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4: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6:47
田桐(1879年~1930年),辛亥*先驱,同盟会发起人之一。酷爱读书,文采出众,曾考取秀才,后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读书。曾与宋教仁、董必武同学。 1879年,田桐出生於湖北蕲州的田又青家,是家中长子。父亲田又青,清末新派学者,在家乡开办一所私塾。6岁时,田桐随父亲受启蒙教育。后来,田桐参加乡试考中第一名。
1894年,16岁的田桐独自来到白鹿洞书院学习。22岁时,田桐考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该校监督纪钜维是文人纪晓岚的远孙,深爱田桐之才华。在校期间,田桐结识了湖南同学宋教仁,二人常共同谈论时政。田桐还常和居正、吴昆、陈干、石瑛等同学议论国事。1902年,14位青年共同登上黄鹤楼,结拜为兄弟,发誓共同反清救国。
1903年7月,自日本留学归国来到武昌的黄兴在两湖书院和文普通中学堂进行反清演讲,当局乃以“造反”罪名驱逐黄兴。黄兴留下了4千多册邹容的《*军》、陈天华的《猛回头》。1903年,田桐在考卷上抨击时弊,遭到告密,清朝湖北巡抚端方得知后,责令从严惩办,纪钜维当即暗示田桐离校避难。田桐遂于1904年赴日本,入弘文学院。 在日本留学期间,田桐结识黄兴、陈天华等人,并和宋教仁、刘公、白逾桓等人创办《二十世纪支那》,宣传*。1905年,田桐迎孙中山于东京,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并任中国同盟会东京总部执行部*兼评议部评议员。他以“恨海”为笔名,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撰文鼓吹*。他还编辑出版《亡国惨记》一书,不到一年便销售3万册。
1905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遭到中国留学生*。秋瑾等人提议中国留学生集体退学回国,各地留学生纷纷罢课示威。田桐也在弘文学院组织学生罢课。田桐、宋教仁、张继、程家柽、吴昆、刘道一等18名学生领袖上了清廷驻日本使馆追捕的黑名单。1909年,宣统帝即位,颁布赦免上谕,但田桐、宋教仁仍被宣布为不能“开复”。消息传至蕲春,父亲田又青当即撰联鼓励田桐:“焦桐名气传天下,文梓奇才压海东。” 1906年3月,孙中山到新加坡创办中国同盟会分会,同时决定办《中兴日报》作为*派的宣传喉舌,以驳斥新加坡保皇派主办的《南洋总汇报》宣传的君主立宪思想。孙中山派田桐到新加坡主持《中兴日报》,与保皇党展开激烈论战,孙中山本人也以“南洋小学生”为笔名撰文参与论战。经过数年笔战,保皇派落败。保皇派乃诋毁孙中山是“海盗”。孙中山在一些人的建议下,决定起诉索赔。田桐得知後,劝孙中山不要起诉,孙中山乃撤诉。不久,《南洋总汇新报》托人向孙中山道歉,事件最终*解决。
1907年,孙中山来到新加坡,由新加坡的中国同盟会分会正、副会长陈楚南、张永福安排在乌节路111号居住,此处与清朝领事署副领事长杨圻的寓所毗邻。杨圻和田桐、陈楚楠、张永福等人为邻居,彼此认识,因爱文章,故杨圻和田桐一见如故。当时,孙中山的行踪在清廷严密监控中,广东巡抚张人骏得知孙中山到新加坡并住在杨圻寓所隔壁,当即派刺客来到南洋,准备刺杀孙中山。刺客到新加坡之後,新加坡总领事安排其潜伏至杨圻的寓所,杨圻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将此事告知田桐,田桐随即通知孙中山,并帮助孙中山离开。同时,田桐请杨圻劝告刺客,刺客最终放弃刺杀计划,离开新加坡。 1907年,荷属东印度也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支部。为加强在荷属东印度的*力量,田桐、张继、陶成章等中国同盟会会员先後来到爪哇三宝垄、坤甸、泗水等地创办报刊,兴办学校,宣传*。[3]
