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5: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3:09
入出息念能达到的最高禅定境界为四禅。入出息念是佛陀曾经修习的,佛陀就是通过入出息念达到禅定,并在此基础上修观而证悟涅槃的,因此历代禅修大师均推荐入出息念作为禅修者的修行业处。入出息念的殊胜之处1、下手容易,所缘简单。与其他的禅修业处对比,修习入出息念非常容易,不用另外准备遍相。比如修习不净先要取不净相,对于没有禅那的禅修者来说,取不净相有时候会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又如修地遍要先做地遍的遍相。修白遍等业处也要做遍相。然而,修入出息念可以免去这些准备工作。为什么呢?因为,修习入出息念的所缘只是呼吸。呼吸对于人类来说是与生俱来的。当我们从母胎呱呱落地,一直到这期生命的终结,在这期间都有呼吸。因此,要修入出息念,只须直接去觉知自己的呼吸就行。正念地觉知呼吸就是在禅修。这种禅修方法不用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直截了当。除了睡眠之外,其他的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修习入出息念。此是殊胜处之一。2、修习入出息念非常寂静。入出息的相很微细,并不像不净相等那么粗。不净相是很粗、很厌恶的,有时候心会排斥、抗拒。三十二身分的相也同样是很粗的,容易厌恶。地遍的相在刚开始修的阶段也是很粗的。然而,入出息念的相是很细的。当我们把心念专注在呼吸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呼吸的轻柔。当然,我们不用注意其轻柔的特性,只是说跟其他所缘相比,入出息更容易让人感受到轻柔性。此是殊胜处之二。3、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迅速消除妄想。佛陀在《增支部·美奇亚经》(Meghiyasuttaü)中说:“要断除贪爱,应修习不净;要断除瞋恚,应修习慈心;要断除寻(杂念),应修习入出息念;要断绝我慢,应修习无常想。”(A.9.1.3)在经律中,佛陀也指出修习入出息念的殊胜之处:“诸比库,修习、多作此入出息念之定,不但寂静、殊胜、不杂、乐住,而且能令再再生起的恶、不善法由此消失、停止。诸比库,犹如在热季的最后一个月,非时大雨能立刻使飞扬的尘土由此消失、停止。”(S.54.9; V.1.165)修习入出息念就像大雨洗掉漫天飞扬的尘土一般,能够使许多妄想很快地被消除。4、修习入出息念能够证得禅那。在四十种业处当中,佛随念、四界差别等十种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证得禅那;十不净、身至念这十一种业处只能达到初禅;慈、悲、喜三种业处只能证得第三禅,但通过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证得色界的第四禅。缅甸帕奥禅林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在拥有禅那的禅修者当中,有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是通过修习入出息念证得禅那的。所以,修习入出息念有诸多的功德、利益。正因如此,所以佛陀在很多经典里都教导这种业处;也正因如此,历代上座部佛教的许多长老、禅师们都喜欢教导和修习入出息念。当我们见到入出息念的这些功德与利益,就应当修习入出息念。修习方法第一点:身体坐正,保持自然,全身放松你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坐姿。如果盘腿有困难的话就不需要盘腿;你可以将两腿并排平放在地上,而不必将一腿压在另一腿上。使用适当高度的坐垫可以让你坐得更舒服而且更容易保持上身正直。接着从头到脚一部份一部份地放松全身,不要让身体有绷紧的现象。如果发现任何部位绷紧,就借着放松与保持自然来将它舒解。若没有充分放松,在你坐久之后绷紧的部位会造成疼痛或不适,因此在每一次开始静坐时务必先将全身放松。第二点:放下万缘,保持平静安详的心你应当思惟一切缘起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它们不会顺从你的意愿,而只会依照它们自己的过程进行,因此执着它们是没有用的。理智的作法是在禅修时暂时把它们放下。每当杂念生起时,你可以提醒自己现在是抛开一切忧虑的时刻,而保持心只专注于禅修的目标──呼吸。如果突然想起某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认为必须仔细地思考一番,你也不应在禅修时那么做。你可以将它记录在随身携带的记事本里,然后将它抛在一边,继续专心禅修。如果真心想成就安般念,就必须将一切杂务放下。有些禅修者想要培育定力,但却又不能放下对世俗事的执着,结果他们的心变得非常散乱,时常在呼吸与世俗事之间来回奔走。即使他们努力要使心平静下来,却都无法办到,原因就只是他们不能放下对其他目标的执着。这种执着是禅修进展的一大障碍,所以你应当立下坚定的决心,在禅修期间暂时抛开世间的万缘,以平静安详的心来修行。第三点:借着不断的练习来熟悉呼吸在你确定全身已经放松,内心无忧无虑之后,就将你的心安置在呼吸与鼻孔外面皮肤接触的地方,亦即在鼻孔与上唇之间的区域。试着了知这个区域里的呼吸。当你能在此区域里的任何地方发现呼吸时,就让心一直知道那里的呼吸。应当像旁观者一样,以客观的态度来觉知自然的呼吸,不要去控制或改变它,因为那样会导致呼吸辛苦、胸口发闷。让你的心觉知正在通过上述部位的呼吸,而不随着呼吸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讲述一则守门人的譬喻:守门人不会去注意已经走入城里或走出城外的人,而只检查正在通过城门的人。同样地,接触部位好比是城门,禅修者不应注意已经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的呼吸,而应注意正在经过接触部位的呼吸(气息)。另一件应当注意的事情是:应当专注于呼吸的本身,而不要注意呼吸里四界(四大)的特相。意思是不要去注意呼吸(气息)的硬、粗、重、软、滑、轻(地界的特相)、流动、黏结(水界的特相)、热、冷(火界的特相)、支持、推动(风界的特相)。如果去注意其中的任何一种,其余的特相也会变得愈来愈明显,因而会干扰你的定力。你应当做的只是以整体的概念单纯地觉知呼吸本身。有些禅修者不能觉察自己的呼吸,因为他们的呼吸很微细,而他们还不习惯于觉知微细的呼吸。他们应当以冷静与警觉的心,将心保持在上述呼吸出现的部位,并且了解自己还在呼吸。只是保持知道自己还在呼吸就够了,不要故意使呼吸变得明显。在这个时候,保持清明的正念是很重要的。只要保持警觉心与耐心,渐渐地他们就能觉察微细的呼吸。