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年人的手会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4:4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0:12
你好!老人的手经常抖动,属神经系统的不自主运动——震颤。引起震颤的常见原因有:
1 生理性震颤:震颤多见于肢体、头部及舌等部位,常在精神紧张、惊恐、情绪激动、疲劳时明显,一般不须治疗。
2 老年性震颤:震颤初期多在运动时出现,以后也可在静止时出现,以手、头、唇多见。
4 特发性震颤:也称家族性震颤。多在25岁前发病,随年龄而增加,震颤多在双手、头部或发音时,尤以双手震颤为多见。
5 震颤麻痹:也称帕金森氏病,系脑锥体外系病变所致。震颤特点为静止性震颤,有节律性,手指震颤呈“搓丸样”,同时伴有肌张力增强和运动减少,面部缺乏表情,走路呈“慌张”步态等,不难与其他震颤相区别。
有些疾病可有与帕金森氏病相类似的临床特征,统称为帕金森氏综合症。常有脑炎、动脉硬化、中毒、药物等病因所致。
根据老人有手颤,不伴其他症状,若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的话,多考虑为老年性震颤,且伴有动脉硬化所致。
治疗:
1 控制好血压:可服用降压稳、时效长、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如依那普利或拉西地平(司洛平)等;
2 控制好血糖;
3 防治动脉硬化药物治疗:阿斯匹林 50~75mg 日1次
心脑康 1~2粒 日3次 维脑路通2# 日3次
4 必要时给小量镇静剂服用。
饮食调理:
1 以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适量蛋白质、丰富维生素为原则:少食肥肉、猪油、奶油、蛋黄、带鱼、动物内脏等;多食瘦肉、禽类、鱼虾、豆制品.肉类以 75~100克/日为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每日500克左右。提倡食用植物油,植物油与动物油比例以2:0.5最为理想。
2 控制总热量:糖尿病患者每日主食以 6 两为宜,视活动量适当加减;增加豆制品。
3 限盐 :每日以5~6克为宜,吃盐过多可致血压增高,增加心脏负担;
4 戒烟限酒:烟草中尼古丁可引起血管痉挛,造成血管壁损伤,加重脑动脉硬化;
答:手抖是老年人的常见现象。两只手抖个不停,吃饭、写字都受到严重影响,令老人们非常苦恼。医学上将这种抖动称为震颤。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但病根多在大恼,因某种疾病使大恼负责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从而引起震颤。
在临床上,震颤麻痹症、脑动脉硬化、中脑或小脑平病变、肝性脑病、药物中毒、痴呆等,都有可能引起老人手抖。据医学研究发现,食用蚕豆、咖啡,可有效地控制震颤。家人可以适当给老人多吃这两种食物。另外在做一个甲状腺激素水平确定有没有甲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0:12
手抖主要有两种情况:1.特发性震颤。这种病的病因不明,主要累及上肢和头部。主要表现是做精细动作时出现手抖,如写字、持筷子、扣纽扣等。情绪紧张、疲劳时手抖更明显,于精神松弛或休息时减轻或完全消失。喝酒后症状可减轻。特发性震颤进展非常缓慢或不进展,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2.帕金森病。这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除手抖外,还伴有动作缓慢,肢体僵硬,平衡功能差等症状。
手抖分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
生理性手抖动的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静止时出现,是一种细小的、快速的、无规律的抖动。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剧痛及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出现,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随之消失。