1908年秋,田桐来到泗水,创办了荷属东印度最早的华文日报《泗滨日报》。《泗滨日报》成为东爪哇华侨的喉舌,是当时荷属东印度言论最大胆的日报,受到南洋民众欢迎,同时该报也成为中国同盟会的分支机构。[3]
後来,田桐翻译了日本*越因三郎的《南国记》。该文记录了荷兰殖民者欺压华侨的历史,揭露了荷属东印度当局的黑暗统治,田桐因此遭驱逐出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此后到10月28日,*军*退至汉口市区。黄兴、宋教仁、田桐、李书城等人在张竹君医师的协助下,化装成红十字救护队的医生,於10月28日赶到战斗前线视察部队,策划反击。
11月3日,湖北军*都督黎元洪任命黄兴为战时总司令,田桐为秘书长参赞军机,李书城为参谋长,在汉阳琴台设立司令部,全面部署保卫汉阳的“阳夏战役”。面对清军的德国新式炮,田桐建议黄兴以汉阳兵工厂的钢板加固工事,抵御炮火,获得黄兴采纳。*军坚守了十天十夜。11月27日,汉阳失守。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成立后,田桐任临时*内务部参事、临时参议院参议员。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让位於袁世凯后,田桐辞去内务部参事、临时参议院议员职务,此后来到北京,任《国光新闻》主笔。[3]1913年,田桐当选中华*第一届国会众议员。
田桐在《国光新闻》每日撰文,抨击袁世凯破坏《中华*临时约法》、操纵内阁,使《国光新闻》成为北京反对袁世凯*最激烈的报纸之一。同时,田桐任《国风日报》编辑,《国风日报》也是北京重要报纸。袁世凯派田桐的旧友、农商部次长张仲华带10万元银票给田桐,示意其不要再刊发此类文章。田桐拒绝,并命报社经理李基鸿拒收银票。此后,袁世凯还曾派杀手在深夜到田桐的房间开*行刺,幸而当时田桐正在报社工作没有回家。 1915年9月25日,孙中山与即将回国举行反袁*的同志合影于东京国民社。前排右起:田桐、廖仲恺、居正、胡汉民、孙中山、陈其美、许崇智、郑鹤年、邓铿。第二排右起:第七人为宁武。
1913年二次*失败後,孙中山、黄兴等人遭到通缉,先后赴日本,田桐也来到日本。孙中山决定将*改组为中华*党,并亲自拟定《中华*党章程》。田桐以小楷书写了入盟《誓约》,用道林纸石印,其中有“服从孙先生再举*”一语。孙中山要求党员宣誓後必须在《誓约》上打指模,表示决心。黄兴反对,认为党员不应当服从个人,不赞成“服从孙先生再举*”,反对打指模,黄兴称“因为犯罪的人才打手印,我们入党何必如此呢?”
田桐为弥合孙中山、黄兴的分歧,建议在《誓约》问题上稍加改动,在人事安排上仍按中国同盟会的办法,孙中山任总理,黄兴任协理。孙中山对这一人事安排无异议,但坚决不同意更改《誓约》。 黄兴乃决定赴旧金山,临行前邀孙中山小酌话别,并致函田桐:“梓琴兄鉴:弟将远适,特於明日(27日)午刻备小酌,恭请中山先生叙别(不谈国事),乞届时驾临寄寓,藉慰离绪。此颂大安,弟兴启。6月26日。”
在孙中山的指示下,田桐、陈其美、居正、胡汉民、杨庶堪、周应时等人成立筹备委员会,以筹建中华*党总部。1914年7月8日,中华*党在东京精养轩举办成立大会,孙中山就任总理,田桐任党务部副*,同时兼任湖北支*。后来在1919年,孙中山将中华*党改组为中国*。 *运动中,田桐随孙中山赴广州*,在广州大元帅府任宣传*。1922年陈炯明发动六一六事变后,田桐曾被陈炯明的军队抓获,田桐痛斥陈炯明。但后来,田桐反对孙中山的联俄容共的*。
1925年,在胡憨战争中,田桐与国民军副司令兼第二军军长胡景翼在虎牢关大败直系将领憨玉琨,稳定了河南局势。北伐期间,田桐担任江汉宣抚使兼湖北省*委员。其后,1927年被任命为南京国民*委员;1928年被任命为立*立法委员,但因对蒋介石不满而均未就任。1928年,田桐回到上海,主办《太平杂志》,撰写《太平策》。后与居正等人成立反蒋同盟。
1930年7月2日,田桐在上海寓所病逝。1931年,湖北省*奉行政院令兴建田桐墓。1932年9月16日,田桐灵榇经江华轮运抵汉口。9月17日至19日,湖北省举行公祭,全省降半旗致哀,一时间“白马素车,填街盈巷”。9月20日,田桐灵榇移到武昌洪山墓地,举办了“鄂省第一次礼节极为隆重”的公葬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