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0 03: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2:51
完全变了味,读起来始终疙疙瘩瘩。 这种态度的转变自然与个人性情大有相关。总是苛刻如我,却也由不会对一首词的鄙弃而全盘否定词人的人格。 柳三变仕途坎坷。那种渴望浓烈到噬骨却又求之不得的抑郁落寞不难理解。这也是成就他后来沉郁凄切词风的主要因素。他的词,论意境深邃,他不如苏轼;他的人,论情操高洁,他亦不如苏轼。 苏子是隔了千年依旧让世人敬慕仰望的人,虽也宦海沉浮,颠沛流离,但毕竟到达过人生的巅峰,尘世功名如同过眼云烟的道理便也看透,内心便也旷达。三变却是在长期郁郁不得志的情况无奈放手,自嘲一句“奉命填词”。两人的意识形态自是相差甚远。 三变身边,纵然不乏色艺皆出众的女子对他表明心迹:“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黄千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但他依旧不能体会与妻子举案齐眉的满足,更难及苏轼与王弗、王润之的眷眷情深了。 但,能写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般流传千古的深情的人;能写下“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般浩淼凄迷的人;能写下“且将浮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