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作者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3:2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16:02
长 干 行
李白
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为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李白的这首《长干行》是他向六朝民歌学习的又一成功之作。
《长干行》属于乐府杂曲歌辞,原为长江下游一带的民歌。江东称山冈之间空地为干。建邺(今南京)之南有山,山间平地,吏民杂居,有大长干、小长干之称。全诗使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并运用年龄记叙和四季相思的民歌手法,巧妙地把女主人公的生活场景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诗歌的前六句写的是女主人公幸福的童年,也是全诗最为动人的段落之一,她怀着无限深情回忆起她与丈夫共同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时光。这段回忆是从孩提时候一段青梅竹马的动人故事开始的:“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剧,游戏。床,古代坐具,不是现在睡觉用的床。诗中的女主人公,从小就与如今的郎君比邻而居,当她还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头发刚刚能够在前额留出漂亮的刘海,热衷在家门口摆弄花花草草的时候,邻居的小男孩就一天到晚跨着一根用竹竿做成的马,围小姑娘坐着的小板凳,没完没了地绕来绕去地玩耍,这一段有着青青梅树作为背景的美好经历,长大以后,每每回忆起来是那样的纯洁无邪,使他们成就了后来的*之好。这比起当时那些完全由家长指定、而毫无感情基础的包办婚姻来说,无疑是幸运得多了。
接下来诗歌用极为细腻的表现手法、传神的笔触描写初婚的情景:“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虽然丈夫是儿时的玩伴,但在结婚的头一年里,十四岁的小姑娘就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一下子就变成了人家的新嫁娘,自然难免感到羞涩,对于自己身份的突然转换,她一时感到无所适从,而那位当初只知骑竹马、弄青梅的小男孩突然之间成了新郎官,却对这桩婚事感到心满意足。可惜的是,尽管他对新婚的妻子一再热情呼唤,但是新娘子却只是面对墙壁,娇羞不语,这一极富戏剧性的细节描写,是那样的出乎意料,却又是非常合乎情理,为我们形象地再现了女人公那难忘的新婚之夜。
紧接着诗歌用非常甜蜜的口吻抒发了小两口由于共同的婚后生活所发展起来的热烈的爱情。“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长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经过一年婚后生活的磨合,她已经不是那个羞涩的、不谙世故的小姑娘了,而当初的娇羞与局促也早已灰飞烟灭了。女主人公已经完全进入了妻子的角色,与丈夫一起过上了和美的夫妻生活,日子过得顺心,心情舒畅,不但成天脸上都是笑盈盈的,而且在心中暗暗发下誓言,要与丈夫白头到老。在这里,尘与灰比喻她对丈夫的坚贞爱情和同甘苦共患难的决心。诗人仔细挑选了两个典故,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的小夫妻的幸福心态。抱柱,典出《庄子·盗跖篇》:古时有一男子名尾生,曾与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至,大水已到,尾生不肯失信,遂抱桥柱不肯离开,结果活活被大水淹死。望夫石的传说在中国古代是非常普遍的,一般都是丈夫出门在外,长年不归,妻子经常站在山上,望穿秋水,盼望丈夫早日回转,久而久之,化作山石。可是一年来,这小两口儿,如胶似漆,丈夫对她无比关爱,简直就像是古代最痴情的男子尾生一样,忠贞不二,这使得她对未来生活和爱情充满了幻想与希望,有这样丈夫与自己厮守相伴,不用像身边那些不幸的姐妹一样,会因为丈夫的远行而经常一个人苦撑岁月,独守空房,到头来化作一块冰冷的望夫石。看到这里,我们可能会为女主人公感到由衷的高兴,再次发出善意的感叹,多幸运的女人呀。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堆。”可是万万没想到,幸福的日子只过了一年,十六岁的时候,丈夫就为生计所迫,远离家乡,沿江直上,去了天下最危险的长江天险,“瞿塘滟�堆”!滟�堆,是长江中的巨大的礁石,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五公里处,正好位于瞿塘峡口,水小时,滟�堆突出江面,水面变窄,水大时,没入江底,不见踪影。总之不论何时通过,都极为凶险。解放初期被炸掉。有民谣说:“滟�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大如鳖,瞿塘行舟绝。滟�大如龟,瞿塘不可窥。”丈夫刚离家时,妻子最担心的就是他的安全。就在去年,她还庆幸自己“岂上望夫台”,但是没想到,现在她也加入了这一不幸的行列。然而丈夫出门是为了一家的生计,没有办法,她担心的是丈夫此行的安危,而丈夫身边,再也没有自己尽心的照顾与服侍,有的只是生活的艰辛与险恶的滟�堆。想起这些不由得让人心惊肉跳。诗歌接下来的节奏明显加快了,从五月说到八月,显示了女主人公在家里度日如年的不安心情。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在这年的五月,呆在家中的女主人公,看到家门口的江水一日高过一日,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三峡中的滟�堆已被江水所淹没,过往船只不易辨别,极易触礁沉没。想到这里,她内心十分不安,好像连峡中的江猿的哀啼都听到了。