若能习惯于觉知微细的呼吸,这对培育深厚的定力有很大的帮助。你应当依循中道,也就是以适度的精进来修行。精进力不要用得过度,因为那会造成很多困扰,如绷紧、头痛、眼睛疲劳等等;精进力也不要用得不足,因为那会使你落入白日梦或打瞌睡。因此应当付出适度的精进力,让自己能够持续地知道呼吸就够了。当你内心生起妄想时,不要去理会妄想,而要将心引导回来注意呼吸。对妄想或对你自己生气都是无济于事的,只会使你的心更加掉举。然而借着不理会妄想,你就能使自己渐渐疏远妄想;借着经常觉知呼吸,就能使自己渐渐熟悉呼吸。这就是处理妄想的正确方法。如果你的心经常妄想纷飞,你可以在觉知呼吸的同时在心中默念:「吸,呼;吸,呼……」,藉此帮助心安住于呼吸。或者用数息的方法:在五到十之间选择一个数目,然后固定地从一数到那个数目。例如你选择数到八的话,则可以在吸气时心中默念「吸」;呼气时心中默念「呼」;呼气的末端心中默数「一」。同样地,在第二次呼气的末端心中默数「二」……如此从一数到八,然后再从一数到八,一再地重复。如此数息时,注意力仍然放在呼吸,而不是放在数字,因为数字只是帮助你将心安住于呼吸的工具而已。应当持续地数息,直到你的心平静稳定为止,然后可以停止数息,而单纯地只觉知呼吸。第四点:专注于呼吸当你能持续不断地觉知呼吸十五到二十分钟时,那表示你已经相当熟悉呼吸了,就可以将注意力的焦点集中于呼吸。在上一个要点里,在觉知呼吸的同时你也知道接触部位;而在这一个要点里,你试着将心的注意范围缩小到只集中于呼吸本身而已,如此做能使你的心愈来愈专注。第五点:专注于每一刻的呼吸(全息)当你能持续不断地专注于呼吸,时间达到三十分钟以上时,那样的定力已经相当好,你可以专注于呼吸的全息。意思就是当每一次呼吸从头到尾(开始、中间、结尾)的气息经过时,你都在接触部位毫无遗漏地专注到它们。如此专注于每一刻的呼吸,你的定力将会愈来愈强、愈来愈深,因为没有空隙让你的心去想其它的事情。你会知道有时呼吸长,有时呼吸短。这里的长短是指时间的长度,而不是指距离。当呼吸慢时,呼吸的时间就长;当呼吸快时,呼吸的时间就短。然而不应故意使呼吸变长或变短,应当保持自然的呼吸。无论呼吸长或短,你都应当专注于全息。若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如此修行,定力就会愈来愈稳定。如果能在每一次静坐时都持续地专注于呼吸一小时以上,每天至少五次静坐,如此持续至少三天,不久你会发现呼吸转变成禅相[1](nimitta),那时就能进到更上一层的境界。[1] 禅相:修行禅定时内心专注的目标。如何判断禅那对于入出息念,业处是人中部位经过的呼吸。1、遍作相的初始阶段:修行到一定阶段,最先可能会出现光,出现物品、山川、楼阁、人物,甚至佛像等景象,有些禅修者会感觉眼前好像有一片像云、像烟一样的淡白色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好像有一层白雾笼罩着自己;有些禅修者感觉在额头、眼前或者脸前有光。这些是遍作相的初始阶段。2、遍作相的遍作定阶段:当定力提升时,出现在接触点(人中)附近的如烟、如雾状的灰白色光,也称为“遍作相”;而此时的定力则称为“遍作定”3、取相阶段:当心专注在遍作相时,定力将能得到提升。此时,出现在接触点一带的灰白光慢慢地会变白、变亮。有些可能会白得像棉花、像月亮一样,有些会亮得像汽车灯、像手电筒的光一样。在形状上,每个人的也都不尽相同。有些感觉好像云彩,有些感觉像花环,有些感觉像莲花,有些感觉像车轮……这种禅相称为“取相”(uggaha nimitta)。取相的光比遍作相要亮。4、似相阶段:当禅修者能够平静地专注取相维持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或者更久,他会发现禅相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晃耀,有些像太阳光,有些像月圆日夜空的月亮,有些像聚光灯,有些像珍珠,有些像晨星,也有一些晶莹剔透得像块水晶,这就是“似相”。如果禅修者能够持续地专注似相,心与似相完全融为一体,如此维持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乃至更长的时间,他就很可能证得初禅。为什么说很可能呢?因为还没有经过检查的缘故。如果禅修者能够持续地专注禅相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之后,他应当练习查有分,有分在心脏这个地方。在他出定之后,借着很强的禅定之光去看心脏里面这个地方。刚刚开始学习查有分的时候,不应当查太久,大概一到两秒钟就行。当他可以查到有分之后,再学习在有分这个地方逐一地辨识五禅支。这五禅支是五种心所,它们个别分开来叫禅支,整体总合起来则叫初禅。这五禅支分别是:1.寻(vitakka)——将心投入并安置于似相。2.伺(vicàra)——心持续地省察似相。3.喜(p?ti)——喜欢似相。4.乐(sukha)——体验似相的那一份乐受。5.一境性(ekaggatà)——心持续地专注似相。查禅支并不是依靠感觉去揣摩自己是不是有这五种心理作用,而必须用禅那之光在心所依处这个地方辨识。为什么呢?因为心所依处是作为禅那心的依靠处,所以要在有分这里辨识禅支。可以辨识到五禅支后,还必须练习初禅的五自在。什么是五自在呢?它们分别是:[1].转向自在:能在出定后转向于禅支。2.入定自在:随意何时入定就能入定。3.住定自在:能随自己的意愿入定多久。4.出定自在:随意何时出定就能出定。5.省察自在:能在出定后省察禅支。五自在练习成功后,就可以说确认已经完全到达初禅了。禅修的危险危险一:走火入魔需要注意的是,在遍作相这个阶段,有些禅修者可能会见到一些影像,诸如看到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日月虚空、人物鸟兽等,或听到唱歌声、讲话声、诵经声、念佛声等等。这是因为定力提升之后,心会变得强有力而且敏感,只要他一转念头,心就可以造作出很多东西、变现出很多声色光影出来。心念快得连自己都来不及察觉到,但相已经出现在他面前了。须知这些相都是由心想而生的,是幻觉!有些人喜欢盲修瞎练,当他的定力到达某一个阶段的时候,通常会见到光、见到花,乃至见到所谓的佛菩萨。假如此时他执着这些光相,追求这些境界,甚至以为自己很厉害,那就很容易出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具备了某种程度的定力,但是他的心没有很好的导向,所谓“走火入魔”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因此,无论见到什么景象,出现什么境界,一概不要去理它,不要去看它,更不要执着它!只需记得持续关注业处!危险二:自以为证悟涅槃在近行定的阶段,禅修者体验到落入有分就好像所有一切在刹那间都停止了,所缘没有了,连时间、空间的概念也没有。当他清醒过来后会想:“嗯,刚才怎么会这样?”这种体验称为“落入有分”。然而,落入有分是禅修的陷阱。