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2: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3:41
常言道,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特别是在战乱年代,为了生存下去,或者实现更大的利益,随时都有可能改变立场。所以,海西女真叶赫部与建州女真爱新觉罗部之间的仇恨,并没有多么的深远。
很明显,野史中所记载的,叶赫部末代贝勒布扬古所说的,“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并不是真的。我们来看一下整个过程,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明朝万历年间,辽东地区的蒙古、女真部落经常入侵劫掠明朝边境。眼看辽东就要大乱,大明朝一代名将,辽东总兵李成梁闪亮登场。李成梁秉持贪财,无赖,不要脸的大无畏精神,制定了两大原则:一、*打出头鸟,谁强打谁;二、承诺随便给,协议随便签,翻脸不认账。而且,李成梁集运气与彪悍于一身,率领仅有的两三万辽东铁骑,在对蒙古和女真各部的作战中,是怎么打怎么赢,经常打出以少胜多的胜仗。
努尔哈赤的外公,就是建州女真王杲部首领王杲,被李成梁擒获,送到北京给剁了。王杲的儿子阿台,也就是努尔哈赤的舅舅,兼堂姐夫(女真人的关系是剪不断,理还乱),继续率部抵抗。
阿台战败,努尔哈赤逃往了海西女真叶赫部,受到了厚待。努尔哈赤甚至还与叶赫部贝勒清佳砮礼的女儿孟古哲哲订婚。可见,此时的叶赫部对努尔哈赤是有恩的。
后来,阿台、连同努尔哈赤的爷爷觉昌安、父亲塔克世,以及堂姐在古勒城一起被杀。这就是努尔哈赤七大恨中的其中一恨。此时的努尔哈赤,虽然得到了明朝补偿的三十道敕书的交易凭证,三十匹马,以及建州女真都督的任命,可是手下也就数十人,根本就搅不起什么风浪。所谓的“十三副铠甲”打天下,那就是痴人说梦。
原本,可以名留青史的李成梁,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将努尔哈赤纳入了自己的保护,无意间为大明朝培养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努尔哈赤成了李成梁一个忠实的小跟班。此时的努尔哈赤,还不足以跟海西女真中最强大的叶赫部抗衡,不过没关系,有李成梁呀。
1583年,李成梁攻打叶赫部,屠两千余人,拉开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大幕。叶赫部暂时消停了,整个海西女真也就暂时消停了,努尔哈赤可以安心统一建州女真了。在李成梁的帮助下,努尔哈赤彻底剿灭了建州女真尼堪外兰部,并于1588年统一了建州女真。
努尔哈赤要统一整个女真,除了实力较小的黑龙江女真、东海女真(又名野人女真)之外,最大的对手就是海西女真。得了,野猪皮孩子不用怕,有李老爹在,帮你搞定。1587年,李成梁攻打海西女真哈达部,斩杀五百余人;1588年,李成梁再战叶赫部,斩杀六百余人。刚刚开始恢复元气的海西女真,只能再次休养生息去了。
好在,1591年,李成梁因为侵吞兵饷,冒领军功,被御史*罢官。随着李成梁的罢官,努尔哈赤的统一之路也进入了停滞期。直到此时,努尔哈赤跟叶赫部都没有直接的仇恨,他们跟明军的关系也是时战时和。
1592年,日军侵朝,明军远征朝鲜抗日。努尔哈赤主动要求派兵入朝作战,被拒绝。明军在辽东的兵力空虚,努尔哈赤开始了吞并海西女真的征程。
自1593年开始,以叶赫部为首的海西女真各部主动与明军结盟,开始与建州女真作战。努尔哈赤虽然数次击败海西女真,可是少了李成梁的庇护,加上海西各部有明朝廷的支持,他也不敢轻易吞并。
不过,好运再次倒向了努尔哈赤,李成梁回来了。
1601年,李成梁复出辽东。1606年,李成梁又送了努尔哈赤一份大礼,主动放弃了辽东六堡,徙六万余户居民入内地。努尔哈赤白白得了大片的土地。1608年,李成梁再次被*罢官。但是,在李成梁的精心培养下,大明朝再也无法遏制努尔哈赤的发展势头了。
1601年,努尔哈赤吞并哈达部;1607年,吞并辉发部;1613年,灭乌拉部。海西女真只剩下了叶赫部还在苦苦支撑。原本,努尔哈赤在灭了乌拉部之后,差点顺手灭了叶赫部。好在,明军火器兵上千人及时驰援,努尔哈赤才悻悻而回。不过,从这时起,叶赫部彻底成了明军的盟友,在明军的保护下,牵制努尔哈赤的发展。这应该是努尔哈赤后来血屠叶赫部的原因之一。
