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2:2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19 18:06
灞曞紑鍏ㄩ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21:00
清末新政是一场缺乏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积极参加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
新政的历史作用:
(一)消极作用
(1)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使中国劳苦大众生活更加贫困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了实行新政,清*必须想方设法筹集经费,不得不向下摊派,这是清末新政经费的最主要来源。
(2)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崛起。在“新政”期间,于1902年清*又令袁世凯训练京旗陆军,到1906年末,北洋六镇的军队都抓在了他的手中。因此,在清末,袁世凯声名显赫,并可以左右朝政。
(3)某些经济*客观上为帝国主义输出资本创造了方便条件。
(二)积极作用
(1)经济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上,清末政权机构开始向现代政权机构转变。
(3)军事上,清末中*队军制、武器开始近代化。
(4)思想文化上,西方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近代化教育得到很大发展。
扩展资料:
清末新政失败的历史原因:
清末新政中的统治者们不愿放弃“祖宗之法”,不愿放弃既得利益,不愿放弃享用的特权,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力,不愿放弃受到荫庇的旧*。
唯其这些“不愿放弃”,才使清末改革不能从正义出发、从公正做起,才使清末新政一波三折,最终裹步不前;才使改革变成了有名无实的装点门面,才出现了人们批评的“虚假改革”、“换汤不换药的内阁”,才使清末新政的深化改革错过了最佳时机。
从清末新政十年的悲剧与今日中国改革三十年后的困境对比中可以看出,最主要的“类似问题”是**改革:满清王朝垮台在*改革的虚情假意上,今日中国困扰在**改革滞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也谈清末新政的失败:权威主义的经济神话怎样破灭(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末新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21:01
性质:末新政与资产阶级民主*是互相影响着的两个运动:由于民主*活动的开展,触动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因此,清末新政有转移人们斗争视线、破坏*的动机。
作用:
1、增负
为了实行新政,清*必须想方设法筹集经费,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使中国劳苦大众生活更加贫困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了筹款,清*不得不向下摊派,这是清末新政经费的最主要来源。如1903年12月24日清*发布的两个上谕,就向各省派款每年达960万两(《光绪朝东华录》,(五)总第5116—5117页。)。清*向下派款,而这些款项,各地方*又通过提高部分商品物价从劳动人民身上榨取。如直隶,1902年袁世凯拟“每户售酒百斤,抽捐制钱一千六百文,并准其于常价之外,每斤增加十六文发售。”(《光绪朝东华录》,(五)总第4925页。)此外又出现了许多新名目的税捐,如粮捐、房捐、新捐、学捐、铺捐、膏捐、统捐、摊捐等等。
2、北洋军阀崛起
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崛起,是清末新政的又一恶果。众所周知,袁世凯是靠在天津小站练兵起家的,又靠出卖维新派和帝党及*义和团运动发迹的。在“新政”期间,于1902年清*又令袁世凯训练京旗陆军,到1906年末,北洋六镇的军队都抓在了他的手中。因此,在清末,袁世凯声名显赫,并可以左右朝政。袁世凯及北洋军阀的崛起是这次新政的一大毒瘤。
3、政权机构现代化
在*上,清末政权机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末新政前,清*基本上还是封建的政权机构。在清末新政期间,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1906年前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以及设立商部、练兵处、巡警部、学部等;还表现在1906年11月重新更定官制,除内阁、军机处仍旧外,新设立或改名称的有:外务部、学部、民政部、度支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海军部、军咨府、资政院、审计院。到此,清政权虽然仍是半新半旧的,但这毕竟是清朝政权机构迈入近代时期的开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21:01
清*实施新政
关于清末新政的概念及其时间界定,过去仅仅限指1901—1905年,清*为挽救衰亡,应付各派*力量的需要而实行的改革,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主张把清末新政的下限延到1911年。我们这里把清*最后十年间所进行的改革,都称为清末新政。在长达十年的新过程中,大体可以以1905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1、“预约变法”上谕、督办政务处和《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介绍新政的启动,分析清廷实行新政的原因:
第一,八国联军血洗京师,朝廷亡命西安,庚子事变后的时局已经不再是一般的“危局”、“变局”,而是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统治一去的一种“残局”。这种局势深刻地刺激了朝野内外,包括慈禧太后,使他们认识到,必须改弦更张,整顿*,才有可能继续维护清朝的统治。
