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0 07:0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9:26
前面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出自《喜》,是宋朝汪洙的诗作。
原文
喜
【作者】汪洙 【朝代】宋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译文
天地久旱而能忽然大雨如注,在异域他乡能相逢故乡之人。
入洞房的夜晚花烛忽明忽暗,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
赏析
此诗以“喜”为主题,四句诗紧扣“喜”字。首句“久旱逢甘雨”,说明“喜”的原因。这句虽然用了一个典故,却很贴切,紧扣了“喜”字。此句如同“久旱之苗得甘雨”,又如同“他乡遇故知”,都能给人带来惊喜和感动。
第二句“他乡遇故知”,再次强调了“喜”的情感。这句诗不仅表达了重逢故友的喜悦,也让人感受到了漂泊在外、远离故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第三句“洞房花烛夜”,表达了人生大事得谐的喜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结婚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洞房花烛夜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刻之一。这句诗通过描绘这一场景,展现了人们在此时此刻的喜悦和幸福。
最后一句“金榜题名时”,则表达了追求功名的喜悦。在古代科举时代,金榜题名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也是他们最大的荣耀和骄傲。因此,这句诗再次强调了“喜”的主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四种不同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四句话都在扣人心弦地描绘着人生的美好和幸福,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这也是对人生的肯定和赞美,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感受生命的美好和幸福。
创作背景
《喜》的作者汪洙,字德温,北宋晚期人。汪洙九岁时即赋诗,有"神童"之称。
《喜》这首诗并非是专门创作,而是根据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得意失意诗》中的"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改写而来。
作者简介
汪洙,字德温,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元符三年(1100)进士,官至观文殿大学士。 其幼颖异,九岁能诗,号称汪神童。其父汪元吉,曾任鄞县县吏。在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因看重汪元吉的为人,特把汪元吉推荐给时任转运史,派汪元吉负责明州府法律方面(司法参军)的事务。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9:27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出处:《神童诗》: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意思是久旱逢雨、他乡遇故、洞房花烛、金榜挂名是人生四件快意的事,形容美好愿望得以实现时的欢快心情。
《神童诗》一卷,旧传宋代汪洙撰。后人以汪洙的部分诗为基础,再加进其他人的诗,而编成《神童诗》。实际上传世的《神童诗》并非尽是少年神童之作,也不全出于汪洙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代编补修订,增入了隋唐乃至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篇名也大多是另行添加的。诗体皆为格律工整的五言绝句,文字浅显易懂,是适合少年学诗的范本。
卷首诗抄
《神童诗》除前编之外,别本另载有“卷首诗”数十首。与正编的述志劝学题材不同,卷首诗主要是写景咏物,间有述怀,显然是后人增补。
虽然同是五言绝句,但“卷首诗”中的闲情逸致和警世之言与正编的劝学题旨是大异其趣的,题材、内容、风格自成一体。因此,本编将“卷首诗”作为独立的篇章选入,依据不同版本共辑得32首,便于和前编参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9:27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9:28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前面两句是”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
出自《神童诗》(也称幼学诗)的《四喜》篇:“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
另有一首《四愁》与之相对:即“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宠宫女面,落第举人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9:29
前两句为“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全诗如下:
喜
【宋代】汪洙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全诗的解释如下:
经历了漫长的干旱后,终于迎来了甘甜的雨水。
在陌生的地方遇到了熟悉的朋友。
新婚夫妇的洞房之夜。
指通过科举考试并获得功名的时刻。
词句注释
故知:熟悉的朋友
金榜:贴有考取功名者的名字的榜单
题名:名字被写在榜单上
赏析
整首诗通过描述不同的场景,表达了人生中重要的喜悦和荣耀时刻,以及在困境中得到帮助和在陌生环境中有人相助的感激之情。
作者简介
汪洙,字德温,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元符三年(1100)进士,官至观文殿大学士。其幼颖异,九岁能诗,号称汪神童。父,汪元吉,曾任鄞县县吏。在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因看重汪元吉的为人,特把汪元吉推荐给转运史,叫汪元吉负责明州府的法律方面(司法参军)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