病理性手抖,医学上称“震颤”;是指手不随意的颤动,常为永久性的。主要分为静止性手抖和运动性手抖两种类型。其中静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即安静的状态下出现的手抖。这种手抖在睡觉时就可消失,手抖速度为4—6次/秒,比较有规律,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运动性手抖是只在运动时出现手抖,运动接近目标时抖动加重。如医生给病人做指鼻试验时,要病人伸直前臂;再用食指指自己的鼻尖;食指尖越接近鼻尖,手的抖动就越明显。运动性手抖无规律,抖动幅度大,受情绪影响而增强,常见于脑神经和上肢神经的病变。
如果排除病理因素,手抖的另一常见病因是由心理因素引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0:13
老人手抖,确实是一种不可能抗拒的老化现象。但不一定每个老人都会手抖。纵使颤抖,但其轻重程度也不一样。多数而言皆表现在细小动作上比较明显,如写字不再流畅均匀、穿针会抖抖索索、挟菜会诚徨诚恐、敬酒会杯摇酒溅。有的还会摇头晃脑、步态蹒跚、动作迟缓、记忆衰退。这既是老人衰退的表现,也是一种病态的反映。显示为手抖,其实病根在脑中,多是大脑退行性变所致。
一是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良,脑细胞衰退而影响生理功能。这多表现为微小动作的手抖,尤其写字时更为明显,多在一侧。粗活用力时的大动作,则不一定会发生颤抖。若某一血管梗塞,除手抖外,还会有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手抖的症状会随年龄的增加和血管硬化的加重而加重。这一类手抖治疗的重点在于治疗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另外还需戒烟忌酒,做到清源治本。
二是帕金森病一类。这是脑内锥体外系疾患之一,病灶在大脑深处的丘脑基底节处,主要是缺乏多巴胺。典型的是一侧或双上肢,尤其是远端出现不以意志为转移的抖动,紧张激动时加重,安静时消失,且动作迟钝、反应慢、关节僵硬、手脚不灵、步态不稳、语言不畅、抄写时字歪扭。此病确诊后可采用服药或手术方法,如服用左旋多巴、安坦以及行立体定向术,效果不错,但可复发。
三是小脑半球的疾患。可因肿瘤、小脑萎缩、脑供血不足而致。这一类手抖的特点是意向性震颤,即静止时不抖,运动时出现。令其指鼻尖时,手发抖且指不准确,同时还可合并眼球震颤、走路时呈醉汉步态、动作不协调,间或耳鸣、失聪等。此时,需作CT、磁共振或诱发电位等检查,可找出病源,及时正确地处理
.总之,老人手发抖的病灶多在大脑,因此局部治疗如针灸、理疗的效果,常常不尽人意。理想的疗法是寻源根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0:13
肢体甚至头颈的不由自主的抖动,医学上称为震颤。它仅是一个症状,是指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表现为不随意的有节律性的颤动,临床上又将其细分为:静止性震颤、运动性震颤、姿势性震颤、回跳性震颤及震动性震颤等。
静止性震颤即肌肉在松弛的情况下出现肢体抖动,睡眠时消失,较有节律。帕金森综合征即属此类。
运动性震颤是在静止时不出现,运动时才发作。表现为无节律、振幅大,常因情绪激动、精神刺激而发作。这是拮抗肌协调障碍的结果。常是小脑病变的反应,如小脑肿瘤、结合臂病变、脑血管硬化等。
姿势性震颤又称意向性震颤。其实此种震颤归属运动性震颤,即指身体处于某一特定姿势(如卧或坐时)或从事某种目的运动或保持某一姿势时才出现,静止时消失。
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但其病根多在大脑,皆是因某种疾患使大脑涉及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临床上的病因有帕金森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肝性脑病,小脑、脑干病变,脑动脉硬化,脑缺血,药物中毒,痴呆等。
老年人如果出现手抖症状,且日益严重,应该及时求医做适当检查,明确病因,正确治疗。
有些人进入老年以后手就会发抖,这是为什么呢?医学上称这种老年人手发抖的现象叫做老年性震颤。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
首先,据科学验证:趋于年迈者,脑细胞减少20%,进入高龄期减少30%。脑细胞的衰亡,神经细胞的老化,会导致小脑萎缩,引起协调共济功能异常。
其次,由于老年人动脉硬化,新陈代谢障碍,加之活动量小,体内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对肢体供给较差,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肌肉变硬,肌力减退,肌肉的收缩不规则,张力过低,也会引起产生肌肉的缩张不协调。
那么,如何来预防和缓解手发抖呢?