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落入有分时“能所双泯”,就误认为已经开悟或证悟涅槃了。经典依据佛陀在《谛相应》(Sacca Samyutta)里说道:「诸比丘,你们应当培育定力。诸比丘,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实地了知诸法。」佛陀在《相应部》(Samyutta Nikaya)里建议弟子们修行安般念,他说:「诸比丘,透过培育与数数修行安般念所产生的定力是宁静且殊胜的,它是精纯不杂的安乐住处,能在*不善念头一生起时就立刻将它们消灭与平息。」《清净道论》则说:「在一切诸佛、某些辟支佛及声闻弟子藉以获得成就与当下乐住的基本业处中,安般念是最主要的。」佛陀在《大念处经》里面说到入出息念的修行方法: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观身为身呢?在此,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树下或空地,盘腿而坐,保持身体正直,安立正念在自己面前(的呼吸)。他正念地吸气,正念地呼气。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就像善巧的车床师或他的学徒,当他做长弯的时候,他了知:『我做长弯。』当他做短弯的时候,他了知:『我做短弯。』同样地,当比丘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入出息念(二)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第一节、戒与止观修学佛教的目的在于断除烦恼。要断除烦恼,就必须禅修。谈到禅修,就必须依照戒、定、慧三学的次第修行;也即是说,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观。谈到戒清净,对在家人来说,要守护好五戒,有条件的话应持守八戒。对于比库[1]来说,有四种遍净戒:第一、巴帝摩卡律仪戒(最胜的戒,patimokkhasauvara-sala),即比库应当守护的律仪。第二、根律仪戒(indriyasauvara-sala),根即感官;守护好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称为根律仪。第三、活命遍净戒(ajavaparisuddhi-sala),即须正命而活(正确的谋生方式),不能邪命自活。第四、资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ala),即正确、适当地使用生活必需品,包括袈裟、饮食、住所、医药等生活用品。无论在家、出家弟子,都应当守护好各自的戒,持守不犯即是戒清净。唯有以戒清净为前提,才谈得上修习止、观。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2]的传承,禅法可以分为两大业处[3]:1.止业处(samatha-kammannhana);2.观业处(vipassana-kammannhana)。其中,修习止业处能够培育定力,属于增上心学;修习观业处能够培育智慧,属于增上慧学。对于修习止业处,佛陀教导了很多种方法,《清净道论》将之归纳为四十种业处。这四十种业处分别是: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无量、四无色、一想以及一差别。对于观业处,一位禅修者从修习世间慧到出世间慧,次第成就的观智有十六种,称为十六观智,即:名色识别智、缘摄受智、思惟智、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其中,能够断除烦恼的是道智。道智生起之后即证悟相应的圣果。道智与果智两种属于出世间慧。第二节、修习功德在《清净道论》提到的四十种业处中,最为历代南传佛教长老、禅师们所推崇以及教导的是入出息念[4]。为什么入出息念会受到那么高的推崇呢?因为:第一、它是一切菩萨证悟佛果的修行方法。当我们的苟答马[5]佛陀还是菩萨[6]的时候,他坐在布德嘎亚(Buddha-gaya,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专注自己的呼吸,依照入出息念依次证得了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证得第四禅之后,他再转修观。在初夜时分,菩萨证得了宿住随念智(pubbenivasanussati-¤aoa),也就是宿命通,能够清晰地了知过去世的种种生死状态。中夜时分,菩萨证得了有情死生智(sattanau cutapapata-¤aoa),也就是天眼智(dibbacakkhu-¤aoa),能够见到众生各随其业,依照善或不善的业不断地在善趣、恶道里轮回。在后夜时分,菩萨证得了漏尽智(asavakhaya-¤aoa)。漏尽智也就是如实知见苦圣谛、如实知见苦集圣谛、如实知见苦灭圣谛、如实知见导至苦灭之道圣谛。当他证得漏尽智的同时,也就是入流道智(sotapatti-magga,须陀洹道智)与入流果智(sotapanna-phala,须陀洹果智)、一来道智(sakadagami-magga,斯陀含道智)与一来果智(sakadagami-phala,斯陀含果智)、不来道智(anagami- magga,阿那含道智)与不来果智(anagami-phala,阿那含果智)、阿拉汉道智(arahatta-magga,阿罗汉道智)与阿拉汉果智(arahatta-phala,阿罗汉果智)[7]接连地生起,最后证得了与一切知智(sabba¤¤uta-¤aoa)相应的阿拉汉道。自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菩萨就成了全自觉者[8]。因为佛陀本人是修行入出息念证得色界第四禅,然后才转修观,从而证悟圣道、圣果的。不仅我们的苟答马佛陀是这样,过去、未来的一切佛陀也是如此。因此,我们修行入出息念也就是追随佛陀的脚步。第二、佛陀经常教导修习入出息念。在巴厘三藏里面,收录了许多记载佛陀教导入出息念的*。在《经藏》里面,《长部》的《大念处经》,《中部》的《念处经》、《入出息念经》、《身至念经》等,《相应部》有一篇《入出息相应》,专门教导修习入出息念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入出息念在佛陀的教导中所占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佛陀不仅经常教导弟子们修习入出息念,连他本人也是如此。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有一次,佛陀跟比库们说:“我想在三个月中独坐,除了一位送食者之外,任何人都不能来访。”当佛陀独处三个月出来之后,告诉比库们说:“诸比库,假如有异学遍行者这样问:'贤友,沙门苟答马依何住而多住雨安居呢?’