第二,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冲击下,清朝政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统治集团内部顽固守旧势力江河日下,改革势力日益崛起。有人说,戊戌政变杀年青、南方人多,八国联军杀老年人、北方人多。这种南方与北方,年青人与老年人的背后,实际上是改革人物与顽固人物的对立。在列强点名“惩凶”以后,顽固守旧势力从此江河日下。这就为新政的推行减轻了阻力。与此同时,一些倡导洋务,倾向改革的地方督抚如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在东南互保中已经显示了足以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实力,在顽固守旧势力被铲掉一大批后,他们的实力和地位进一步提高,从而成为新政的决策者和推行者。
第三,清廷实行新政,还有缓和国内矛盾,消弥日益高涨的*的目的。反过来,孙中山不断起义,加快*步伐,也有与清廷的改革进行竞争的因素,因为一旦新政获得成功,*将失去合法性的基础。
第四,帝国主义列强的改革压力,也是清廷实行新政的一个因素。在西方列强看来,与其等着一味守旧的清*最终被*所推翻,不如督促清*实行改革以消弥*,这样才能保持甚至扩大它们在华的既得利益。因此,《辛丑条约》签订之前和之后,列强多次向清*提出改革的建议。从这一点上讲,清*最后力行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含有迎合列强的因素。
2、新政初期的各项改革
讲解新政初期的主要改革措施,分析其影响。
(1)官制改革:裁旧衙门、添新衙门和整顿吏治。
这些改革的措施只是对旧官制的初步改革,虽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革除清**、*的种种弊端,但经过这番改革,自隋唐沿袭下来的传统的六部建置已基本瓦解,从而向国家建制的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2)军事改革:编练新军和开办警政。
新军编制:军(总统)、镇(统制)、协(协统)、标(标统)、营(管带)、队(队官)、排(排长)、棚(正副目)
新军的编制主要效法德、日两国,从军、镇到棚的建制,相当于军、师、旅、团、营、连、排、班。此外还有一种混成协,是多兵种的混合部队,不隶属于镇,相当于独立师或独立旅。从编制来看,新军已经是一支接近于近代化的军队,编练新军是中*队近代化的重要阶段。
清*编练新军的活动,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副产品:
一是袁世凯北洋集团的崛起。在最后练成的新军中,袁世凯主持编练的北洋新军就有6个镇,从而形成了庞大的北洋集团。二是为清*的最后覆灭准备了掘墓人。“新军”的军官大多选用国内外军事学校毕业生,对士兵也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所以新军的官兵素质也比旧军要高。同时也为*党人的活动提供了有得的条件,“新军”最终成为反清*的一支基本力量,这是清朝统治者始料所不及的。这种情况大概可以称作“种瓜得豆”。
开办警政,建立维持治安的巡警部队始于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1902年,袁世凯在保定主持训练了一支3000人的巡警部队。列强撤出天津后,规定天津20里以内中国不得驻军。于是在直隶总督衙门从保定迁回天津的同时,袁世凯以巡警的名义,把这支部队带进了天津。这是中国*制度的开始,此后,各地相继推行警政。到1905年,清*感到巡警关系重要,决定设立巡警部,由徐世昌任尚书,赵秉均等任侍郎。
(3)改革教育:停科举、设学堂、奖游学和定学制
讲解清*逐步废除科举的过程,分析废科举的影响和意义。1905/9,清廷下令从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评论:“科举制度的改革,代表着中国已与过去一刀两断,这大致相当于1861年沙俄废奴和1868年明治维新后的废藩。”
新式学堂的设立和奖励留学*的实施。
新政的教育改革还产生了中国最早的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1902)和《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1904),前者因为不完备而没有实施,由张之洞、张百熙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成为中国第一个实行的学制:
普通教育:蒙养院、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分科大学、通儒院。
师范教育: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
职业教育:初等农工商学堂;中等农工商学堂;高等农工商学堂
这是一个*七段制的教育体系。它的实施,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类型比较齐全、*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从而为教育的近代化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中进行得最为彻底也是影响最大的改革,影响所及,不仅推动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要超过教育本身。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旧式士类的解体和新式知识分子群的出现。在新式学堂和留*动中诞生的新式知识分子,在接受了西学知识后,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走向了清廷的对立面,成为反清*的又一支基本力量。
(4)经济改革:成立商部,劝办商会,颁定商律、奖励工商。
一是成立各级工商业管理机构,在*设立商部(1903),由皇族载振担任尚书。同时在地方设立商务局;二是在各省劝办商会,以打破传统的行会、公所、会馆对工商业的*。到1911年,全国各地基本上都成立了有关的商会组织;三是颁定商律。新政期间,商部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的商律,如《公司律》、《破产律》、《奖励公司章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例》、《简明商会章程》等等。这是近代中国经济立法的开始,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
此外,在社会习俗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准许满汉通婚、禁止鸦片、禁止妇女缠足等。
三、清廷宪政改革及其失败
初期新政有何的特点?变革方式有何特点?