注意用脑卫生,加强脑的锻炼,可推迟脑细胞衰老,延缓小脑萎缩的进程。
适量运动,加强关节、肌肉锻炼,可以增强体内的新陈代谢,使组织器官充满活力,有助于各关节、各肌肉群之间的相互协同运动,推迟衰老的进程。
关于两腿打颤,在老年人中也是很常见的一种症状,亦是人体老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多数是因为脊髓腰段前角细胞和所属神经纤维的变化或萎缩,属于一种细微的局限于一些肌束的极其快速而短暂的收缩,不伴有关于的活动。湿度和机械刺激常可诱发,与动脉硬化和糖尿病无直接因果关系,医学上叫“肌束颤动”。“肌束颤动”要积极预防,主要方法是:加强体格锻炼,增强皮肤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性,促进下肢神经和肌肉的细胞代谢,防止衰老的进程。也可服用一些营养神经和肌肉的药。此外,理疗、按摩、针灸、气功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0:14
手抖是老年人的常见现象。两只手抖个不停,吃饭、写字都受到严重影响,令老人们非常苦恼。医学上将这种抖动称为震颤。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但病根多在大恼,因某种疾病使大恼负责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从而引起震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0:12
你好!老人的手经常抖动,属神经系统的不自主运动——震颤。引起震颤的常见原因有:
1 生理性震颤:震颤多见于肢体、头部及舌等部位,常在精神紧张、惊恐、情绪激动、疲劳时明显,一般不须治疗。
2 老年性震颤:震颤初期多在运动时出现,以后也可在静止时出现,以手、头、唇多见。
4 特发性震颤:也称家族性震颤。多在25岁前发病,随年龄而增加,震颤多在双手、头部或发音时,尤以双手震颤为多见。
5 震颤麻痹:也称帕金森氏病,系脑锥体外系病变所致。震颤特点为静止性震颤,有节律性,手指震颤呈“搓丸样”,同时伴有肌张力增强和运动减少,面部缺乏表情,走路呈“慌张”步态等,不难与其他震颤相区别。
有些疾病可有与帕金森氏病相类似的临床特征,统称为帕金森氏综合症。常有脑炎、动脉硬化、中毒、药物等病因所致。
根据老人有手颤,不伴其他症状,若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的话,多考虑为老年性震颤,且伴有动脉硬化所致。
治疗:
1 控制好血压:可服用降压稳、时效长、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如依那普利或拉西地平(司洛平)等;
2 控制好血糖;
3 防治动脉硬化药物治疗:阿斯匹林 50~75mg 日1次
心脑康 1~2粒 日3次 维脑路通2# 日3次
4 必要时给小量镇静剂服用。
饮食调理:
1 以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适量蛋白质、丰富维生素为原则:少食肥肉、猪油、奶油、蛋黄、带鱼、动物内脏等;多食瘦肉、禽类、鱼虾、豆制品.肉类以 75~100克/日为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每日500克左右。提倡食用植物油,植物油与动物油比例以2:0.5最为理想。
2 控制总热量:糖尿病患者每日主食以 6 两为宜,视活动量适当加减;增加豆制品。
3 限盐 :每日以5~6克为宜,吃盐过多可致血压增高,增加心脏负担;
4 戒烟限酒:烟草中尼古丁可引起血管痉挛,造成血管壁损伤,加重脑动脉硬化;
答:手抖是老年人的常见现象。两只手抖个不停,吃饭、写字都受到严重影响,令老人们非常苦恼。医学上将这种抖动称为震颤。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但病根多在大恼,因某种疾病使大恼负责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从而引起震颤。
在临床上,震颤麻痹症、脑动脉硬化、中脑或小脑平病变、肝性脑病、药物中毒、痴呆等,都有可能引起老人手抖。据医学研究发现,食用蚕豆、咖啡,可有效地控制震颤。家人可以适当给老人多吃这两种食物。另外在做一个甲状腺激素水平确定有没有甲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0:12
手抖主要有两种情况:1.特发性震颤。这种病的病因不明,主要累及上肢和头部。主要表现是做精细动作时出现手抖,如写字、持筷子、扣纽扣等。情绪紧张、疲劳时手抖更明显,于精神松弛或休息时减轻或完全消失。喝酒后症状可减轻。特发性震颤进展非常缓慢或不进展,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2.帕金森病。这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除手抖外,还伴有动作缓慢,肢体僵硬,平衡功能差等症状。
手抖分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
生理性手抖动的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静止时出现,是一种细小的、快速的、无规律的抖动。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剧痛及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出现,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随之消失。
病理性手抖,医学上称“震颤”;是指手不随意的颤动,常为永久性的。主要分为静止性手抖和运动性手抖两种类型。其中静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即安静的状态下出现的手抖。这种手抖在睡觉时就可消失,手抖速度为4—6次/秒,比较有规律,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运动性手抖是只在运动时出现手抖,运动接近目标时抖动加重。如医生给病人做指鼻试验时,要病人伸直前臂;再用食指指自己的鼻尖;食指尖越接近鼻尖,手的抖动就越明显。运动性手抖无规律,抖动幅度大,受情绪影响而增强,常见于脑神经和上肢神经的病变。
