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以火德自居,为何皇袍却是以代表水德的黑色为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4:1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1:22
主要是由于秦王朝以黑色为正色,衣服的颜色都尚黑,尤其是秦始皇的龙袍。而汉朝初期,沿袭秦朝龙袍的特点和皇帝制度,因此还使用代表水德的黑色为主的龙袍。
刘邦建立西汉,取代秦朝。按照五德说,汉朝取代秦朝,应属土德,因为土德克水德。而且土德对应的*,所以汉朝应该崇尚*才对。但是刘邦建立西汉后遵循秦旧制,且在龙袍上继续沿袭秦朝龙袍的特点,“以水德居,服黑色”。
根据《史记. 孝文帝本纪》记载,按照五德终始说,汉朝取代秦朝,应属土德,因为土德克水德。而且土色黄,故汉朝应尚*。而实际上到汉文帝刘恒时,汉朝皇帝的龙袍才正式使用*。
其后*长期为最尊贵的颜色,经汉朝四百年江山的奠定,加上五德终始学说的衰没,这种风气一直沿用下来,直到明清。*在古代五方(东、南、中、西、北)当中属于“中”,象征*,为汉及以后皇帝所喜欢。
而且汉文帝在十五年时,服*;十六年时,又服红色。红色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就被定为皇家御用色彩,这都和刘邦自称“赤帝之子”有关。
这么说来西汉的黄袍颜色不仅有黑色,还有*和红色,但以黑色为主!从此事也可以看出,五德说在西汉就开始衰没了。
扩展资料:
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
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
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汉龙袍颜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1:22
这个也是以前我关心的问题,看完这文章就知道了:龙袍作为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服饰,有它固定的颜色和蕴藏在颜色里面的深刻含义。大家所能看到的龙袍,几乎都是*的,那龙袍为什么会是黄颜色的,有没有其他颜色的龙袍?
当然有。事实上,龙袍起初并不是*的,而是黑色的。而且其他国家的皇室,例如日本,则崇尚紫色。那么哪一位皇帝穿的是黑色的龙袍呢?
是秦始皇。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服装风格也趋于一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幅员辽阔,名族众多的封建统一国家。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便着手推行一系列加强*集权的措施,如书同文,度同制,车同轨,行同伦等,其中“行同伦”就包括对衣冠服饰的统一。不过由于秦朝短命,服饰制度仅属初创,并不完备,只在服装的颜色上做了统一。
近代美术学上,把以大地黄为基调延伸出来的颜色称为暖色,例如土黄,橙等;把以天空蓝为基调延伸出来的颜色称为冷色,如紫色等。另外还有三种中性色:灰、白和黑。暖色给人以温暖、灿烂、尊贵、和智慧的感觉,而冷色则给人以寂静、沉默、空虚和压抑的感觉。中性色给人的是深沉、庄严、神秘的感觉,它象征着集中、重心和权威。秦朝时尚不知后人的冷暖色系,但中性色黑色给人的感觉却是亘古不变的,这是秦始皇选择黑色的原因吗?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传:次序),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意谓秦王朝以水德为幸,周不胜于秦)。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号,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锦旗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记,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从以上这段话不难看出秦始皇选择黑色的理由。
战国时阴阳家邹衍提出“五德(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终始说”,认为凡是新朝代即将出现,上天必然会显示出某一种德盛的现象,即所谓“符应”。比如夏禹时先出现了草木秋冬不枯黄的木气盛的现象,这是“以木德王”的“符应”,预示着夏代的兴起。邹衍又根据某一朝代由某一种德支配,制定了相应崇尚的颜色。夏代属木德,木色青,故尚青色。商代属金德,金色白,故尚白色。周代属火德,火色赤,故尚赤色。夏商周三朝的更替正印证了五德终始说,即金德克木德,故商代夏;火德克金德,故周代商。而秦王朝以水德兴,水德克火德,故秦代周是顺从了天意。传说秦文公时,一次出猎,捕获了一条黑龙。此被视为水德之瑞,昭示着秦王朝的必然兴起。据此,秦王朝以黑色为正色,衣服等的颜色都尚黑。并将黄河改称为“德水”。这才是秦始皇选择黑色的正真原因所在。不过,既然龙袍是黑色的,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到的龙袍却是*的呢?