清廷运用传统的官僚*和程序,自上而下地推行涉及教育、科举、新军、奖励工商等方面的改革。尽管在*上进行了官制的初步改革,但这一时期的新政,并不涉及**和*程序的重大变动,这种变革的方式,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传统政体下的*创新”。
从1906年开始,清末新政突破了“传统政体下的*创新”这一变革方式,而进入到了以宪政改革为主题的新阶段。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清末新政突破“*创新”的变革方式,作出筹备立宪的重大*选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21:02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
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4月21日,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
王奕䜣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任李鸿章、荣禄、
昆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后又增加袁世凯)为参予政
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
从1901年到1905年,清*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主要内容有:
第一,筹饷练兵。编练“新军”是清*“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清*对此投
入了巨大财力,花费了很大力气。
1901年8月29日,清*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
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
工作在全国铺开。
为了在全国推行编练“新军”计划,清*于1903年12月4日设立练兵处,任庆亲
王奕䜣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练兵处的实权为袁世凯
所掌握。清*还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1904年9月,
练兵处、兵部奏准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颁布了《陆军学堂办法》。1906年11月7
日,清*改兵部为陆军部,将练兵处并入其中,铁良为尚书,统一指挥全国“新军”。
1907年8月,陆军部制定了全国编练“新军”36镇的庞大计划,拟于2—5年内,除近畿4
镇、四川3镇外,其他各省各编练1—2镇。但直至清朝覆亡,只编成14镇和18个混成协
又4标及禁卫军1镇,约16万人。
清*推行“新政”,编练“新军”。而练兵需要巨额款项,因而筹饷就成为清末
统治者的又一“要政”。
为了筹饷,清*不惜巧立名目,多方搜刮。从1902年起,在通商口岸征收印花税,
在湖广征收房捐、铺捐;1903年在吉林征收烧窑捐、车辆捐;在其他地方征收牛捐、马
捐、盐商捐、绅富捐,还有户口税、丁税等。同时,还乱提税率,有由户部决定在全国
公开加收的,也有由各地任意增加税率的,并允许地方官自筹税收。如此“筹饷”,使
财税紊乱,贪污横行,给广大劳动人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第二,振兴商务,奖励实业。1903年9月7日,清*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
企业。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
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这些
章程规定,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这些章程和做
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
第三,废科举,育才兴学。清*推行“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
堂,派留学。1901年9月4日,清*命令各省城书院改成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
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2月5日,颁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规定学
堂毕业生考试后可得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1902年2月13日公布推广学堂办法。8月
15日颁布《钦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又颁布《重订学堂章程》,详细规定了各
级学堂章程及管理*,以法令形式要求在全国推行。与普通学堂并行的还有专业教育,
包括师范学堂及各类实业学堂,在学制上自成系统,一套完整的学校制度随之建立。
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
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使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科
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的脱钩。12月6日,清廷下谕设立学部,为专管全国学堂
事务的机构。清*在推行“新政”过程中,把“奖游学”与“改学堂,停科举”并提,
要求各省筹集经费选派学生出洋学习,讲求专门学业。对毕业留学生,分别赏给进士、
举人等出身。对自备旅费出洋留学的,与派出学生同等对待。为统一管理留学生工作,
