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青青子衿和君子于役两首诗歌的异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5:4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6:39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诗·王风·君子于役》
闺怨小诗。《君子于役》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心理细腻,最家常而又不失阔远的境界,尤其是“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可以伸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鸡犬之声相闻”的邈远和平之世,
末句可谓“怨而不怒”,令人想起汉乐府的“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贺贻孙说:“‘苟无饥渴’,浅而有味。闺阁中人不能深知栉风沐雨之劳,所念者饥渴而已。此句不言思而思已切矣。”
这首诗用赋的手法,直如白描,像一幅极为简净、怡和的乡村图画,连比兴都没有,但温暖而亲切,素朴动人,安宁的力量和气息弥漫全篇。《易》说,“大道易简”,孔子说,“修辞立其诚”,这是作诗作文的不二法门。方玉润说:“诗到真极,羌无故实,亦可自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郑风·子衿》
孔子曾说过“修辞立其诚”,“《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诗论》说:“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言。”吴闿生《诗义会通》:“前二章回环入妙,缠绵婉曲。末章变调。”
整首诗像是一个独白。你青青的衣领打动我的心;纵然我不去,你不该递个音讯?你青青的衣带,惹我相思;纵然我不去,你就不能主动来?我在城阙下走来走去,想你、等你——钱钟书《管锥编》指出:“‘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亦见《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上古平民服饰没有衣领(矜),有衣领者为贵族子弟。所以本诗因之起兴,后人用子衿代指文人雅士。关于青青的颜色,很迷人。林庚说:“青青原是一种颜色。荀子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青近于黑色,如说‘青眼’、‘垂青’之类,但我们说‘踏青’,它便是草色,我们说‘青青陵上柏’,它便是松色,至于‘独留青冢向黄昏’,它是什么颜色呢?青的颜色如此的不定,所以《卫风》说‘绿竹青青’,古诗说‘青青河畔草’,青便与绿几不可分了。然而青又不是绿,我们称‘青天’,又称曰‘碧落’,青与碧与绿这之间盖有一个差别,这差别不在颜色的深浅上,而在它基本的性质的不同。所以同一色彩,我们取其某一性质则曰绿,某一性质则曰碧,某一性质则曰青。而青所代表的乃是一个颜色的单纯。我们说‘炉火纯青’,这青究竟是什么颜色,我们实在说不出。但它的性质我们却知道得很清楚。红是暖色,它是流动的、热闹的,所以近于复杂;青是冷色,它是凝静的、独立的,所谓‘十二晚峰青历历’,它便是单纯的象征,它象征着存在与永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青的永恒与凝静,使得一切流动的变化都获得停留与凭借。人生的悲剧便在不可以停留。我们有了生而终于要走到死;我们有了活泼而终于要走到衰歇,这不只是生命的现象,而且是一切历史的法则。在时间老人的愚弄上,我们因此更爱那凝静与停留。我们称赞一个人曰‘年青’,我们称那可喜的时间曰‘青春’,在一切美好的事物上,我们借着那刹那以会永久,然则对于那心爱的人儿,因此赞美他说‘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所以读书要不求甚解,解诗更要不求甚解,然后我们得到那真正的妙处。”
我们可以宽泛理解这是一首关于等待的诗。等谁呢?这就是诗歌的张力,让读者自己用自己的经历和情境来想象。后来曹操引用该诗作为引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