这样问时,诸比库,你们应这样回答那些异学遍行者:'贤友,世尊依入出息念之定而多住雨安居。”(S.54.11)从这里我们知道,就连佛陀也经常住于入出息念禅那,以入出息念为根本业处住于现法乐住。第三、修习入出息念有很多殊胜之处。1、下手容易,所缘[9]简单。与其他的禅修业处对比,修习入出息念非常容易,不用另外准备遍相。比如修习不净先要取不净相,取不净相要去找尸体,尸体越腐烂、越难看、越臭、越令人厌恶越好。对于没有禅那的禅修者来说,取不净相有时候会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又如修地遍要先做地遍的遍相。修白遍等业处也要做遍相。然而,修入出息念可以免去这些准备工作。为什么呢?因为,修习入出息念的所缘只是呼吸。呼吸对于人类来说是与生俱来的。当我们从母胎呱呱落地,一直到这期生命的终结,在这期间都有呼吸。因此,要修入出息念,只须直接去觉知自己的呼吸就行。正念地觉知呼吸就是在禅修。这种禅修方法不用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它直接了当,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修行。除了睡眠(睡着)之外,其他的时间我们随时都可以修习入出息念。此是殊胜处之一。2、修习入出息念非常寂静。入出息的相很微细,并不像不净相等那么粗。不净相是很粗、很厌恶的,有时候心会排斥、抗拒。三十二身份的相也同样是很粗的,容易厌恶。地遍的相在刚开始修的阶段也是很粗的。然而,入出息念的相是很细的。当我们把心念专注在呼吸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呼吸的轻柔。当然,我们不用注意其轻柔的特性,只是说跟其他所缘相比,入出息更容易让人感受到轻柔性。此是殊胜处之二。3、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迅速消除妄想。佛陀在《增支部·美奇亚经》(Meghiyasuttau)中说:“要断除贪爱,应修习不净;要断除瞋恚,应修习慈心;要断除寻(杂念),应修习入出息念;要断绝我慢,应修习无常想。”(A.9.1.3)在经律中,佛陀也指出修习入出息念的殊胜之处:“诸比库,修习、多作此入出息念之定,不但寂静、殊胜、不杂、乐住,而且能令再再生起的恶、不善法由此消失、停止。诸比库,犹如在热季的最后一个月,非时大雨能立刻使飞扬的尘土由此消失、停止。”(S.54.9; V.1.165)修习入出息念就像大雨洗掉漫天飞扬的尘土一般,能够使许多妄想很快地被消除。4、修习入出息念能够证得禅那。在四十种业处当中,佛随念、四界差别等十种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证得禅那;十不净、身至念这十一种业处只能达到初禅;慈、悲、喜三种业处只能证得第三禅,但通过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证得色界的第四禅。缅甸帕奥禅林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在拥有禅那的禅修者当中,有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是通过修习入出息念证得禅那的。所以,修习入出息念有诸多的功德、利益。正因如此,所以佛陀在很多经典里面都教导这种业处;也正因如此,历代上座部佛教的许多长老、禅师们都喜欢教导和修习入出息念。当我们见到了入出息念的这些功德与利益,就应当修习入出息念。第三节、去除五盖在修行之前先要离盖。盖(navaraoa),是障盖、障碍的意思。正如找到了要去一个地方的路,但是路上有很多障碍,诸如荆棘、石块、树干、树枝等挡住了去路,要顺利地走这条路的话,先要把这些路障清除掉。同样地,我们要修习任何的业处,特别是修习止业处的时候,首先要离盖。这里的盖是心的障盖,内心的烦恼。盖一共有五种,称为“五盖”。它们依次是:1、欲贪;2、瞋恚;3、昏沉睡眠;4、掉举追悔;5、疑。它们是七种不善心所,即:1、贪心所;2、瞋心所;3、昏沉心所;4、睡眠心所;5、掉举心所;6、恶作心所;7、疑心所。如果禅修者有了这五盖的任何一种,没有培育起来的定力将不能培育,已经培育起来的定力将会退失。因此,禅修必须先排除这些心的障盖。第一种盖称为“欲贪盖”,巴厘语叫做kamacchanda, kama是欲乐的意思。欲乐通常分为五种,称为五欲功德:颜色、声音、气味(香)、味道(味)、触(柔软的、细滑的、舒适的触觉)。这些能使人产生贪爱、执着的所缘称为kama,即欲乐的目标。chanda也是欲,这里的“欲”是指心的*、追求。内心对欲乐目标的贪着、欲求,称为欲贪,或者直译为欲欲。一个人心有爱染,比如儿女情长、沉迷歌舞娱乐、执着钱财物品等,这些爱染是禅修的障碍。第二种盖是瞋恚(vyapada)。瞋恚是心对所缘的抗拒、排斥与厌恶。从很粗程度的暴怒、愤怒,到很细微程度的烦躁、焦虑、忧愁、担心、牵挂,都属于瞋恚。只要内心对任何的人、事、物还有厌恶、排斥、抗拒,那么心就很难平静。如果你跟他人吵了一架,吵完架后想要禅修,能够修得好吗?如果有人在你禅修的时候讲话,让你起烦恼,你的心能平静吗?因此,心对所缘的抗拒、排斥是禅修的一种障碍。第三种盖是昏沉睡眠(thanamiddha),昏沉、睡眠是心与心所的软弱、无力、迟钝。如果一位禅修者在禅修的时候打瞌睡、昏沉,那么他的心就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就好像水池充满了泥浆一样,心是很钝的,不堪任作业,不堪任禅修。第四种盖是掉举、恶作(uddhacca-kukkucca)。掉举叫做uddhacca, 意为心的散乱、不能专一,好像把石头丢进灰土堆后所扬起的灰尘一样。心的散乱、不安,不能够专注,称为掉举。Kukkucca,直接翻译成恶作,但是在这里翻译为追悔会更加贴切。这种心所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应该做却没有去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第二、对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感到懊恼、后悔。顺便提一下,这里的恶作不同于戒律中的恶作罪,虽然中文一样,但是它们的巴厘语却不同。这里的kukkucca是后悔的意思,也可以称为追悔;但是戒律中的恶作是kkana,即不好的行为。掉举是禅修中最普遍的障碍。一个人的心没办法平静,有很多妄想,心取很多的所缘,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一会儿想这儿、一会儿想那儿,一会儿想过去、一会儿想未来、一会儿想现在,一会儿想他人、一会儿想自己……怎么能够专注呢?内心散乱,怎么能够专一呢?如果一个人感到后悔、悔恨:为什么我刚才这样做?为什么刚才我不这样做?为什么我刚才会这样说?如果一个人充满了懊恼和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3:09
