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5: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21:07
“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袁盎将七国之乱归罪于晁错的无事生非,认为只要杀了晁错就能解决问题。这个说法太肤浅,谁都知道起兵造反不是儿戏,“诛晁错清君侧”也仅仅是一个漂亮的借口,晁错的一颗人头,不可能平息得了这么大的事件,汉景帝怎么可能如此幼稚?
事实也是如此,晁错之死没能阻止得了叛军的步伐。与其说晁错是汉景帝与诸侯王的筹码,还不如说他是汉景帝与袁盎等大臣们的筹码,汉景帝为了取悦于大臣们,不得已抛弃了晁错,以获取平叛统一阵线的建立。
袁盎等人何以与晁错水火不容?私人恩怨仅仅是一层面纱,根源就是晁错所代表的法家思想,与黄老及儒家思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场冲突,也引发了汉帝国关于治国理念的深刻反思,并为新儒学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以袁盎为首的*势力,是晁错之死的直接原因
晁错力主削藩,对西汉帝国无疑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举措,不幸的是,当削藩的大业成功之际,晁错却被当做牺牲品,静静地躺在冰冷的世界里。两千多年来,提及此事后人无不扼腕叹息,他和贾谊的英年早逝,被视作汉初政坛的两大悲剧。
一般认为,诸侯王、袁盎等大臣、汉景帝以及晁错本人,是晁错之死的四个凶手。诸侯王直接打出了“诛晁错”的*诉求;袁盎力主以晁错的人头换和平;汉景帝刻薄寡恩抛弃了晁错;还有晁错对袁盎的挟私报复加剧了矛盾冲突。
不过,那都是浅显原因,真正让汉景帝下定决心抛弃晁错的压力,来自于袁盎及其背后的*势力,是他们*汉景帝拿晁错的人头为筹码,组成平叛统一阵线。
七国之乱爆发后,只有两个解决方案,要么想办法让叛乱者“改过自新”,主动投降,要么发动军队无情*叛乱。让对方主动投降只是一个美好愿望,有能力打出反旗的绝不是善类,一条走到黑往往是造反派的唯一选择。积极平叛,才是汉景帝唯一可以掌控的措施。
不过,平叛需要有人站出来挑大梁,汉景帝头疼的地方就在这里。当初,晁错提出削藩策时,除了窦婴一片鸦雀无声:
“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繇此与错有隙。”
窦婴公然反对,是其性格使然,其余的大佬们都不表态,是因为不敢反对!削藩策早在汉文帝时期就被炒作了很久,之所以没有实施,就是因为争议太大,容易引起*。晁错旧事重提,其实也是一片反对声,只是晁错仗着汉景帝的宠幸,无人敢跟他唱反调。
这就要说到晁错的性格特点,司马迁用“峭直刻深”四个字,精准地刻画了晁错的形象,意思说他为人严厉、刚直、苛刻且狠辣。晁错做内史时,权势盖过三公九卿,汉景帝也对言听计从。权势熏天,为人又苛严,因此,晁错在朝中得罪了一大批同僚。
老丞相申屠嘉曾经抓住晁错的把柄,往死里整,结果操作不当自己反被气死。袁盎跟晁错更是水火不容,双方只要看到对方在,扭头就走。
晁错的悲哀在于,作为七国之乱的引爆者,他束手无策。汉景帝平叛指望不上“独行侠”晁错,就只能指望朝中的大臣们,那些与晁错势不两立的大臣们。
当窦婴引荐来的袁盎提出“斩错”方案,后来又有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汉景帝从大臣们的眼神里读懂另一层意思:干掉晁错,我们配合你平叛,否则你就跟晁错两人玩吧!
晁错倒是提出过方案:陛下您御驾亲征,我替您守京师!估计那一刻汉景帝心里拔凉。
要晁错,还是要大臣们?汉景帝必须做出选择,一个没有任何悬念的选择。所以,*死晁错的真正元凶,就是以袁盎为首的*势力。
不同*理念的矛盾,是晁错之死的*根源
仅仅看到晁错与袁盎等人的水火不容,还远远不够,我们要问的是:晁错为什么会与这么多人为敌,难道仅仅是性格缺陷?
当然不是,晁错是典型的法家思想代表者,与他发生尖锐矛盾的,都是儒家思想和黄老思想代表者,从根子上讲,晁错与袁盎等人的矛盾,是两个治国思想的矛盾,是汉帝国*至高点争夺的矛盾,不可调和!
据《史记》记载:“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迁博士。”
如果以这段话判断晁错的思想立场,就很容易受到误导,事实上,晁错少年时代就“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生所”。就是说他从小学习的是申不害、商鞅的法家思想,虽然受太常遣派,跟伏生学过一段时间《尚书》,但是其本质还是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