1615年,李成梁病死,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努尔哈赤恐惧李成梁,应该是发自内心的。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借口,开始进攻明军。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1619年,明朝发兵十一万,四路齐出讨伐后金,开启了明朝在辽东的艰苦征程。海西女真叶赫部作为明军的盟友,也发兵一万助战。可惜,明军在兵力占优,武器占优的情况下,却被一个骄傲自大,指挥*的杨镐给彻底破坏了。杨镐宣战时,竟然把明军的进军路线也告诉了努尔哈赤。然后,明军被努尔哈赤轻松的一一击破,萨尔浒一战,明军西路主力被全歼,接着北路溃败,东路战败,南路溃逃,明军大败。
努尔哈赤趁明军大败之际,除了留下五千士兵防止明军偷袭外,出动倾国之兵攻打叶赫。可见,叶赫部当时还是很强悍的。明朝策略有点失误呀,应该采取东汉以南匈奴打北匈奴的办法,倾全力支持叶赫部,招叶赫部继承人入京培养,通婚,跟叶赫部互市,让叶赫部以游牧打游牧,再加上辽东铁骑,吃不了多大的亏。
但是,明朝没有,结果叶赫部完蛋了。很快,努尔哈赤亲自率军攻下了叶赫贝勒金台石驻守的叶赫东城。金台石誓死不降,举火*未果,被后金军绞杀。布扬古得知了金台石已死的消息,与代善协议保证叶赫部族人生命的情况下,开城投降。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努尔哈赤并没有履约,而是以参拜不恭为由,执意处死了布扬古。正是在被缢死之前,布扬古诅咒道:“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努尔哈赤在缢死布扬古之后,也觉得惴惴不安,才留下祖训:“以此祖制,宫闱不选叶赫氏”
咸丰年间,海西女真叶赫部后裔的叶赫纳拉氏入宫,咸丰死后,成了统治清朝长达40余年的慈禧皇太后。在慈禧的统治下,大清朝一路向下,走向了灭亡的边缘。慈禧死后,慈禧的侄女,同样出自叶赫那拉氏的隆裕皇太后执政,并于1912年,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正式宣布了清朝的灭亡。
这么一看似乎真的是布扬古所留下的诅咒应验了,叶赫那拉氏的一名弱女子终结了大清朝。实际上呢?并非如此。
努尔哈赤的后人后来自称爱新觉罗,爱新在满语中是“金子”的意思,而觉罗是“远方”的意思。觉罗,肯定跟赵宋皇族毫无关系。当时,什么野猪皮、豹子皮、老羊皮、獾、半大口袋之类的一大堆,类似“金子般的首领”,或者“金子般的远方”这样的姓氏,他们应该还想不到。
叶赫部灭亡后,爱新觉罗跟叶赫那拉的仇恨并没有延续,叶赫部族人被分别编入了正黄旗与正红旗,金台石与布扬古的后代也都有世袭爵位。
努尔哈赤的侧妃,也是清太宗皇太极的母亲,就出自叶赫那拉氏,名叫孟古哲哲,被追封为孝慈高皇后。
康熙惠妃,就是叶赫部东城贝勒金台石的曾孙女,叶赫那拉氏,康熙皇长子胤褆生母。
乾隆舒妃,同样是叶赫纳拉氏,而断发的乾隆继皇后,则是辉发那拉氏。
咸丰纳了慈禧,光绪纳了隆裕,都是叶赫那拉家族的女儿。
由此,可以断定,努尔哈赤没有下过“宫闱不选叶赫氏”的祖训,否则,以清皇室的一贯作风,应该会比较严格遵循。这也可以间接的证明,布扬古没有发过那个诅咒。
这个诅咒目前可知的,最早出现在光绪年间恽毓鼎所著的《清光绪帝外传》,而在《满文老档》,清朝的官方文档,及正史中皆不可见。这一说法,后来又被《清朝野史大观》、《清史通俗演义》等*时代出现的书籍所采用,才广泛流传了开来。
那为什么光绪时,有了关于这个诅咒的传说呢?应该是光绪年间,有些明智之士看到了在慈禧统治之下的大清,已经腐朽不堪,离灭亡不远了。再加上光绪又迎娶了慈禧的侄女隆裕皇后。这时候,基本上可以断定,清朝不亡于慈禧,也会亡于隆裕。
说白了,就是世人皆知,慈禧是将清朝推向了灭亡的深渊罪魁祸首。只是,这一诅咒,倒成了唯一能替慈禧洗白的借口。慈禧可以堂而皇之的说,是为了给祖先报仇,才故意大兴奢靡之风,大建陵墓、园林,还“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成了满奸,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