按照五德终始说,汉朝取代秦朝,应属土德,因为土德克水德。而且土色黄,故汉朝应尚*。而实际上到汉文帝刘恒时,汉朝皇帝的龙袍才正式使用*。其后*长期为最尊贵的颜色,经汉朝四百年江山的奠定,加上五德终始学说的衰没,这种风气一直沿用下来,直到明清。*在古代五方(东、南、中、西、北)当中属于“中”,象征*,为汉及以后皇帝所喜欢。
在唐以前,*上下可以通服,例如“隋朝士卒服黄”。唐代认为赤黄(赭黄)近似日头之色,日是皇帝尊位的象征,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故赤黄处皇帝外,臣民不得僭用,把赭黄规定为皇帝常服专用的颜色。唐高宗中期总章元年,唯恐*与赭黄相混,官民一律禁止穿黄。从此,*就一直成为皇帝的象征,皇帝垄断*一直到清朝。《宋史·太祖本纪》载:“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这便是“黄袍加身(比喻政变成功,黄袍即为龙袍)”的典故。
*作为*正色之所以能够经汉朝而得以巩固,除了以上原因之外,我认为还与中国古代的“尚黄传统”有关,或可称之为“黄渊源”、“黄文化”等。班固《白虎通义》中记载:“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古不易。”在《淮南子》《山海经》《太平御览》等文献中都记载了女娲抟黄土造人的传说。从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到中国人民千百年来耕种的黄土地,中华儿女的黄肤色,这些都有“黄”的印记。从某种角度来说,古人的尚黄实质是对中华民族自身智慧和文明的一种崇拜,是民族自信心的体现。*还是金子和泥土的颜色,而金子代表了尊贵与经济力量;泥土则象征着耕地、地盘和权利,并孕育了繁衍不息的生命。而这两者正是封建统治者倾心竭力所追求的东西。
综上所述,龙袍颜色经历了由黑到黄的变化过程,秦始皇受阴阳家五德终始学说的影响而尚黑,故龙袍为黑色;到汉文帝时龙袍第一次使用*;唐以前,*可以上下通服,到唐高宗中期官民禁止穿黄,这样*成为皇帝常服专用的颜色,为皇权的象征,一直到清朝。谢谢观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1:23
汉取代秦朝(公元前206年)之后,对秦朝的各项制度多所承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汉初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地主阶级统治地位业已巩固,追求奢靡生活的*日益强烈;加上与邻国在经济上和文化上交流的增强(如以丝绸为主的贸易商队曾两次出使西域),以及国内各民族间来往的加多,汉代的服饰也更为丰富多彩起来。到了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揉合秦制与三代古制,重新制定了祭祀服制与朝服制度,冕冠、衣裳、鞋履、佩绶等各有严格的等级差别,从此汉代服制得到了确立。
在汉代初年,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旧有服制,即用“袀玄,长冠”。汉书《王莽传》中记载“时莽绀袀服,紫玺绶”。意思是说,王莽时着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装印的装饰物。当时的长冠是指汉高祖采用楚制之冠,名为刘氏冠或长冠,后汉书《舆服志》中说‘此冠高祖所造,故以为祭服”,定为祭祀大典上通用的冠服。一般*还要穿禅衣,又名“祗服”。在西汉时期二百年之中,服饰实行“深衣制”。其特点是蝉冠、朱衣、方心、田领、玉照、朱履。所服总称“禅衣”。禅衣是单层的外衣,汉书《汇充传》中说“充衣纱觳禅衣”。朝服用黑色,做为祭服,限用红色镶边。从形式上官民服用无差别,但从原料和颜色上,却可明显显示等级的不同。以衣襟分类,可以划分两种:一为曲裾禅衣,即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一为直裾禅衣,是开襟从领向下垂直,此种禅衣又称“襜褕”。这种服式由于既长且宽男子服用较为普遍。汉文帝当政时,比较俭朴,自穿“弋绨(黑色丝织衣)革履”。百官在朝会时均着黑色禅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1:23
现在说起龙袍一般说是黄的,但秦朝因为要灭到以火德自居的周王朝,秦始皇就宣扬自己有水德,而五行中水的代表色是黑,所以秦朝皇帝的朝服里黑色的,汉朝继续沿袭了这一传统,之后的朝代则认为皇帝居于中原之中,按五方五行说属土,掌管大地,而土在五行中的代表色是黄,所以*就成了历代帝王的专用色,当然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不在其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1:24
汉字本属水,所以汉朝属水德,尚黑,汉武帝时改属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