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3: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7:30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在没有成为海员之前,徐马桩没见过海,没出过国,是儿时那些耳熟能详的歌声,让他对大海产生了无限憧憬。
怀揣着儿时的梦想,徐马桩报考了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专业。2013年,这个延安山里的小伙儿成为一名正式海员。“我去过30多个国家,见识了不同的文化与风景。如今在船上做三副,每个月赚1万多,相当于父母务农半年的收入。”当上了海员,徐马桩不仅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也改善了家里的生活。
从黄土高坡走向蔚蓝大海,徐马桩实现航海梦想的背后,离不开西部航海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党*、*高度重视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老区加快发展步伐、做好扶贫开发的“先手棋”,让每个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社会各方的合力帮助下,中国海事西部海员培养基地秉持“志智同扶”理念,将航海专业和扶贫事业有效衔接,通过传播航海文化,促进从业观念转变,通过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提高就业综合技能,探索出一条海事扶贫老区特色之路,助力越来越多西部青年实现心中的航海梦。
2007年8月,经天津海事局协调,与延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意向书,选定在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西部海员培养基地。图为2017年9月19日无人机拍摄的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播下一粒种 让现代海洋文化生根黄土高原
“‘海员是什么’‘航海危险吗’,前些年我们没少为延安当地人解答这些问题。内陆百姓对海洋太陌生了,航海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事儿。”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高福华告诉人民网记者,海员培养基地建立之初,由于西部民众对海洋比较陌生,招生一度遇到过困难。
如何在这片干旱的黄土地上播下现代海洋文化的种子?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经与天津海事局协商,开展了一系列的春耕计划:举办航运知识讲座、海员发展座谈会,利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宣传等形式宣传航海文化;广泛动员毕业生用真实的事迹和亲身的感受讲述航海故事;利用“世界海员日”、“中国航海日”等活动推广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组织师生深入农村向潜在学生及其家长介绍海员职业,使社会各界对海洋和海员职业有了认同感。
如今,西部海员培养基地已成为黄土地上“海味”最浓的一块土地。学校开设了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国际邮轮乘务管理3个专业,累计招收航海类专业高职学生1047人,输送毕业生551人。招生情况逐年好转,2016年招生202人,今年招生228人。招生范围也由陕西省扩展到山西、江西、甘肃、宁夏、四川、重庆等地。同时,每年在学校都会举行航海日活动,很多船舶公司来这里招人,学校也会派出很多学生到全国各地参加海洋研讨活动。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马魁君回忆起,他10年前第一次来延安签支教协议时,有当地人跟他讲不看好这个项目,“我们一辈子都没见过海,一想大海就想到恐惧,在远离海这么远的地方建立海员学校,不会有人报考。”
而现在,学校影响力正在逐渐增强,招生情况越来越好,马魁君认为这种变化更多是得益于当地人民对航海意识的开化。“成立10年来,西部海员培养基地一步步迈出了成功的步伐,不仅体现在规模发展壮大上,也不仅体现在毕业生数量和就业收入上,更重要的是把广远、包容、丰富、现代、承载与活力的海洋文化内涵带到了这片黄土地,让这里的孩子见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
“越来越多的西部海员将黄土高坡文化带向沿海,带向世界,同时他们也会将海洋文化、海事文化带回自己的家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他们自已在改变,更重要是影响亲人和朋友,为他们带来一个蓝色的海洋梦。”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宣传处副*胡伟认为,西部海员培训项目是一个桥梁,将蓝色海洋文化、海事文化与黄土高坡文化、内陆文化相融合。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巡视员张双喜表同样认为,西部海员培养基地建设让这些老区孩子掌握了能决定自身未来命运的“金钥匙”,使他们因此拥有了一份职业的荣誉、做人的尊严和对未来的自信。
据了解,为建设一支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和适应我国航运发展的船员队伍,交通运输部印发了《中国船员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一系列促进船员职业发展的*措施,不断改善船员发展环境,运用多种手段推广船员文化,提升船员职业吸引力。
“我在报考航海专业时,周围邻居想不通地说,你一个黄土地上的去大海肯定不行。而现在邻居们也想让孩子出去闯一闯,看看外面的世界。”如今,邻居们看到徐马桩从事海员后在思想和收入上的改变,他们的观念也变了。徐马桩将来的目标是晋升船长,他打算把更多的航海经验分享给更多西部的孩子,希望能帮助他们指引方向。
连接一座桥 打通*老区脱贫致富新通道
徐马桩家在延安市宝塔区蟠龙镇李渠村,父母种了20多亩地,养了几头羊,每年大概收入2万元。
“以前家里比较贫困,家里兄弟姐妹多,花销大,父母一年挣的钱基本上就花光了。”2014年,徐马桩成为海员后的第一年,每个月收入有6000多元,他把一年的积蓄给家里修了房子。如今,随着航海经验的增加,徐马桩每个月收入有1万元,他还借给哥哥7万元买了新房。徐马桩自豪地说,“现在的收入对于我这个山里的孩子来说是很不错的,能够帮助家里改善生活,让爸妈不用那么辛苦了。”
与徐马桩不同,段小强是通过参加短期船员技能培训班,离开了延安市志丹县里的大山村,登上了远洋船跑国际航线。2012年,段小强从印度第一次上船,“做国际航线船员的第一年工作了9个多月,给家里拿回了8万块钱,除了修缮房子,还给家里买了新家具和电器。”
据统计,延安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568元,而普通船员的月收入达5000至10000元,高级船员年收入可达数十万元。“如果一个家庭有一个船员,就能带动一家甚至是两家脱贫致富。”延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李瑞支告诉记者,西部海员培养项目不仅为老区青年就业提供了新门路,更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开创了新渠道。
