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五个对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4: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9:28
1对联成为一种独立文体之后,它吸取了对偶句发展的成果,大体上以律诗的对仗为榜样,确立了五个对称的标准,即字对、词对、句对、调对和篇对。关于字对,要求配对的两句,字数相等,字形相异。比如和珅的两句话:“面对佳肴,你得有牙咬;腰缠万贯,你得有命花。”就不合对联要求,“你得有”三字,同字相对。
2至于词对,指的是相对的词语应当属于同一种类。古代讲究把词语分成天文、地理、人事、器物等类别,类别相同相近便可配对。现代更加科学,通常看词语是否同属名词、动词、形容词,或者虚词,来判断能否配对。有人争论“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是否对联。检查词语,“碗来”与“筷子”,显然不属于同类。
3对联的第三个标准是句对。所谓句对,指的是对应的词语,其句法结构是一样的。有人写了如下两句:“赏无边风景,应脚能走动;捡一座金山,需手尚可拿。”据说这也是和珅说的,问算得上对联吗?其中的“走动”与“可拿”的配对,就不合适。前者是联合结构,后者是偏正结构。若称作对联,此处就成了硬伤。
4第四个标准是调对,即声调要对称,或者说平仄要协调。一副对联,在对应的节奏点上,交替平仄相反,念起来便会抑扬顿挫,声音动听,这是汉人多年说汉语总结出来的经验。试念一念云南大理的广告词“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再念一下调整为“雪月风花地,山光水色城”的另外两句,反复比较,看效果是否不同。
5篇对是对联的第五个标准。对联也论篇的吗?是的。对联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它当然会以一个完整的单位存在着。对联的篇对,指的就是对应双方,必须内容相关,必须彼此在语意上存在着有机联系,不能只是字词句调的形式上对称。通常“命题求对”所产生的作品,很大一部分,即使形式全对称,仍然是缺乏篇对的。
6对联的第一个标准“字对”里,有所谓不许同字相对。如属对联修辞需要,比如叠字,则为例外。“凛凛正气,悠悠苍天。”(河南汤阴县岳家庙联),不能说它的字对有问题。还有某些复字,也属正常。不能把“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开关早,关关迟,迎过客过关。”误判为背离了对联不能同字相对的标准。
7今人写作对联,出于表达需要而重复用字,容易与古代一些对偶句的不避重字混同,宜善于区别。有副戏台联:“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场便见;有时欢天喜地,有时哭天唤地,转眼皆空。”其中的“或为”与“有时”均出现两次。但它与“成事不足,败事有馀”的出现两个“事”字,毕竟还是不同的。
8对联的不能同字相对,首先是指对句不能以同字对应,因为在出句与对句的某个位置上字形相同,便无所谓对称,失去了对联存在的意义。其次,出句本身,也应该力避重复用字,但正常的同字复用,又必然存在,要掌握好其中界线。如“人往人来嫌拥堵;春归春去叹匆忙”,出句重复用了“人”字,就应属于正常。
9字对过关的另一表现是成对的双方字数相等。这似乎很简单,也要知道有一种缺字联,不是整齐相对,而是参差相对的。据说,古代某太守见一孩童聪慧过人,便出句相戏,曰“童子六七人,毋如汝狡”。孩童对道,“太守二千石,莫若公[ ] ”。对罢索赏,给赏后才补一“廉”字。问:倘不给赏?答:补一“贪”字。
10有一副缺字联还是颇有教育意义的。那年,复/辟/称/帝/的袁世凯只做了83天的皇帝,就在全国一片讨伐声中一命归西。当时有人拟了如此挽联:“袁世凯千秋遗恨;中国人民/万/寿/无/疆。”人们读后不解,问道:“‘袁世凯’怎么能对得上‘中国人民’呢?”撰联者笑答:“你说得好,袁世凯正是对不起中国人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