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0: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5 07:29
1千年古树当衣架,万里长江做浴盆
2牛头且喜生鹿角,狗嘴何曾吐象牙
3三角如鼓架,一秃似擂槌
4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生烟夕夕多
5
日在东,月靠西,天上生成明字;子位右,女居左,世间配定好人
6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水牛下水,水淹水牛鼻,哞
7不义之财不可取,有信为赠有心收
8上联:麦黍稷,稻粮菽,这些杂种,哪个先生?
下联:诗书易,礼春秋,许多正经,何问老子?
9登楼望南北,行路吃东西
10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11踢翻磊桥三块石 剪开出字二重山
12切瓜分客,右七刀,下八刀,刀刀分明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点点湿润
13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 望江流,望江楼,望江流上望江楼
14因荷(何)而得藕(偶) 有杏(幸)不需梅(媒)
15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金圣叹
16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
17门对千根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18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是柴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真妙
19一条大路通南北 两边小店卖东西
20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21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 乌龙上壁,身披万点金星
22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23
扁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
枕耽典籍,与许多圣贤并头
24沉李浮瓜添雅兴
雪梨蜜枣佐清淡
25春暖带云种芍药
秋高含露摘芙蓉
26得一文天诛地灭
徇一情男盗女娼
27东南西北皆兄弟
赵钱孙李为一家
28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29烦暑最宜淡竹叶
伤寒尤妙小柴胡
30凤凰枝上花如锦
松菊堂中人并年
31俯仰无愧天地
褒贬自有春秋
32谷乃国之宝
民以食为天
33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34槐树千年成木槐
岳阳万古为山丘
35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场便见
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惊天动地,转眼皆空
36
看不见,何须四处钻营,极力排开前面者
站得高,莫仗一时得意,挺身遮住后来人
37李打鲤归岩,李沉鲤又浮
风吹蜂落地,风止蜂再飞
38良辰喜逢三合日
典礼正遇吉庆时
39柳暗花明春正半
珠联壁合影成双
40
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
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41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42
庙内无僧风扫地
寺中少灯月照天
43
前寿五旬,又迎花甲
后过十载,再现古稀
44
轻风摇细柳
淡月映梅花
45
轻画黛眉欣此后
同骑竹马忆当年
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
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 特征代本体 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 (1)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 (2)“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
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药》) 二 专名代本体 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3)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4)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三 具体代抽象 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
例如: (5)在中国 *** 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6)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
(赵树理《老杨同志》) 四 局部代整体 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7)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鲁迅《一件小事》) (8)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本体之间仍然有直接的关联;借喻重在事物的相似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喻体之间就不再有任何关联。
例如: (1)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2)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上例(1)中用借体“袁世凯”代替本体“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二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是借代;例(2)中用喻体“嫩苗”代替本体“天才和常人”,二者之间只有相似性,是借喻。
语文中的对偶 一种修辞手法,其主要方式有 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 c.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厌相对、不重复用字。如例句曲。
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很严格,如例句c。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
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指诗文词句的对偶。”
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
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开工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对偶: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对或密切相联的词组(短语)或句子,两两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一种修辞方式。例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对偶的种类
第一,正对:从事物的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或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叫做正对。例如: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第二,反对:上下文的意义相反或者相对。例如: 满招损,谦受益。
*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第三,串对:上下文意思上相关联(承接、连贯、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这叫做串对。例如: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对偶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
第一,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例如: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第二,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的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不那么严格。例如:
我常想: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
对偶的作用
第一,能够高度概括所要表达的内容,使之凝炼集中。
第二,能够增强节奏感,使语言整齐、语句匀称,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
对偶的运用
对偶是富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修辞格式,使用非常普遍,从古到今,在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中,都有大量的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一,应用于诗歌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一个星,两个星,无数明丽的火星, 一锤影,两锤影,无数快重的铁影。
第二,应用于散文或其它文章中,大多是词或词组(短语)的对偶,也有句子的对偶,但较少见。例如:
我们伫立橘子洲头,漫步湘江两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
