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隔离是绝对的吗?3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06 02:5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0 21:47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便称为生殖隔离。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前,就称为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季节隔离、生理隔离、形态隔离和行为隔离等;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后,就称为受精后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杂种不活、杂种不育和杂种衰败等。下面谈谈主要几种生殖隔离机制。
1 地理隔离 由于地理障碍(如高山、海洋和沙漠等)而使两个或几个群体之间不易交配成功的隔离机制,是形成物种的第一步。
2 生态隔离 由于食性、生活习性和栖栖地点的不同,使几个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交配不易成功的隔离机制。例如有人报道5种近缘雀在树冠的不同层次捕食不同的昆虫,以及营巢的位置和交配产卵的繁殖季节不同,所以它们虽然生活在同一片森林,甚至同一棵树上,也都因各有自己的生态位置而形成生殖隔离。
3 季节隔离 又称时间隔离,新种形成过程中,合子形成前的隔离机制之一。生物一般都有一定的生育季节和时间,如动物的发情期、交配期;植物的开花期和授粉期等,如果同种群体间的生育季节和时间不同,就会造成季节隔离或时间隔离,阻止了基因的交流,从而导致生殖隔离的形成。例如,北美有3种蛙,同生在一个池塘里,但由于繁殖季节不同而构成了生殖隔离。林蛙在水温达到7 ℃时,首先产卵;其次是笛蛙,在水温达到12 ℃时开始产卵;鼓蛙在水温达到16 ℃时才开始产卵。
4 生理隔离 植物传粉后或动物交配后,由于生理上的不协调而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的现象。例如,异种花粉落在柱头上通常不能形成花粉管;有的即使形成花粉管也不能成功地通过花柱、到达胚珠。又如绿果蝇的精子在美洲果蝇的受精囊内很快就丧失游动能力,而同种精子则可较长时间保持活动能力。
5 形态隔离 主要指由于植物花的结构与传粉者形态结构不协调而造成的交配受精障碍。例如,大红吊钟柳,花红色,有细长的管状花冠;山吊钟柳,花蓝色,有较大的钟状花冠。二者在人工授粉时能形成杂种,但在自然条件下,前者以其红色光和红外光招引蜂鸟,管状的花冠对蜂鸟细长的喙也相适应;后者以蓝紫光与紫外光招引蜂类,钟状花冠也适于蜂类采蜜,但二者之间不能相互授粉。这样,它们的花色和结构,便构成了物种间的隔离而阻止了基因的交流,此即为形态隔离。
6 行为隔离 由于交配行为不同,而使两个或几个亲缘关系相近的类群之间交配不易成功的隔离机制。例如,红蟋蟀、宾洲蟋蟀和富尔顿蟋蟀在形态上无区别,但鸣声的强弱和频率不同。试验证明,交配仅在发生同一鸣声的种内进行,不同鸣声的蟋蟀不进行交配。
7 杂种不活 一种杂交后的生殖隔离,不同种生物受精后,虽能形成合子,但合子不能存活;或合子虽能存活,但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便死亡;或者胚胎发育虽然完成,并发育为幼体,但不能生活到性成熟,故不能留下后代。例如,以奥地利亚麻(♀)与多年生亚麻(♂)杂交,杂种的胚不能充分发育,因为胚和胚乳不协调。反交时,胚和胚乳虽较协调,杂种胚可以充分发育,但不能穿破母本组织形成的种皮,种子不能萌发,杂种也不能成活。
8 杂种不育 一种杂交后的生殖隔离。不同种生物杂交后虽能形成合子,并发育为成熟的F1杂种,但杂种不能产生后代。例如,马和驴杂交所生的骡就不能生育。因为马的染色体为64,驴的染色体数为62,骡的染色体数为63。马的32对染色体中有18对端着丝粒染色体,驴的31对染色体中只有11对端着丝粒染色体,骡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即联会紊乱)而不能完成减数分裂和形成正常的配子,故不能生育。
9 杂种衰败 也叫杂种破落,是一种杂交后的生殖隔离机制。种间杂交虽能形成能育的F1,但在F2或回交后代中,绝大部分重组基因型不相协调,无适应能力,不能存活。例如,有人以陆地棉的斑点变种为母本,与夏威夷棉杂交,F1能活也能育。但是F1植株上结出的106粒F2种子中,7粒胚小,不能发芽;32粒胚看来正常,但也不能萌发;9粒能穿破种皮,但子叶不能展开;22粒能长成幼苗,但不久即死亡;16粒长成弱苗,仅活了3周;20粒长成的幼苗,能活3周以上,但以后发育也不正常。这表明在F2的重组基因型中,存在着杂种衰败机制,它们经不起强大的自然选择压力,最终也不能存活下来。
以上各种类型的生殖隔离,实质上都是阻碍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使各个隔离种群各有较强的稳定性,以保证在自然条件下各按着与环境相适应的方向发展。因此,物种是生殖隔离的种群,由地理隔离发展到生殖隔离是大多数物种形成的基本因素。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0 21:47