入出息念能达到的最高禅定境界为四禅。入出息念是佛陀曾经修习的,佛陀就是通过入出息念达到禅定,并在此基础上修观而证悟涅槃的,因此历代禅修大师均推荐入出息念作为禅修者的修行业处。入出息念的殊胜之处1、下手容易,所缘简单。与其他的禅修业处对比,修习入出息念非常容易,不用另外准备遍相。比如修习不净先要取不净相,对于没有禅那的禅修者来说,取不净相有时候会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又如修地遍要先做地遍的遍相。修白遍等业处也要做遍相。然而,修入出息念可以免去这些准备工作。为什么呢?因为,修习入出息念的所缘只是呼吸。呼吸对于人类来说是与生俱来的。当我们从母胎呱呱落地,一直到这期生命的终结,在这期间都有呼吸。因此,要修入出息念,只须直接去觉知自己的呼吸就行。正念地觉知呼吸就是在禅修。这种禅修方法不用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直截了当。除了睡眠之外,其他的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修习入出息念。此是殊胜处之一。2、修习入出息念非常寂静。入出息的相很微细,并不像不净相等那么粗。不净相是很粗、很厌恶的,有时候心会排斥、抗拒。三十二身分的相也同样是很粗的,容易厌恶。地遍的相在刚开始修的阶段也是很粗的。然而,入出息念的相是很细的。当我们把心念专注在呼吸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呼吸的轻柔。当然,我们不用注意其轻柔的特性,只是说跟其他所缘相比,入出息更容易让人感受到轻柔性。此是殊胜处之二。3、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迅速消除妄想。佛陀在《增支部·美奇亚经》(Meghiyasuttaü)中说:“要断除贪爱,应修习不净;要断除瞋恚,应修习慈心;要断除寻(杂念),应修习入出息念;要断绝我慢,应修习无常想。”(A.9.1.3)在经律中,佛陀也指出修习入出息念的殊胜之处:“诸比库,修习、多作此入出息念之定,不但寂静、殊胜、不杂、乐住,而且能令再再生起的恶、不善法由此消失、停止。诸比库,犹如在热季的最后一个月,非时大雨能立刻使飞扬的尘土由此消失、停止。”(S.54.9; V.1.165)修习入出息念就像大雨洗掉漫天飞扬的尘土一般,能够使许多妄想很快地被消除。4、修习入出息念能够证得禅那。在四十种业处当中,佛随念、四界差别等十种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证得禅那;十不净、身至念这十一种业处只能达到初禅;慈、悲、喜三种业处只能证得第三禅,但通过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证得色界的第四禅。缅甸帕奥禅林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在拥有禅那的禅修者当中,有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是通过修习入出息念证得禅那的。所以,修习入出息念有诸多的功德、利益。正因如此,所以佛陀在很多经典里都教导这种业处;也正因如此,历代上座部佛教的许多长老、禅师们都喜欢教导和修习入出息念。当我们见到入出息念的这些功德与利益,就应当修习入出息念。修习方法第一点:身体坐正,保持自然,全身放松你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坐姿。如果盘腿有困难的话就不需要盘腿;你可以将两腿并排平放在地上,而不必将一腿压在另一腿上。使用适当高度的坐垫可以让你坐得更舒服而且更容易保持上身正直。接着从头到脚一部份一部份地放松全身,不要让身体有绷紧的现象。如果发现任何部位绷紧,就借着放松与保持自然来将它舒解。若没有充分放松,在你坐久之后绷紧的部位会造成疼痛或不适,因此在每一次开始静坐时务必先将全身放松。第二点:放下万缘,保持平静安详的心你应当思惟一切缘起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它们不会顺从你的意愿,而只会依照它们自己的过程进行,因此执着它们是没有用的。理智的作法是在禅修时暂时把它们放下。每当杂念生起时,你可以提醒自己现在是抛开一切忧虑的时刻,而保持心只专注于禅修的目标──呼吸。如果突然想起某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认为必须仔细地思考一番,你也不应在禅修时那么做。你可以将它记录在随身携带的记事本里,然后将它抛在一边,继续专心禅修。如果真心想成就安般念,就必须将一切杂务放下。有些禅修者想要培育定力,但却又不能放下对世俗事的执着,结果他们的心变得非常散乱,时常在呼吸与世俗事之间来回奔走。即使他们努力要使心平静下来,却都无法办到,原因就只是他们不能放下对其他目标的执着。这种执着是禅修进展的一大障碍,所以你应当立下坚定的决心,在禅修期间暂时抛开世间的万缘,以平静安详的心来修行。第三点:借着不断的练习来熟悉呼吸在你确定全身已经放松,内心无忧无虑之后,就将你的心安置在呼吸与鼻孔外面皮肤接触的地方,亦即在鼻孔与上唇之间的区域。试着了知这个区域里的呼吸。当你能在此区域里的任何地方发现呼吸时,就让心一直知道那里的呼吸。应当像旁观者一样,以客观的态度来觉知自然的呼吸,不要去控制或改变它,因为那样会导致呼吸辛苦、胸口发闷。让你的心觉知正在通过上述部位的呼吸,而不随着呼吸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讲述一则守门人的譬喻:守门人不会去注意已经走入城里或走出城外的人,而只检查正在通过城门的人。同样地,接触部位好比是城门,禅修者不应注意已经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的呼吸,而应注意正在经过接触部位的呼吸(气息)。另一件应当注意的事情是:应当专注于呼吸的本身,而不要注意呼吸里四界(四大)的特相。意思是不要去注意呼吸(气息)的硬、粗、重、软、滑、轻(地界的特相)、流动、黏结(水界的特相)、热、冷(火界的特相)、支持、推动(风界的特相)。如果去注意其中的任何一种,其余的特相也会变得愈来愈明显,因而会干扰你的定力。你应当做的只是以整体的概念单纯地觉知呼吸本身。有些禅修者不能觉察自己的呼吸,因为他们的呼吸很微细,而他们还不习惯于觉知微细的呼吸。他们应当以冷静与警觉的心,将心保持在上述呼吸出现的部位,并且了解自己还在呼吸。只是保持知道自己还在呼吸就够了,不要故意使呼吸变得明显。在这个时候,保持清明的正念是很重要的。只要保持警觉心与耐心,渐渐地他们就能觉察微细的呼吸。若能习惯于觉知微细的呼吸,这对培育深厚的定力有很大的帮助。你应当依循中道,也就是以适度的精进来修行。