如果排除病理因素,手抖的另一常见病因是由心理因素引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0:13
老人手抖,确实是一种不可能抗拒的老化现象。但不一定每个老人都会手抖。纵使颤抖,但其轻重程度也不一样。多数而言皆表现在细小动作上比较明显,如写字不再流畅均匀、穿针会抖抖索索、挟菜会诚徨诚恐、敬酒会杯摇酒溅。有的还会摇头晃脑、步态蹒跚、动作迟缓、记忆衰退。这既是老人衰退的表现,也是一种病态的反映。显示为手抖,其实病根在脑中,多是大脑退行性变所致。
一是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良,脑细胞衰退而影响生理功能。这多表现为微小动作的手抖,尤其写字时更为明显,多在一侧。粗活用力时的大动作,则不一定会发生颤抖。若某一血管梗塞,除手抖外,还会有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手抖的症状会随年龄的增加和血管硬化的加重而加重。这一类手抖治疗的重点在于治疗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另外还需戒烟忌酒,做到清源治本。
二是帕金森病一类。这是脑内锥体外系疾患之一,病灶在大脑深处的丘脑基底节处,主要是缺乏多巴胺。典型的是一侧或双上肢,尤其是远端出现不以意志为转移的抖动,紧张激动时加重,安静时消失,且动作迟钝、反应慢、关节僵硬、手脚不灵、步态不稳、语言不畅、抄写时字歪扭。此病确诊后可采用服药或手术方法,如服用左旋多巴、安坦以及行立体定向术,效果不错,但可复发。
三是小脑半球的疾患。可因肿瘤、小脑萎缩、脑供血不足而致。这一类手抖的特点是意向性震颤,即静止时不抖,运动时出现。令其指鼻尖时,手发抖且指不准确,同时还可合并眼球震颤、走路时呈醉汉步态、动作不协调,间或耳鸣、失聪等。此时,需作CT、磁共振或诱发电位等检查,可找出病源,及时正确地处理
.总之,老人手发抖的病灶多在大脑,因此局部治疗如针灸、理疗的效果,常常不尽人意。理想的疗法是寻源根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0:13
肢体甚至头颈的不由自主的抖动,医学上称为震颤。它仅是一个症状,是指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表现为不随意的有节律性的颤动,临床上又将其细分为:静止性震颤、运动性震颤、姿势性震颤、回跳性震颤及震动性震颤等。
静止性震颤即肌肉在松弛的情况下出现肢体抖动,睡眠时消失,较有节律。帕金森综合征即属此类。
运动性震颤是在静止时不出现,运动时才发作。表现为无节律、振幅大,常因情绪激动、精神刺激而发作。这是拮抗肌协调障碍的结果。常是小脑病变的反应,如小脑肿瘤、结合臂病变、脑血管硬化等。
姿势性震颤又称意向性震颤。其实此种震颤归属运动性震颤,即指身体处于某一特定姿势(如卧或坐时)或从事某种目的运动或保持某一姿势时才出现,静止时消失。
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但其病根多在大脑,皆是因某种疾患使大脑涉及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临床上的病因有帕金森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肝性脑病,小脑、脑干病变,脑动脉硬化,脑缺血,药物中毒,痴呆等。
老年人如果出现手抖症状,且日益严重,应该及时求医做适当检查,明确病因,正确治疗。
有些人进入老年以后手就会发抖,这是为什么呢?医学上称这种老年人手发抖的现象叫做老年性震颤。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
首先,据科学验证:趋于年迈者,脑细胞减少20%,进入高龄期减少30%。脑细胞的衰亡,神经细胞的老化,会导致小脑萎缩,引起协调共济功能异常。
其次,由于老年人动脉硬化,新陈代谢障碍,加之活动量小,体内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对肢体供给较差,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肌肉变硬,肌力减退,肌肉的收缩不规则,张力过低,也会引起产生肌肉的缩张不协调。
那么,如何来预防和缓解手发抖呢?
注意用脑卫生,加强脑的锻炼,可推迟脑细胞衰老,延缓小脑萎缩的进程。
适量运动,加强关节、肌肉锻炼,可以增强体内的新陈代谢,使组织器官充满活力,有助于各关节、各肌肉群之间的相互协同运动,推迟衰老的进程。
关于两腿打颤,在老年人中也是很常见的一种症状,亦是人体老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多数是因为脊髓腰段前角细胞和所属神经纤维的变化或萎缩,属于一种细微的局限于一些肌束的极其快速而短暂的收缩,不伴有关于的活动。湿度和机械刺激常可诱发,与动脉硬化和糖尿病无直接因果关系,医学上叫“肌束颤动”。“肌束颤动”要积极预防,主要方法是:加强体格锻炼,增强皮肤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性,促进下肢神经和肌肉的细胞代谢,防止衰老的进程。也可服用一些营养神经和肌肉的药。此外,理疗、按摩、针灸、气功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0:14
手抖是老年人的常见现象。两只手抖个不停,吃饭、写字都受到严重影响,令老人们非常苦恼。医学上将这种抖动称为震颤。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但病根多在大恼,因某种疾病使大恼负责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从而引起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