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1: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4:41
在日本人形中,三月人形和五月人形最有代表性,产销量也最多。每年三月 “ 女孩节 ” 前后,商店里的古装人偶备受青睐。据说这种人偶全国每年出售额达 1000 亿元左右。日本父母通过祭祀人偶,表达对女儿的美好心愿。 3 月 3 日,母亲娘家的亲属要向女孩赠送 “ 内裹雏 ”( 古装偶人 ) ,女孩家里还在特设的人偶祭坛前摆上桃花、菱形黏糕和白酒。日本人认为孩子如有灾难、病患可以传给偶人,从而使孩子身体健康,成长顺利。人偶祭坛呈阶梯形,上铺红地毯或红布,层数因家庭境况即人偶多少而不同,少则两三层,多则七八层,人偶中有王与后、宫女、大臣、乐队、听差等,还有一些镀金上漆,富丽堂皇的车马、行李、家具、娱乐用品的模型。人偶个个倩笑盼目,栩栩如生。祭祀人偶始于江户时代,当时人偶是纸制的,随着这一风俗的形成,后来出现了布制人偶。到了明治时代,人偶商品化,女孩节祭祀人偶在全国固定下来。
五月人形的由来和端午节有关。在古代日本,每逢五月初五,人们都要举行祈祷平安的节会。参加节会的朝廷官吏们,将据说能驱邪祛病的菖蒲 ( 一种药草 ) 插在冠上,并饮菖蒲酒。在日语中,菖蒲和尚武发音相同,久而久之, 5 月 5 日就演变成习武的节日。平安时代,这一天要举行射箭表演。到了江户幕府时期,家家户户则在门前装饰军旗和军马的标志,以后又演变为摆设武士人形。到了现代,日本*把五月五日定为男孩节,每年这一天,为了祝愿男孩子健康成长,父母们一般都要为一周岁的男孩购买五月人形来摆设,主要是象征男子汉的强壮和勇敢。五月人形一般由武士盔甲、弓箭、剑、鼓和旌旗等组成,有的还有八音盒。 人形的服装绚丽多彩,反映了日本传统的服饰文化,令人赏心悦目。和服是日本独特的传统服装,据说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它宽大舒适,端庄典雅,特别是女式和服,色彩和花纹鲜艳夺目,由十余种附件组成,且不同的和服配不同的发型,腰带的结法也有变化。女人穿上和服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每个举动都变换出另一幅画面。因此和服既是生活中的实用品,又是一种颇具欣赏价值的艺术品。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之差是区别年龄与婚否的标志。例如,未婚姑娘穿红领衬衣、宽袖外服;已婚妇女着素色衬衣、紧袖外服。腰带是妇女和服极为重要的部分;上面刺绣着美丽的花纹图案。它起初窄而细,只起固定作用,后发展为装饰品,到江户末期,竟达 9 寸宽、 1.2 丈长。腰带的结法很多,其中 “ 大鼓结 ” 比较广泛,即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一个用纸或布做的芯子,看上去象个方盒。
造型优雅、光彩照人的衣裳人形 ( 高 65 、宽 38 厘米 ) ,展示了和服的艺术之美。少女身穿大红色的和服,外套一件曳地长袍,上面用金银线绣着精美的花朵和祥云图案;腰间系着绘有扇子图案的浅色腰带,腰带上插一把折扇,红色的长穗垂于胸前,别有一种潇洒的韵致;而传统的发饰更增添一种典雅和高贵。
日本人形的题材很广泛,其中对艺伎、歌舞伎的表现都很精彩。持三味线人形 ( 高 45 、底长 23.8 、底宽 21 厘米 ) ,出自日本著名的手工艺人久月之手,表现了一个艺伎形象。她体态袅娜,身穿雅致美观的和服,手持一把做工精巧的三味线,美丽的面容楚楚动人,略带忧郁的神情,隐约流露出艺伎生活的辛酸与苦辣。
《藤娘》是日本古典舞的代表作,表现了一个失恋少女藤仙子的形象。在表演中,藤娘头戴具有日本民族风格的绣花斗笠,通过上下舞动的花斗笠和优美的造型,表现出女性婀娜的身姿和痛苦的心情。 “ 藤娘 ” 人形 ( 高 49 、宽 31 厘米 ) ,艺术地再现了舞剧中藤娘的形象。她双目低垂,神情幽怨,肩头搭着紫藤枝干,清丽幽雅的紫藤花在身后垂悬,与和服和斗笠上的紫藤花纹协调呼应,既表现了少女天真烂漫、纯洁无瑕,也烘托出一种伤感的氛围。
在日本,持扇人形也很多。团扇系中国的发明,而后传入日本;折扇出自日本,又传进中国。扇子的名称始于中国明代,到 14 世纪时已为中日两国共同使用,这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可谓趣事。当时,每逢夏季,宫廷贵族要赐予侍臣折扇,宫女受其影响,也常常带把折扇作为装饰品。由于人们的喜爱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促进了扇子的发展,出现了在扇面上作画、书写诗赋格言等。吉庆时,人们把折扇作为礼品赠送,象征着前途光明,人生之路愈走愈宽广。扇子作为道具,在舞台上被经常使用,表演者用扇子的张合、举动来表示剧中角色的心情。持扇人形 ( 通高 54 、宽 29 厘米 ) 表现了一位秀丽端庄的少女,她梳着高贵典雅的传统发饰,和服上绣着飞翔的仙鹤,左手还持一把绘有梅花的折扇,寄寓着美好的祝福。 时 期:公元1907年 材 料:橡木 规 格:高82厘米 创作者:毕加索
艺术大师毕加索总是走在新兴艺术发展的前列,他的积极探索和参与,总能给他的艺术创作带来新的灵感和创作*。在欧洲艺术家研究非洲黑人艺术的热情高涨的同时,他也采取行动,这件木雕作品便是他对非洲艺术的肯定、顺应和模仿改造。其实,这件作品在形的塑造上只用了非常简洁的线条雕刻,突出人形的女性特征。其五官是用鲜艳的单线随意勾画,整个形体被涂上了薄薄一层色彩,仿佛帮助分辨立体的背光面。作品看似粗陋,其实很完整,是对具体形态的超越。毕加索一直能保持艺术的活力,正是因为他对各种艺术的不断吸收,融入自己的风格,让观众既能捕捉到作品原始的艺术来源,又能发现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