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请说出此话的意思。24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9 19:27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23:52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第三章)
[译文]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者不可改变。
孔子“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句话,历来有不同解释。
一种是《汉书·古今人表》的解释:“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知;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这个解释是指人的品质和行为而言的,是说“上知”是做好事而不会做坏事的人,“下愚”是做坏事而不会做好事的人,“不移”就是不会变化。
第二种解释是清人孙星衍《问字堂集说》的解释,认为孔子这话是指人的知识而言:“上知谓生而知之,下愚谓困而不学。”“上知”是生下来就有超人的智慧,“下愚”是无知又不肯学习的人。当然超人为上,无知而不学的人为下。
第三种解释见宋人朱熹《章句集注》,他认为这一章是承接上一章。“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二章可以合为一章。人的本性是相近的,都差不多,由于环境的熏染和所受教育不同,便有知识、才智、品质的差异。“下愚”之所以“不移”,主要是不肯学习,不求上进,自暴自弃,怙恶不悛。我们用现代的事打比方,譬如有些罪犯一次、二次、三次进监狱,屡教不改,放出来又犯罪,确实有“下愚不移”这一类人。
第四种是现代反孔派的新解,他们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出发,大骂孔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是吹捧贵族阶级是“上知”;诬蔑劳动人民是“下愚”,鼓吹天生是“上知”的贵族阶级统治天生是“下愚”的劳动人民,而且永远不会改变。这种荒谬的解释,曾经盛行一时。
那么,这句话究竟应该怎么解释呢?我们不能孤立地看一句话,要看看孔子对这个问题还说了些什么,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他的整个意见和思想。
“知”这个字,在《论语》中用了116次,其中89次作动词用,是“知道”、“晓得”的意思;27次作名词用,是“知识”、“智慧”的意思,可以作“智”的通假字。在“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一句,“知”可以作“智”。孔子把人的知识、智慧来表示人的素质。联系上面引录的《季氏》篇第九章,他认为生下来就具有超人的知识、智慧,素质当然是最高的了,即“上”。这种人实际上是没有的,那时的人却认为有,以为“圣人”就是“生而知之”,孔子并不承认自己是圣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的,但孔子认为他敬佩的古人是“圣人”。自觉地努力学习达到学而知之,比“圣人”差一点;在艰难困苦中认识到学习的重要而去学习,当然又差一等;处境艰困仍不肯学习,这样的人人就只有永远素质低下了,这就是“下愚”而“不移”。
孔子在《季氏》第九章这句话,说的是“民斯为下”。“民”这个字在《论语》中一共用了48次,其中42次的用法都是指当时的老百姓,另外6次的用法与广义的“人”相似。当时社会中的一般百姓,处境艰难困苦,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大多处于知识愚昧的落后状况,所以孔子说这些人就处于社会的下层。这句话反映的是当时存在的一种实际情况,指的是不受教育,知识、智慧、素质低下的一般百姓中一些人。20世纪前期的鲁迅,在他的名著《呐喊》中仍着重提出对被愚昧的人民群众进行思想启蒙,改造国民性的问题,至今我们仍然要通过普及教育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如果永远不学习就会永远愚昧落后,这样说,并没有错误。
这样来讲解,“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原本并不是一个*命题,而属于孔子的学习和教育思想,其本意是强调学习的重要,鼓励人们重视学习,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开发智慧,修养高尚的品格,提高自身的素质。孔子所以创办平民学校,正是要使平民由“愚”变为“智”。“愚”和“智”是可以改变的,“困而不学”才是“下愚”而“不移”的。你不肯学习,就素质低下永远处于愚昧落后状态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23:53
在这方面缺乏研究,找了几种比较典型的解释,供参考:
钱穆解释:
中人之性,善恶可以迁移,而上知不可移为恶,下愚不可移为善。
杨伯峻解释:
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
南怀瑾的解释:
只有第一等智慧的人和最愚蠢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李泽厚的解释:
只有最聪明和最愚蠢的,才不改变。
刘泰特:
只有不断追求上进的人,才能达到聪明智慧,没有志向、不求上
进、心甘落后的人,会变得越来越愚蠢,这是永远不变的道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23:53
《论语》(阳货第十九)孔子有一句话:“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意思是说:“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从这句话的本意来看,孔子认为人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是不可改变的。但后人附会,却把它理解为“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的”,意思完全弄反了。而且把性情附会为等级、地位的世俗的东西,以此证明孔子是封建甚至是奴隶等级制度的鼓吹者,这实在是很荒唐的。其实,孔子对人性的是有着很透彻的了解的。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第十九)人的天性本来是相近的,因为习惯不同而逐渐使他们差距远了。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第十五)我对每一个人都可以加以教育,没有*贵贱等区别。实际上孔子的学生中几乎各类人等都有,他因人施教,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平等对待。颜回可能是最穷的,却是他最欣赏的学生。其实,孔子看人是否卑贱,并不是注重于这个人是否有地位、生活是否富裕,而注重的是德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23:54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见、闻、学、行”“圣人之道”必须达到不退转的位次
详解:本章字面简单,却曲解多多。其中的“与”是解释的关键,通常的解释,都把“与”解释成“和”,但这只是一个后起的意思。“与”的本义是“赐予”,原来是指朋党之间相互协作、相互赐予,因而引申为“结交、亲附”。
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上知”就是君子,“下愚”就是小人,为什么?因为没有“上知”,不可能成为君子。儒家最注重智慧的,而智慧的获得,与“圣人之道”的“见、闻、学、行”是一体的。“见、闻、学、行”“圣人之道”必须达到不退转的位次,才可能有真正的智慧,也就是“上知”的呈现。要不退转,必须彻底穷源,“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不及”就谈不上“上知”,而没有“上知”,也成就不了真正的“君子”。而“小人”,将人自小之,与世漂移,浮萍无根,何谈智慧?对于人来说,最大的愚蠢就是这“将人自小”,“小人”就是真正的“下愚”。
君子为什么要“与”小人、结交小人?因为君子都是从小人而来,从小人转化而来,任何人,在没有“见、闻、学、行”“圣人之道”之前,都是小人,都曾自小之。“圣人之道”,是大道,不是私道,永远活泼、当下地呈现,即使没有孔子,“圣人之道”也不会被掩盖,而任何人,只有“见、闻、学、行”“圣人之道”,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智慧、才可能转小人而成君子。君子,不可能与小人为敌,而是要去结交他们,对其“小人”之相“不相”之。但一般的人,如果没有达到不退转,在与“小人”的结交中,就会面临上一章的情况“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因此,站在现实的立场上,孔子还是主张“远小人”,特别小孩子,一定不能交给小人“教育”,否则后患无穷。
但真正的君子,不单单要出于污泥而不染,而且更要赴汤蹈火,于恶世恶人中“见、闻、学、行”“圣人之道”,不如此,无以成就真正的不退转,也无以使得“人不知”的世界转化成“人不愠”的世界。“唯”,这和上章不同,表示希望、祈使的意思,这是孔子对所有立志成为君子的人的希望与期许。“上知”,具有真正智慧的君子,达到不退转的位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移”,当然也包括“与小人”的情况,也只有通过“与小人”历练,才可能成就真正的不退转。“不移”,不改变、不退转的意思。
白话直译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说:愿真正“见、闻、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结交、亲附没有智慧、充满贪婪、恐惧的小人而成就“见、闻、学、行”“圣人之道”的不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