近年来,各方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把*老区精准扶贫贯穿在推进西部海员发展过程当中,通过促进从业观念转变,实现了职业技能教育与就业的精准对接,逐步形成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就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在实施的过程中,天津海事局、延安市*、延安老促会、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等各方多次派出调研组赴一线到窑洞进行考察调研。尤其是每到招生季节,调研组、招生组就会到贫困的老乡家里,了解他们的思想,介绍海员职业,减免他们的学杂费,资助部分生活费。
2015年9月,在天津海事局的推动下,延安市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精准扶贫进一步推进海员培训工作的通知》,通过扶贫补助、企业扶助和学费减免相结合的办法,依托西部海员培养基地大力开展扶贫培训,为延安*老区的精准扶贫、率先脱贫开辟新通道。目前已累计培训水手和机工近百名,均已上船就业。
2016年4月,天津海事局召开服务延安精准扶贫座谈会,研究落实船员教育培训“点对点”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并协调辖区航运企业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精准扶贫水手培训班全部学员进行签约。今年7月,天津海事局帮助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以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帮扶工作,拟利用3-4年时间完成先进航海教学理念和经验的移植再造。
目前,西部海员培养基地共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60人。高福华表示,下一步西部海员培养基地坚持将招生与扶贫工作相结合,保证基地生源;将资助与扶贫*相结合,保证完成学业;将就业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保证如期脱贫。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天津海事局*李国祥表示,“事实证明,海员职业,可以使整个家庭快速脱贫,同时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切实为老区人民脱贫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便捷途径。”
画出同心圆 让教育助力西部孩子成就出彩人生
刘艳是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支教教师。2016年下半年,她从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来到延安,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国际邮轮乘务班的学生们讲授《邮轮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她深深感受到,这里的学生有着特有的真挚和善良,也有对未来扬帆起航的憧憬和偶尔流露出的仿徨。
“你们见过大海吗?见过邮轮吗?”这是刘艳在课堂上问学生的第一个问题。刘艳告诉记者,邮轮行业在国内还属于新兴行业,即便在沿海城市认知度也不是很高。“学生们没有见过大海,没有见过邮轮,老师除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多的是点燃他们的梦想和激励他们去奋斗,给他们打开一扇窗,让航海文化慢慢地润泽在他们心里,进而迸发出搏击大海的热情和勇气。”
在课上,刘艳与学生分享她在邮轮上的经历和心得,不时穿插一些互动,通过给学生一些任务,由学生自己实际去体验去感受。她对学生说,“我现在带你们去看世界,也希望有一天你们到了船上以后,在全球航线上,把你们看到的世界与我分享。”刘艳认为这是当老师最大的幸福。
近年来,有很多像刘艳一样的支教老师不辞辛苦来到延安,他们将东部院校先进的航海教学理念引进老区,帮助提升西部航海教育质量,帮助这里的学生树立志向和勇气,提升综合职业技能。
据了解,仅2012年以来,在天津海事局的协调推动下,全国7所支教院校先后选派28名教授专家来到延安支教。高福华满怀感激地说,“当时基地航海专业教师严重短缺,这些支教老师来到延安,既为学生传授了专业知识,又帮带出一批本土专业教师,为基地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从开始帮带学生、讲课,到后来更加注重造血式支教,帮助基地培养老师,帮助本土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训能力。”马魁君认为,这几年支教过程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提高基地教学水平持续性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就业是学生及家长们最关心的事。为解决学员就业渠道受限难题,天津海事局组织企业搭建了西部海员就业平台,每年组织辖区航运企业和机构参加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双选会”,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和充分的选择机会,就业率达到100%。
如今,在*、学校、行业、企业等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下,西部海员培养基地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质量体系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得到显著提升。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已成为了西北地区首个取得国家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许可船员培训资质的大专院校,并拥有了内河船员培训资质。教学和实训场所总建筑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集航海、轮机、邮轮、考证和水上安全五大实训基地,拥有30多个实训室。学生专业考试的通过率不断提升,多名学生还在国家级和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比赛获得大奖。
多方同心,携手共建。记者在采访中深深感受到,西部海员培养基地的茁壮成长凝聚了社会力量形成的合力支持。他们将无私奉献作为这个时代的价值灯塔,照亮了西部孩子实现出彩人生之路。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如今,西部海员培养取得良好发展,从传道、授业、解惑到就业,已经形有效的*和机制,探索出一条航海职业教育特色扶贫之路。
未来,西部海员培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交通运输部党组*杨传堂、**高度重视交通扶贫、脱贫和西部船员培养工作。杨传堂指出,西部海员培养基地建设“十年磨一剑”,成果来之不易,将作为交通运输部扶贫工作的一项内容进行总结并继续推进,与社会各方形成合力,支持当地不断完善“造血”功能,帮助更多的西部孩子实现航海梦、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