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人物赏析500-600字左右23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0 07: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20:12
若是以成败论鸿门宴中项羽,那么他是骄傲的,没把刘邦放在眼里;迂腐,死抱着仁义观念,没杀掉政敌;愚蠢,居然透露曹无伤是内奸。项羽显然是一个不成熟的*家。
若是以人性,英雄的理念来分析鸿门宴中的项羽,真英雄一词他当之无愧也。他光明磊落,反对阴谋诡计;待人宽厚,能容忍别人的过错;对刘邦他心慈手软,心存善念;对项伯,他是用人不疑;对樊哙,他是从谏如流;对英雄,他是抛弃阵营偏见真心赞赏。
反观刘邦
一、从他收买项伯看,有*手腕。
二、从他进咸阳后的一系列措施来看,有雄心(野心),有能力。
三、从他敢于赴鸿门宴看,是个敢于一搏的*赌徒。
四、从他面对张良的责问,把过错失推给他人的表现来看,是个薄情寡义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政客。
五、从他对项羽的奉承来看,他是变色龙,善于应变。
六、从他采纳张良、樊哙的意见来看,他从谏如流。
七、从他回军营后立杀曹无伤来看,他做事果断,绝不手软。
八、从范增叙述中看,他喜女色,是个流氓。
他是一个成就了大事的小人。
鸿门宴可谓是楚汉之争的转折点,这场历史上著名的*峰会也正体现了项羽的弱点,这注定了他在*上始终是一个失败者。
项羽自小狂傲自大,年仅二十余岁便口出狂言,以“彼可取而代之”来评论当时仍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因而其初起时,便自矜功伐,而这又是他被世人评价为“为人不忍“的根源所在。这一点在鸿门宴中便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轻信项伯,许诺善遇刘邦,为一不忍;听信刘邦,不应范增,为二不忍;宽容樊哙,产生相惜之心,为三不忍;不究逃席,安然受璧,为四不忍。这一切不仅使他丧失了杀刘邦的时机,而且导致最终的“乌江自刎”。
项羽的失败源于他性格的弱点,这也体现在他的用人上。其实项羽并不是一个完全不识人才的人,但他被人蒙蔽了——与项羽有姻亲关系的卑微小人都被项羽委以重任,执掌大权。这样怎能不埋没有识之士呢?
项羽这么做,也源于他的本性。他是以欺诈而兴起的:侍奉怀王而杀怀王;属宋义部下又杀宋义;刘邦入关灭秦当称王关中,他却改封其为汉中王;田荣率众归附,他又斩杀夺掠……他的这一切所作所为使他总感到仇敌就在身边,而不敢一刻放松,左顾右盼,只有自己的兄弟和亲戚可以信赖。但季父项伯却告密刘邦;堂弟项庄不识时机;老友吕马童*其自刭……
就最后的结局而言,项羽邀刘邦来,本是一时之气。(听范增言罢)因而不杀刘邦也在情理。
其二项羽本是大英雄,有着豪迈的英雄气概。说白了就是不愿用这种下三滥手段对付对手。
其三项羽本为王,范增为相。范增却以命令他的口气去“劝他”杀刘邦,本身傲气之下,项王如何能忍。
其四刘邦带去的张良,樊哙的言语,行为,也有很大影响。例樊哙一句“此秦亡之续尔!”说的项羽无言。
其五刘邦项羽本为对手,也有几分惺惺相惜。
纵观项羽,戎马一生,战无不胜,最终却输在了与刘邦的角逐之中,怎不令人叹惋?
大江东去,楚王留芳!历史上英雄败于小人的悲剧层出不穷,项羽是令人敬佩的又是令人嘘唏的真英雄。
以上的内容大部分取自网上的摘录,我在另外做了顺序的调整,总体的整合,也添加了一些内容。这也是我对项羽英雄一世,最终却在乌江自刎的惋惜。其实乌江的时候,项羽是完全有能力重头再来的,只不过一将功成万骨枯,那样受苦的永远只会是老百姓,他也无颜再面对江东父老。可歌可泣,他的一生便已这种形式收了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