第三,用于谚语、楹联及章回小说的章回标题等。例如: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谚语)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楹联)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偶的种类: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 c.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厌相对、不重复用字。
如例句曲。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很严格,如例句c。
(三)对偶的结构: 1、成分对偶。例如: 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泛铜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2、句子对偶。例如: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骛齐飞。
(四)对偶的作用: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对仗又称对偶.因为古代仪仗,像现在戏剧舞台上跑龙套似的,都是左右两两相对的,所以叫对仗.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 讲究对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大至帝皇宫殿、陵寝,小至平民百姓门户、摆设,仕女束装,都讲究个左右对称.文学上也不例外,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所以早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出现对偶句.例如《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楚辞》说:"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九歌.湘君》).散文中也常有对偶,如《易经》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晋魏以后对偶影响扩张,将以前骈散交错的文章,发展为通篇骈四俪六的骈体文.也就从这个时期开始,诗歌中对偶从不工整到逐渐工整,从随意使用到逐渐规范化.初唐以后,格律定型时期,对偶就成为格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偶一般要求两句同一位置上词语必须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格律诗中的对仗较古诗和散文中的对仗工整而严格.它要求: 一,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对立的; 二,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能相同. 例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对"星桥","银花"对"铁锁",都是名词对名词;"合"对"开",动词对动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商隐《无题》) "春蚕"对"蜡炬",名词仂语对名词仂语;"到死"对"成灰",动宾词对动宾词;"丝"对"泪",名词对名词;"方尽"对"始干",动词仂语对动词仂语. 绝句、律诗、排律的对仗各有规则. 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是否用对仗,凭作者自便.前人绝句多数不用对仗,例如: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送别》)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行》) 绝句有的首联对仗,尾联不对仗.例如: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八阵图》) (注:对仗句以楷体字显示,下同)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冬景》) 对仗出句多为仄声,五绝首句不入韵的多于七绝,所以五绝首联对仗的多于七绝.也有首句入韵、首联对仗的绝句.例如: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娥眉几许长? (皇甫冉《婕妤怨》)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七绝首句入韵的多于五绝,这种首联对仗形式七绝多于五绝. 绝句也有首联不对仗,尾联对仗的.例如: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漫兴》) 绝句也有首尾两联全对仗的.例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 前人绝句绝大多数首尾两联都不对仗,首联对仗者偶尔见之,尾联对仗者较少,两联全对仗者更少.但是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否则就不成其为律诗.它的首尾两联可对仗可不对仗.前人律诗中也有首联对仗的,也有尾联对仗的,也有四联全都对仗的,这悉凭作者自便,并无定规.但颔联和颈联的对仗是律诗的常规,也称为正例.例如: 五律 首句不入韵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首句入韵者.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七律 首句不入韵者.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句入韵者.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律诗有首联、颔联、颈联三联对仗的. 五律 首句不入韵者.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杜审言《登襄阳城》) 首句入韵者.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七律 首句不入韵者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福祸回还车转毂,荣枯反复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君看奕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二) 首句入韵者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
原文出自北宋 苏洵《六国论》中的内容,原文应是“其势弱于秦”.而原文的语法构成是:其势:定中短语,充当主语;弱:形容词,充当谓语;于秦:介宾短语,由于介词“于”的述词“弱”是形容词,因此这里的于宾短语“于秦”是表比较对象的补语,而并非是状语后置.所以,“其势弱于秦”的大意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小.另及: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是文言文的一种语法现象.关于这个问题,现代学者李佐丰在他著作的《古汉语语法学》中,专门讲了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充当状语,为什么要后置为介宾补语的道理,并介绍说:在介宾短语中,“以”字介宾表示与物、工具时最常由状语改变为补语,这种变化常见于以下四种原因造成.1)述语的结构不复杂,“以”宾短语比较复杂,大多置于动词之后.例如:○《国语·晋语二》: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丧乱并臻.(加上与敝国国君去世之事重叠发生,丧亡祸乱接踵并至.)本例中以宾短语“以寡君之不禄”表与物,充当述语“重之”的与物状语,因其复杂而置于谓语之后,改为与物补语.即以宾短语由原来限定谓语“重”变为补充说明谓语“重”.“以”可译为:与.注意:本例中,以宾短语“以寡君之不禄”所表示的与物是事,而非物!○《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等(重耳)到达宋国,宋襄公把八十匹马送给他.)本例中以宾短语“以马二十乘”表与物,充当述语“赠之”的与物状语,因其复杂而置于述语之后,改与与物状语作补语.“以”可译为:把.“及宋”是及宾短语充当全句的主语,表时间.“及”可译为:等.2)述语中用“之”等代词作宾语时,为了使“之”接近指代的对象,“以”宾短语可以后置为补语.例如:○《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拥有上千辆兵车的国家,夹持在大国的中间,而大国拿战争威胁施压屈服它,拿灾害饥荒使它相就.)本例中用在介词“以”前的“之”指代“千乘之国”,为了使他称代词“之”在位置上,接近所指代的对象“千乘之国”,以宾短语“以师旅”和“以饥馑”充当动词“加”和“因”的状语,表工具,后置为补语.“以”可译为:拿.乎宾短语“乎大国之间”表处所,“乎”可译为:在.○《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在五亩大的宅园中,把桑树种在宅园,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穿上丝绵衣服.)本例中用在“以”前的“之”指代“五亩之宅”,为了使代词“之”在位置上,接近指代的对象,“以”宾短语充当动词“树”的状语,表与物,后置为补语.以宾短语“以桑”表与物,“以”可译为:把.3)把本该用在动词之前的状语,移到动词之后,这种句式的改变,有突出或强调“以”宾短语的作用.例如:○《国语·楚语上》: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屈到喜欢吃菱角,生病时,叫来他的宗老并叮嘱他们,说:“一定要用菱角祭祀我.”)本例中的屈到喜欢吃菱角,就要求祭祀他的时候一定要用菱角.后来他的儿子不用,并以此展开文章.这里的“芰”是作者加以突出的事物,所以用在动词之后.以宾短语“以芰”表与物,“以”可译为:用.○《国语·周语下》:且吾闻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况且我听说成公出世时,他母亲梦见神人在他的 *** 上打上黑记.)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以墨”本该用在动词“规”之前做状语,后移到动词“规”之后,是为了强调“以墨”的作用,因为这位成公后来就叫“黑臀”.4)在对偶、排比句中,也可以把“以”字介宾放在后面.例如:○《国语·晋语九》:道之以文,行之以顺,勤之以力,致之以死.(用文德引导他,用道理规范他,用精力效劳他,用生命奉献他)本例中“以”宾短语是对偶,所以“以”宾短语作补语.以宾短语均表工具,可译为“用”.○《左传·昭公五年》:道之以训辞,奉之以旧法,考之以先王.(用古圣先贤的言语引导他,用旧时的法度奉承他,用先王的事例考核他)本例中的“以”宾短语是排比,所以“以”宾短语作补语.以宾短语均表工具,可译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