精进力不要用得过度,因为那会造成很多困扰,如绷紧、头痛、眼睛疲劳等等;精进力也不要用得不足,因为那会使你落入白日梦或打瞌睡。因此应当付出适度的精进力,让自己能够持续地知道呼吸就够了。当你内心生起妄想时,不要去理会妄想,而要将心引导回来注意呼吸。对妄想或对你自己生气都是无济于事的,只会使你的心更加掉举。然而借着不理会妄想,你就能使自己渐渐疏远妄想;借着经常觉知呼吸,就能使自己渐渐熟悉呼吸。这就是处理妄想的正确方法。如果你的心经常妄想纷飞,你可以在觉知呼吸的同时在心中默念:「吸,呼;吸,呼……」,藉此帮助心安住于呼吸。或者用数息的方法:在五到十之间选择一个数目,然后固定地从一数到那个数目。例如你选择数到八的话,则可以在吸气时心中默念「吸」;呼气时心中默念「呼」;呼气的末端心中默数「一」。同样地,在第二次呼气的末端心中默数「二」……如此从一数到八,然后再从一数到八,一再地重复。如此数息时,注意力仍然放在呼吸,而不是放在数字,因为数字只是帮助你将心安住于呼吸的工具而已。应当持续地数息,直到你的心平静稳定为止,然后可以停止数息,而单纯地只觉知呼吸。第四点:专注于呼吸当你能持续不断地觉知呼吸十五到二十分钟时,那表示你已经相当熟悉呼吸了,就可以将注意力的焦点集中于呼吸。在上一个要点里,在觉知呼吸的同时你也知道接触部位;而在这一个要点里,你试着将心的注意范围缩小到只集中于呼吸本身而已,如此做能使你的心愈来愈专注。第五点:专注于每一刻的呼吸(全息)当你能持续不断地专注于呼吸,时间达到三十分钟以上时,那样的定力已经相当好,你可以专注于呼吸的全息。意思就是当每一次呼吸从头到尾(开始、中间、结尾)的气息经过时,你都在接触部位毫无遗漏地专注到它们。如此专注于每一刻的呼吸,你的定力将会愈来愈强、愈来愈深,因为没有空隙让你的心去想其它的事情。你会知道有时呼吸长,有时呼吸短。这里的长短是指时间的长度,而不是指距离。当呼吸慢时,呼吸的时间就长;当呼吸快时,呼吸的时间就短。然而不应故意使呼吸变长或变短,应当保持自然的呼吸。无论呼吸长或短,你都应当专注于全息。若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如此修行,定力就会愈来愈稳定。如果能在每一次静坐时都持续地专注于呼吸一小时以上,每天至少五次静坐,如此持续至少三天,不久你会发现呼吸转变成禅相[1](nimitta),那时就能进到更上一层的境界。[1] 禅相:修行禅定时内心专注的目标。如何判断禅那对于入出息念,业处是人中部位经过的呼吸。1、遍作相的初始阶段:修行到一定阶段,最先可能会出现光,出现物品、山川、楼阁、人物,甚至佛像等景象,有些禅修者会感觉眼前好像有一片像云、像烟一样的淡白色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好像有一层白雾笼罩着自己;有些禅修者感觉在额头、眼前或者脸前有光。这些是遍作相的初始阶段。2、遍作相的遍作定阶段:当定力提升时,出现在接触点(人中)附近的如烟、如雾状的灰白色光,也称为“遍作相”;而此时的定力则称为“遍作定”3、取相阶段:当心专注在遍作相时,定力将能得到提升。此时,出现在接触点一带的灰白光慢慢地会变白、变亮。有些可能会白得像棉花、像月亮一样,有些会亮得像汽车灯、像手电筒的光一样。在形状上,每个人的也都不尽相同。有些感觉好像云彩,有些感觉像花环,有些感觉像莲花,有些感觉像车轮……这种禅相称为“取相”(uggaha nimitta)。取相的光比遍作相要亮。4、似相阶段:当禅修者能够平静地专注取相维持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或者更久,他会发现禅相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晃耀,有些像太阳光,有些像月圆日夜空的月亮,有些像聚光灯,有些像珍珠,有些像晨星,也有一些晶莹剔透得像块水晶,这就是“似相”。如果禅修者能够持续地专注似相,心与似相完全融为一体,如此维持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乃至更长的时间,他就很可能证得初禅。为什么说很可能呢?因为还没有经过检查的缘故。如果禅修者能够持续地专注禅相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之后,他应当练习查有分,有分在心脏这个地方。在他出定之后,借着很强的禅定之光去看心脏里面这个地方。刚刚开始学习查有分的时候,不应当查太久,大概一到两秒钟就行。当他可以查到有分之后,再学习在有分这个地方逐一地辨识五禅支。这五禅支是五种心所,它们个别分开来叫禅支,整体总合起来则叫初禅。这五禅支分别是:1.寻(vitakka)——将心投入并安置于似相。2.伺(vicàra)——心持续地省察似相。3.喜(p?ti)——喜欢似相。4.乐(sukha)——体验似相的那一份乐受。5.一境性(ekaggatà)——心持续地专注似相。查禅支并不是依靠感觉去揣摩自己是不是有这五种心理作用,而必须用禅那之光在心所依处这个地方辨识。为什么呢?因为心所依处是作为禅那心的依靠处,所以要在有分这里辨识禅支。可以辨识到五禅支后,还必须练习初禅的五自在。什么是五自在呢?它们分别是:[1].转向自在:能在出定后转向于禅支。2.入定自在:随意何时入定就能入定。3.住定自在:能随自己的意愿入定多久。4.出定自在:随意何时出定就能出定。5.省察自在:能在出定后省察禅支。五自在练习成功后,就可以说确认已经完全到达初禅了。禅修的危险危险一:走火入魔需要注意的是,在遍作相这个阶段,有些禅修者可能会见到一些影像,诸如看到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日月虚空、人物鸟兽等,或听到唱歌声、讲话声、诵经声、念佛声等等。这是因为定力提升之后,心会变得强有力而且敏感,只要他一转念头,心就可以造作出很多东西、变现出很多声色光影出来。心念快得连自己都来不及察觉到,但相已经出现在他面前了。须知这些相都是由心想而生的,是幻觉!有些人喜欢盲修瞎练,当他的定力到达某一个阶段的时候,通常会见到光、见到花,乃至见到所谓的佛菩萨。假如此时他执着这些光相,追求这些境界,甚至以为自己很厉害,那就很容易出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具备了某种程度的定力,但是他的心没有很好的导向,所谓“走火入魔”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因此,无论见到什么景象,出现什么境界,一概不要去理它,不要去看它,更不要执着它!只需记得持续关注业处!危险二:自以为证悟涅槃在近行定的阶段,禅修者体验到落入有分就好像所有一切在刹那间都停止了,所缘没有了,连时间、空间的概念也没有。当他清醒过来后会想:“嗯,刚才怎么会这样?”这种体验称为“落入有分”。然而,落入有分是禅修的陷阱。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落入有分时“能所双泯”,就误认为已经开悟或证悟涅槃了。