清*分别在1902年10月31日和1906年10月2日派出总监督赴东洋和欧洲。
第四,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改革官制是清*“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包
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1901年7月24日,
清*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902年2月24日裁河东河道总督,其事务改归河南巡抚兼办。3月6日裁詹事府及通
司。1903年9月7日设商部。1904年12月12日裁云南、湖北两省巡抚,由云贵总督、湖广
总督兼管。1905年9月4日裁奉天府尹,由巡抚兼管;裁奉天府丞,改为东三省学政。10
月8日设巡警部。12月6日设学部,裁国子监。
除裁并增设行政机构外,清*还下令“停捐纳”、“裁陋规”、“定公费”。
1901年9月19日,清*宣布停止报捐实官。1905年7月18日宣布停止捐纳武职。
清*推行“新政”,原想缓和国内矛盾,维持和巩固其封建统治,适应帝国主义
的侵略要求,拉拢上层资产阶级分子。但实行的结果却适得其反。首先,由于举办“新
政”,清*允许地方自行筹款,每年要向各省摊派2300万两,这些都以捐税的名目直
接或间接转嫁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上,人民不胜负担,自发斗争更为广泛。有的地方由
“抗洋捐”、“反赔款”发展到武装起义,使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其次,“新政”虽然
裁撤了一些*和地方的衙门,裁汰了一些冗吏,但又出现了新旧机构重迭,如军机处
和督办政务处、户部和财政处并存等。1905年7月的上谕也承认,实施新政“数年以来,
规模虽俱,而实效未彰”。(《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第5364页)再次,由于“新政”
的目的与施行后出现的新生力量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引起了新旧势力之间以及旧势力
内部对待新势力不同态度的派系之间的种种纷争。这就加剧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
间的矛盲、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各*派别之间的斗争。在“新政”推行期间,袁世凯
抓住“练兵”、“筹饷”两项要政,奏请拨款100万两,编成北洋六镇。同时,还担任
参预政务、督办关内铁路等要职,羽翼遍布朝廷内外,死党分据要津,成为声势显赫,
左右朝政,继曾国藩、李鸿章而起的又一权臣。
但清末“新政”在*上增设了一些适应近代化的机构,修改了《大清刑律》,废
除酷刑峻法,注入了一些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原则;在经济上,允许和奖励私人资本主
义的自由发展,承担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责任,提高民族资产阶级的*和社会地位;
在文化教育上,给西学以合法地位,允许学习和传播资本主义的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的
社会*学说;在军事上,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建军理论和原则,使古老的封建*制度
发生了一些变革,促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总的来看,清末“新政”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当时民主*的*已经到来,
而清末“新政”的某些措施客观上有利于民主*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如兴学堂),或
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的发展(如奖励工商),因而也有利于辛亥*的到来,加速了
清王朝的最终覆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21:02
清末新政是一场缺乏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积极参加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
新政的历史作用:
(一)消极作用
(1)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使中国劳苦大众生活更加贫困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了实行新政,清*必须想方设法筹集经费,不得不向下摊派,这是清末新政经费的最主要来源。
(2)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崛起。在“新政”期间,于1902年清*又令袁世凯训练京旗陆军,到1906年末,北洋六镇的军队都抓在了他的手中。因此,在清末,袁世凯声名显赫,并可以左右朝政。
(3)某些经济*客观上为帝国主义输出资本创造了方便条件。
(4)强化了封建专政的国家机器,有利于清*对反抗斗争的*。
(二)积极作用
(1)经济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上,清末政权机构开始向现代政权机构转变。
(3)军事上,清末中*队军制、武器开始近代化。
(4)思想文化上,西方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近代化教育得到很大发展。
(5)阶级关系上,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
(6)新政与民主*的关系上,新政促进了*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