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决校园暴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1:4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7:55
校园暴力的主体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个别品德败坏的教师。要控制校园暴力,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特别是*机关要严厉打击黑恶势力,斩断伸向校园的黑手。
学生的暴力和戾气折*社会的浮躁和失序,反映了一种有毒的世道人心。许多人流失了对规则的信仰,心中没有遵循的标尺和底线,往往先有强势者的蛮横无理,再有弱势者以暴制暴的反抗,到头来社会风气和道德只能向进退失据滑落。当社会欠缺相互协调和制约的运行机制,尊严和权益始终高成本运行,不能靠法治来主持和解决社会公义,势必产生蝴蝶效应。另一方面,无视学生的正当的心声和诉求,难以提供表达、参与对话的平台,学生容易陷入到是非不分、混淆黑白的吊诡逻辑,难免扭曲他们的传统价值取向,正面教育的作用大打折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矣。教育的功利化色彩越发浓郁,都在追逐名利双收,等总是滞后,不仅仅是重智轻德,甚至个别贪腐、驱赶差生等恶性事件“添油加醋”,对学习的人生、心灵的伤害不可低估。太多违背教育规律、有违师德良知、伤害学生自尊的行为一再无底线粉墨登场,恐怕学生成绩再好,培育健康人格、健全品格也失去了无数优良的基因。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是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不与孩子交流沟通,不能发现孩子的问题从而批评、修正,尤其是当家教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沾染上拳头和武断,在社会里也缺少了温良恭俭让情怀,孩子的接收自然也存在短板和缺陷。据笔者观察,像广佛地区由于家庭富裕,许多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放任缺点和问题“信马由缰”,隐患和风险并非杞人忧天。
没有文明和素养“润物细无声”培育,又处在欠缺理智和平等的大环境,学生失去了为人处事应有的是非、规则尺子疏导,产生暴力和戾气在所难免,疏导也难上加难。或许建立营造学生优良的成长环境的联动机制有些奢侈,但必须每个点都行动起来,先剖析自己,然后治疗学生“病症”。如果社会没有反省的能力,停留在多说少做,消除校园暴力和孩子戾气不过是一厢情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7:55
怎样防范和应对校园暴力?
1、告诉孩子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
2、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

4、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
5、教育孩子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
6、家长给孩子的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7、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8、上下学、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9、学校定期开展心理、思想道德课程教育;适当组织同学间的协作活动,加强团队互助意识。

怎样让暴力远离校园?
1、学校要切实肩负起教育管理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校园暴力。
2、经常对学生进行青少年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教育。
3、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处世经验和能力。
4、家长要承担起预防校园暴力的责任。

5、看管好孩子远离暴力游戏、暴力性动画片及电视剧。不要沉迷于网络。
6、给予孩子更多家庭关爱、注重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尤其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应付出更多关爱在孩子身上,避免产生自卑、孤僻性格。
7、平日教育孩子时,不要采用打骂等极端行为。否则会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8、对孩子爱之有道,不要一味的满足其要求,言听计从。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孩子坚强品格。
9、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起重视起校园暴力问题,加强打击力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7:56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您的问题收到了 由我们的百度律师为您解答 很高兴为您服务
明确告诉施暴者打人是违法的行为。在一开始的时候,如果有机会就对施暴者进行法律教育,明确说明校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让施暴者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施暴者心里多少会有顾虑的,从而减轻对自己的伤害。
向他人求救。若察觉到施暴者有想动手的想法时,如果有路人,可以大声呼救,一旦有群众过来帮忙甚至报警,施暴者很可能就会停止其施暴行为。
提问是冷暴力
并且毕业后一直持续
回答要设法保护自己。要尽可能寻找逃跑的机会,如果实在不能离开,挨了打,也要尽量保护自己的重要部位,比如头部,尽可能把自己身体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
你能具体描述一下吗
提问如果上诉能上庭的几率大吗
他们用言语侮辱我说我丑,然后我妈平时不在身边就拿这个取笑我戳我痛处不停的,持续三年
他们拿到毕业证之后更加肆无忌惮
回答您可以描述一下您的情况 我来分析一下您的情况
提问还在微信上面辱骂我
回答网络上的侮辱与现实中的侮辱要承担相同的法律责任。即如果侮辱情节较轻,被害人可以要求其停止侵害,恢复名誉,并赔偿损失。如果侮辱情节严重,涉嫌构成侮辱罪的,可申请追究侵害人的刑事责任。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人们在享受互联网社交便利的同时,应当依法谨慎行使自己的权利。微信用户有权在其朋友圈内正当、合法地表达观点或发表其评论,但微信聊天记录、朋友圈发布内容可在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这要看他们辱骂您的程度是否构成侵害您人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