经典依据佛陀在《谛相应》(Sacca Samyutta)里说道:「诸比丘,你们应当培育定力。诸比丘,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实地了知诸法。」佛陀在《相应部》(Samyutta Nikaya)里建议弟子们修行安般念,他说:「诸比丘,透过培育与数数修行安般念所产生的定力是宁静且殊胜的,它是精纯不杂的安乐住处,能在*不善念头一生起时就立刻将它们消灭与平息。」《清净道论》则说:「在一切诸佛、某些辟支佛及声闻弟子藉以获得成就与当下乐住的基本业处中,安般念是最主要的。」佛陀在《大念处经》里面说到入出息念的修行方法: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观身为身呢?在此,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树下或空地,盘腿而坐,保持身体正直,安立正念在自己面前(的呼吸)。他正念地吸气,正念地呼气。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就像善巧的车床师或他的学徒,当他做长弯的时候,他了知:『我做长弯。』当他做短弯的时候,他了知:『我做短弯。』同样地,当比丘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入出息念(二)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第一节、戒与止观修学佛教的目的在于断除烦恼。要断除烦恼,就必须禅修。谈到禅修,就必须依照戒、定、慧三学的次第修行;也即是说,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观。谈到戒清净,对在家人来说,要守护好五戒,有条件的话应持守八戒。对于比库[1]来说,有四种遍净戒:第一、巴帝摩卡律仪戒(最胜的戒,patimokkhasauvara-sala),即比库应当守护的律仪。第二、根律仪戒(indriyasauvara-sala),根即感官;守护好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称为根律仪。第三、活命遍净戒(ajavaparisuddhi-sala),即须正命而活(正确的谋生方式),不能邪命自活。第四、资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ala),即正确、适当地使用生活必需品,包括袈裟、饮食、住所、医药等生活用品。无论在家、出家弟子,都应当守护好各自的戒,持守不犯即是戒清净。唯有以戒清净为前提,才谈得上修习止、观。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2]的传承,禅法可以分为两大业处[3]:1.止业处(samatha-kammannhana);2.观业处(vipassana-kammannhana)。其中,修习止业处能够培育定力,属于增上心学;修习观业处能够培育智慧,属于增上慧学。对于修习止业处,佛陀教导了很多种方法,《清净道论》将之归纳为四十种业处。这四十种业处分别是: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无量、四无色、一想以及一差别。对于观业处,一位禅修者从修习世间慧到出世间慧,次第成就的观智有十六种,称为十六观智,即:名色识别智、缘摄受智、思惟智、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其中,能够断除烦恼的是道智。道智生起之后即证悟相应的圣果。道智与果智两种属于出世间慧。第二节、修习功德在《清净道论》提到的四十种业处中,最为历代南传佛教长老、禅师们所推崇以及教导的是入出息念[4]。为什么入出息念会受到那么高的推崇呢?因为:第一、它是一切菩萨证悟佛果的修行方法。当我们的苟答马[5]佛陀还是菩萨[6]的时候,他坐在布德嘎亚(Buddha-gaya,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专注自己的呼吸,依照入出息念依次证得了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证得第四禅之后,他再转修观。在初夜时分,菩萨证得了宿住随念智(pubbenivasanussati-¤aoa),也就是宿命通,能够清晰地了知过去世的种种生死状态。中夜时分,菩萨证得了有情死生智(sattanau cutapapata-¤aoa),也就是天眼智(dibbacakkhu-¤aoa),能够见到众生各随其业,依照善或不善的业不断地在善趣、恶道里轮回。在后夜时分,菩萨证得了漏尽智(asavakhaya-¤aoa)。漏尽智也就是如实知见苦圣谛、如实知见苦集圣谛、如实知见苦灭圣谛、如实知见导至苦灭之道圣谛。当他证得漏尽智的同时,也就是入流道智(sotapatti-magga,须陀洹道智)与入流果智(sotapanna-phala,须陀洹果智)、一来道智(sakadagami-magga,斯陀含道智)与一来果智(sakadagami-phala,斯陀含果智)、不来道智(anagami- magga,阿那含道智)与不来果智(anagami-phala,阿那含果智)、阿拉汉道智(arahatta-magga,阿罗汉道智)与阿拉汉果智(arahatta-phala,阿罗汉果智)[7]接连地生起,最后证得了与一切知智(sabba¤¤uta-¤aoa)相应的阿拉汉道。自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菩萨就成了全自觉者[8]。因为佛陀本人是修行入出息念证得色界第四禅,然后才转修观,从而证悟圣道、圣果的。不仅我们的苟答马佛陀是这样,过去、未来的一切佛陀也是如此。因此,我们修行入出息念也就是追随佛陀的脚步。第二、佛陀经常教导修习入出息念。在巴厘三藏里面,收录了许多记载佛陀教导入出息念的*。在《经藏》里面,《长部》的《大念处经》,《中部》的《念处经》、《入出息念经》、《身至念经》等,《相应部》有一篇《入出息相应》,专门教导修习入出息念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入出息念在佛陀的教导中所占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佛陀不仅经常教导弟子们修习入出息念,连他本人也是如此。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有一次,佛陀跟比库们说:“我想在三个月中独坐,除了一位送食者之外,任何人都不能来访。”当佛陀独处三个月出来之后,告诉比库们说:“诸比库,假如有异学遍行者这样问:'贤友,沙门苟答马依何住而多住雨安居呢?’这样问时,诸比库,你们应这样回答那些异学遍行者:'贤友,世尊依入出息念之定而多住雨安居。”