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1:4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6:30
“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意思是:身长八尺,面容相貌十分伟岸,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
出自西晋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
节选原文: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而无立锥之地。
译文:
诸葛亮年轻时有超群的才能,英雄霸王的气概。身长八尺,面容相貌十分伟岸,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遇到汉末,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声望显达。这是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于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
诸葛亮十分称道刘备的杰出才能,于是结交了他,感情深厚。等到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把整个荆州当作礼物送给了曹操而自己投降曹操,但刘备失去了权势和地位,人数少而且没有立足之地。
扩展资料
《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汉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陈寿开始在蜀汉任职,受宦官黄皓排挤不得志。蜀汉降魏后,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而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三国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三国志》主要善于叙事,文笔也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也倍加赞赏,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竟毁弃了自己本来的著作。
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书》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还一直流传到今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6:31
“容貌”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当然是人的面容,但在古代汉语中的“容貌”是指的人的身形,比如还有词叫做“形容”和“形貌”都是指物体(尤指人)的外形或身形,现代汉语中还把“形容”这个词义引申为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所以“形”,“容”,“貌”都是指的物体(尤指人)的身形或外形,和脸无关。至于“身长八尺”,八汉尺的具体长度按照易中天老师的换算是184厘米,也就是一汉尺是23厘米,对于人的身高来说23厘米的差距是很大的,不可能人人都是刚好七尺或刚好八尺,总有中间档,所以用汉尺描述身高只能是个粗略的描述,诸葛亮也不可能刚好184厘米,也有可能178,179或180什么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诸葛亮身材很高,体型很粗壮大只,典型的山东大汉,并没有说他帅还是不帅。古代文献中也没有描述诸葛亮帅不帅的文字。不过大家都听说过“诸葛子瑜之驴”的故事,亲哥哥长着一张驴脸,弟弟应该不会好看。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6:31
诸葛亮)小时候就有超越他人的才华,和英雄、霸王的气概,他身高八尺(合现在的一米八左右),容貌非常英俊,当时的人对他都感到都惊奇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6:32
他身高八尺(合现在的一米八左右),容貌非常英俊,当时的人对他都感到都惊奇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6:33
其身高八尺,容貌高大壮美.当时的人认为他是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