏者将作品的段落任意组合顺序、任意确定音高、长短、音色、力度。偶然音乐的作曲家不再采用传统的记谱法,他们各自选用音乐符号并加以说明这类作品无具体结构和形象、无调性,只是偶然的音响效果。
偶然音乐首先是在美国兴起的,最著盛名的是美国作曲家凯奇。他的代表作有《变化之乐曲》、《钢琴管弦乐队协奏曲》、《幻想景色》以及钢琴曲《4分33秒》等德国作曲家斯托克豪森的木管五重奏《节奏》、《钢琴片断》、《一个打击乐器演奏者的套曲》、《三个演奏者的叠句》等,也是偶然音乐中有影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