(S.54.11)从这里我们知道,就连佛陀也经常住于入出息念禅那,以入出息念为根本业处住于现法乐住。第三、修习入出息念有很多殊胜之处。1、下手容易,所缘[9]简单。与其他的禅修业处对比,修习入出息念非常容易,不用另外准备遍相。比如修习不净先要取不净相,取不净相要去找尸体,尸体越腐烂、越难看、越臭、越令人厌恶越好。对于没有禅那的禅修者来说,取不净相有时候会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又如修地遍要先做地遍的遍相。修白遍等业处也要做遍相。然而,修入出息念可以免去这些准备工作。为什么呢?因为,修习入出息念的所缘只是呼吸。呼吸对于人类来说是与生俱来的。当我们从母胎呱呱落地,一直到这期生命的终结,在这期间都有呼吸。因此,要修入出息念,只须直接去觉知自己的呼吸就行。正念地觉知呼吸就是在禅修。这种禅修方法不用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它直接了当,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修行。除了睡眠(睡着)之外,其他的时间我们随时都可以修习入出息念。此是殊胜处之一。2、修习入出息念非常寂静。入出息的相很微细,并不像不净相等那么粗。不净相是很粗、很厌恶的,有时候心会排斥、抗拒。三十二身份的相也同样是很粗的,容易厌恶。地遍的相在刚开始修的阶段也是很粗的。然而,入出息念的相是很细的。当我们把心念专注在呼吸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呼吸的轻柔。当然,我们不用注意其轻柔的特性,只是说跟其他所缘相比,入出息更容易让人感受到轻柔性。此是殊胜处之二。3、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迅速消除妄想。佛陀在《增支部·美奇亚经》(Meghiyasuttau)中说:“要断除贪爱,应修习不净;要断除瞋恚,应修习慈心;要断除寻(杂念),应修习入出息念;要断绝我慢,应修习无常想。”(A.9.1.3)在经律中,佛陀也指出修习入出息念的殊胜之处:“诸比库,修习、多作此入出息念之定,不但寂静、殊胜、不杂、乐住,而且能令再再生起的恶、不善法由此消失、停止。诸比库,犹如在热季的最后一个月,非时大雨能立刻使飞扬的尘土由此消失、停止。”(S.54.9; V.1.165)修习入出息念就像大雨洗掉漫天飞扬的尘土一般,能够使许多妄想很快地被消除。4、修习入出息念能够证得禅那。在四十种业处当中,佛随念、四界差别等十种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证得禅那;十不净、身至念这十一种业处只能达到初禅;慈、悲、喜三种业处只能证得第三禅,但通过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证得色界的第四禅。缅甸帕奥禅林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在拥有禅那的禅修者当中,有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是通过修习入出息念证得禅那的。所以,修习入出息念有诸多的功德、利益。正因如此,所以佛陀在很多经典里面都教导这种业处;也正因如此,历代上座部佛教的许多长老、禅师们都喜欢教导和修习入出息念。当我们见到了入出息念的这些功德与利益,就应当修习入出息念。第三节、去除五盖在修行之前先要离盖。盖(navaraoa),是障盖、障碍的意思。正如找到了要去一个地方的路,但是路上有很多障碍,诸如荆棘、石块、树干、树枝等挡住了去路,要顺利地走这条路的话,先要把这些路障清除掉。同样地,我们要修习任何的业处,特别是修习止业处的时候,首先要离盖。这里的盖是心的障盖,内心的烦恼。盖一共有五种,称为“五盖”。它们依次是:1、欲贪;2、瞋恚;3、昏沉睡眠;4、掉举追悔;5、疑。它们是七种不善心所,即:1、贪心所;2、瞋心所;3、昏沉心所;4、睡眠心所;5、掉举心所;6、恶作心所;7、疑心所。如果禅修者有了这五盖的任何一种,没有培育起来的定力将不能培育,已经培育起来的定力将会退失。因此,禅修必须先排除这些心的障盖。第一种盖称为“欲贪盖”,巴厘语叫做kamacchanda, kama是欲乐的意思。欲乐通常分为五种,称为五欲功德:颜色、声音、气味(香)、味道(味)、触(柔软的、细滑的、舒适的触觉)。这些能使人产生贪爱、执着的所缘称为kama,即欲乐的目标。chanda也是欲,这里的“欲”是指心的*、追求。内心对欲乐目标的贪着、欲求,称为欲贪,或者直译为欲欲。一个人心有爱染,比如儿女情长、沉迷歌舞娱乐、执着钱财物品等,这些爱染是禅修的障碍。第二种盖是瞋恚(vyapada)。瞋恚是心对所缘的抗拒、排斥与厌恶。从很粗程度的暴怒、愤怒,到很细微程度的烦躁、焦虑、忧愁、担心、牵挂,都属于瞋恚。只要内心对任何的人、事、物还有厌恶、排斥、抗拒,那么心就很难平静。如果你跟他人吵了一架,吵完架后想要禅修,能够修得好吗?如果有人在你禅修的时候讲话,让你起烦恼,你的心能平静吗?因此,心对所缘的抗拒、排斥是禅修的一种障碍。第三种盖是昏沉睡眠(thanamiddha),昏沉、睡眠是心与心所的软弱、无力、迟钝。如果一位禅修者在禅修的时候打瞌睡、昏沉,那么他的心就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就好像水池充满了泥浆一样,心是很钝的,不堪任作业,不堪任禅修。第四种盖是掉举、恶作(uddhacca-kukkucca)。掉举叫做uddhacca, 意为心的散乱、不能专一,好像把石头丢进灰土堆后所扬起的灰尘一样。心的散乱、不安,不能够专注,称为掉举。Kukkucca,直接翻译成恶作,但是在这里翻译为追悔会更加贴切。这种心所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应该做却没有去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第二、对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感到懊恼、后悔。顺便提一下,这里的恶作不同于戒律中的恶作罪,虽然中文一样,但是它们的巴厘语却不同。这里的kukkucca是后悔的意思,也可以称为追悔;但是戒律中的恶作是kkana,即不好的行为。掉举是禅修中最普遍的障碍。一个人的心没办法平静,有很多妄想,心取很多的所缘,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一会儿想这儿、一会儿想那儿,一会儿想过去、一会儿想未来、一会儿想现在,一会儿想他人、一会儿想自己……怎么能够专注呢?内心散乱,怎么能够专一呢?如果一个人感到后悔、悔恨:为什么我刚才这样做?为什么刚才我不这样做?为什么我刚才会这样说?如果一个人充满了懊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