旧行迹,指和丈夫共同生活时往来留下的足迹。不知道丈夫此时此地身处何地,由于音讯全无,所以丈夫在家留下的生活痕迹,就显得非常触目惊心了,门前的小路是丈夫在家时天天要走的,可是才几个月过去,由于丈夫不在了,这条小路已经长出了绿苔,“一一生绿苔”,一一两个字,用得非常独到,它惟妙惟肖地展示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在家中,不论望到何处,仿佛都能看见丈夫在家活动时留下的足迹,而每一处“行迹”都引起她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都加深她对丈夫的思念,也都触发她的担忧。就在这不知不觉的回忆、思念与担忧中,门前的“绿苔”已经越长越厚了,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发现,整个夏天都已经过完,门前的小路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飘落下一层被秋风吹落的树叶了。看着落叶,她忍不住感叹起来:“今年的秋天怎么来得这样早呀!”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坐”字在古代诗歌中经常是“因为”的意思,如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就是说自己因为喜爱枫林的红叶,才忍不住停下车来驻足观赏。五月份时,她看到丈夫留下的行迹,心中涌起无限的相思,而到八月份,她已经不管看到什么,都只感到伤心了。她觉得自己的命运简直还不如那在西园中双飞的蝴蝶呢!在这种无时不在的相思的煎熬中,连容貌也变得日益憔悴了。其实,这时她还是丰华正茂的*呢,可是当初她那种让我们为之心动的“初复额”、“未尝开”、“始展眉”的神情与风韵已经被现实的生活折磨得荡然无存了,我们的心也随着沉重起来,忍不住要为她的不幸发出叹息了。从“门前旧行迹”以下,触景生情,满目皆悲,如火的爱恋化为刻骨的相思,无时无刻不在煎熬着已经成为*的女主人公的心。五月时,看见的是家门口路上的青苔,八月时,看见的是西园中双飞蝴蝶。所见所思,无非是丈夫留下的行迹,所牵所挂,无非是丈夫出门的安危。对于自己的生活起居、饮食健康已经全然麻木了,不知不觉中,斗转星移,时光流逝,当年那个天真浪漫“妾发初复额”的小女娃,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了“坐愁红颜老”的商人妇了。这一切的变化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不堪回首呀。然而,年华可以老去,红颜可以不再,但是女主人公对丈夫的一片忠贞之情,却永远也不会因为岁月的折磨而改变,只能更加深沉凝重,也许此时,没有了十五始展眉时的炽热,但却更增添了执着与坚贞。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早晚,何时。三巴,地名,指巴郡、巴东、巴西,均在今四川省东部。长风沙,地名,又名长风峡。在今安徽省怀远县东五十里长江边上。陆游的《入蜀记》说从南京到长风峡有七百里远。在诗歌的最后,她忍不住无声地对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发出了真情的呼唤,无论你什么时候回家,一定要事先捎个信来,让我知道,哪怕是远到七百里外的“长风沙”,我也会义无返顾地前去迎接。这个“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的告白,不是比历史上无数个伫立不动望夫石更加让人感到她对爱情的渴望,对丈夫的真情吗?尽管她在全诗中,都是以一个弱女子的形象和心态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但在她柔弱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个坚贞的心。从头至尾,女主人公的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一点是没有丝毫改变的,就是她对丈夫的一片真心。
通过诗歌,这位弱小的南国女子用“萦迂回折”的口吻,向我们坦露了她一生中平凡但却“一往情深”的感情经历,并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读到后来,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首诗是出自一位“诗仙”李白的手笔,这也许就是李白这首诗最值得后人称道的地方。难怪钟惺会说这首诗“古秀,真汉人乐府。”没有一丝扭捏作态,没有一点矫揉造作,《长干行》简直比民歌还民歌,比乐府还乐府,谁能说这不是一首地地道道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诗呢?李白真不愧是一位博采众长、无所不能的大家呀。
源自:http://www.cnr.cn/library/ydyxs/200302130416.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17:20
青梅竹马一词出自李白的<<长干行>>,全诗如下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一个额前覆着留海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枝花,站在门前戏耍;一个头上扎着丫角的小男孩,胯下竹马,在小路上又跳又跑。我可以知道青梅指女,竹马指男
这是一首爱情诗.每个人都有过儿时的生活,也都保存着对于儿时生活的美好回忆。折枝花儿,骑匹竹马,学大人的样子弄饭,都是最寻常不过的。正是这些寻常不过的“儿嬉”,过后大抵都忘掉了。然而一经诗人的筛选、提炼,仿如从沙里淘出精金,晶光夺目,立即勾起了人们美好的回忆,陶醉于儿时的温馨旧梦之中。于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化为成语,不胫而走,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