我们都知道,马和驴可以生出骡子,而狮子和老虎可以生出狮虎兽。不过由于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与染色体数目的差异,导致不同物种间无法繁殖,或者后代无生育能力。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生殖隔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02:06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便称为生殖隔离。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前,就称为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季节隔离、生理隔离、形态隔离和行为隔离等;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后,就称为受精后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杂种不活、杂种不育和杂种衰败等。下面谈谈主要几种生殖隔离机制。
1 地理隔离 由于地理障碍(如高山、海洋和沙漠等)而使两个或几个群体之间不易交配成功的隔离机制,是形成物种的第一步。
2 生态隔离 由于食性、生活习性和栖栖地点的不同,使几个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交配不易成功的隔离机制。例如有人报道5种近缘雀在树冠的不同层次捕食不同的昆虫,以及营巢的位置和交配产卵的繁殖季节不同,所以它们虽然生活在同一片森林,甚至同一棵树上,也都因各有自己的生态位置而形成生殖隔离。
3 季节隔离 又称时间隔离,新种形成过程中,合子形成前的隔离机制之一。生物一般都有一定的生育季节和时间,如动物的发情期、交配期;植物的开花期和授粉期等,如果同种群体间的生育季节和时间不同,就会造成季节隔离或时间隔离,阻止了基因的交流,从而导致生殖隔离的形成。例如,北美有3种蛙,同生在一个池塘里,但由于繁殖季节不同而构成了生殖隔离。林蛙在水温达到7 ℃时,首先产卵;其次是笛蛙,在水温达到12 ℃时开始产卵;鼓蛙在水温达到16 ℃时才开始产卵。
4 生理隔离 植物传粉后或动物交配后,由于生理上的不协调而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的现象。例如,异种花粉落在柱头上通常不能形成花粉管;有的即使形成花粉管也不能成功地通过花柱、到达胚珠。又如绿果蝇的精子在美洲果蝇的受精囊内很快就丧失游动能力,而同种精子则可较长时间保持活动能力。
5 形态隔离 主要指由于植物花的结构与传粉者形态结构不协调而造成的交配受精障碍。例如,大红吊钟柳,花红色,有细长的管状花冠;山吊钟柳,花蓝色,有较大的钟状花冠。二者在人工授粉时能形成杂种,但在自然条件下,前者以其红色光和红外光招引蜂鸟,管状的花冠对蜂鸟细长的喙也相适应;后者以蓝紫光与紫外光招引蜂类,钟状花冠也适于蜂类采蜜,但二者之间不能相互授粉。这样,它们的花色和结构,便构成了物种间的隔离而阻止了基因的交流,此即为形态隔离。
6 行为隔离 由于交配行为不同,而使两个或几个亲缘关系相近的类群之间交配不易成功的隔离机制。例如,红蟋蟀、宾洲蟋蟀和富尔顿蟋蟀在形态上无区别,但鸣声的强弱和频率不同。试验证明,交配仅在发生同一鸣声的种内进行,不同鸣声的蟋蟀不进行交配。
7 杂种不活 一种杂交后的生殖隔离,不同种生物受精后,虽能形成合子,但合子不能存活;或合子虽能存活,但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便死亡;或者胚胎发育虽然完成,并发育为幼体,但不能生活到性成熟,故不能留下后代。例如,以奥地利亚麻(♀)与多年生亚麻(♂)杂交,杂种的胚不能充分发育,因为胚和胚乳不协调。反交时,胚和胚乳虽较协调,杂种胚可以充分发育,但不能穿破母本组织形成的种皮,种子不能萌发,杂种也不能成活。
8 杂种不育 一种杂交后的生殖隔离。不同种生物杂交后虽能形成合子,并发育为成熟的F1杂种,但杂种不能产生后代。例如,马和驴杂交所生的骡就不能生育。因为马的染色体为64,驴的染色体数为62,骡的染色体数为63。马的32对染色体中有18对端着丝粒染色体,驴的31对染色体中只有11对端着丝粒染色体,骡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即联会紊乱)而不能完成减数*和形成正常的配子,故不能生育。
9 杂种衰败 也叫杂种破落,是一种杂交后的生殖隔离机制。种间杂交虽能形成能育的F1,但在F2或回交后代中,绝大部分重组基因型不相协调,无适应能力,不能存活。例如,有人以陆地棉的斑点变种为母本,与夏威夷棉杂交,F1能活也能育。但是F1植株上结出的106粒F2种子中,7粒胚小,不能发芽;32粒胚看来正常,但也不能萌发;9粒能穿破种皮,但子叶不能展开;22粒能长成幼苗,但不久即死亡;16粒长成弱苗,仅活了3周;20粒长成的幼苗,能活3周以上,但以后发育也不正常。这表明在F2的重组基因型中,存在着杂种衰败机制,它们经不起强大的自然选择压力,最终也不能存活下来。
以上各种类型的生殖隔离,实质上都是阻碍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使各个隔离种群各有较强的稳定性,以保证在自然条件下各按着与环境相适应的方向发展。因此,物种是生殖隔离的种群,由地理隔离发展到生殖隔离是大多数物种形成的基本因素。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02:06
我们都知道,马和驴可以生出骡子,而狮子和老虎可以生出狮虎兽。不过由于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与染色体数目的差异,导致不同物种间无法繁殖,或者后代无生育能力。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生殖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