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2: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8:06
在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中(秦朝、汉朝、西晋、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强敌压境,边境压力最大的应数宋朝。当年汉唐两朝,尽管也要面对边境少数民族政权的武力威胁,但汉朝、唐朝均有强大的军队,从上到下,重视武备,社会上以建立军功为荣,而宋代的“重文轻武”的国策,使得人人以“当兵为耻”,良将奇缺,战力不足,加之宋王朝“先天不足”:缺少优良的军事基地,综合因素,致使宋朝在军事上颇为疲软,连近在咫尺的西夏打不过,对大辽更是无可奈何。
为换取所谓“和平”,宋朝在和平年代就年年向西夏、辽进贡,银绢合计每年消耗近百万。并且为了防止两个“以怨报德”的家伙进攻,宋代在北方边境驻扎大量军队,数量巨大的给养成为严峻问题,也使*财政吃紧。
北宋地图
如何解决财政问题
面临财政危机,宋朝君臣集思广议,想出专卖制度。
若单纯论专卖制度,其实并不新鲜,西周末年的周厉王就是搞资源专营,引发了国人愤怒,被赶下台。秦、汉、隋、唐皆将盐类商品纳入官方专营。
而宋代的专营范围进一步扩大,盐、茶、酒、香料,这些日常消费量多的大宗商品,都被纳入官方专营,获利十分丰厚,也是宋代社会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取专卖制度有着极大的经济意义。
宋朝官方专营方式有两种:官鬻法
即官方直接控制商品的产、运、销全部商业活动。
通商法
即官方把产品通过商人运输到指定区域销售,也就是间接专卖。
这两种办法,在宋代时有侧重,亦有变革,但一直沿用不绝。
盐
“官鬻法”专营制度
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就决定把天下盐利都归府库,无论是官制盐或者民制盐(盐场分官民两种),总以官收、官运、官销获利。
茶酒
经营基本上也是这样,禁止私贩,实行统购统销。
茶
官方设立了“食茶务”的机构,对官营与民间的茶场产品,进行垄断收购,再把茶运往需要地区卖给百姓。专卖之利亦是“以实府库”的。如果发现违反*制定的*,敢于藏匿、私贩的,不仅茶要被没收,参与其中的人员也要被治罪。
酿酒
酒产品,宋朝则设置“酿酒务”的机构管理。在城市中,严禁私人自行酿酒,各地方*,都有官营大酿酒作坊,令民众把酿酒的米拿到作坊里去酿造,官方以此进行征税。
而南宋时期,国土缩小近一半,税收人口也锐减。为了将酒类专营的文章做足,*设立酒库,还会官营酒店。而酒店为了招徕顾客,会令酒女骑着马,披红戴绿到大街上去拉生意。店里还雇佣女招待陪酒,乐班在一旁吹拉弹唱,演奏音乐,整个店内,充满着舒适的氛围。
“通商法”专营制度
即把官营,或是官府购来的盐茶酒以及粮草批给商人们,让他们运往专卖区外进行销售。
这里就必须要说说“钞盐制度”。宋朝边患多,军费开支巨大。当时的交通运输条件无法和现代比,加之秦朝当年修的四通八达的驰道,主要在关中,并且年久失修,宋朝*每年向边境部队提供后勤给养,耗费繁多。官府为了减轻这个沉重负担,就采取招募商人,命其作中介,让他们将物资送到边境地区后,官方会根据运送物资的多少、质量,以及路途远近,折成钱、物,开具一种票据作为凭证,而商人们可以拿这张票据,到指定地方再换取等值的盐茶酒、粮食等物资,由于盐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商品,因此这种异地换取物资的方式被称为“钞盐制度”。
可是,中国人一向善于“改造”,钞盐制度实施数十年后,**发现,地方官吏常与商人相互勾结,作价过高,经手官吏从中渔利,输送物资却符合边境需求,物资质量也很低劣。
宋仁宗
为解决这个问题,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兵部侍郎范祥制定出“见钱法”,开始时以解盐作试点:不论商人要输送何种物资,到沿边地区,当地官方不收实物,只收现钱,见到现钱后,官方才会开具准许商人贩卖“盐类”的许可证。商人们每缴纳钱6贯,可得专营盐116.5斤。获得盐钞的商人便以此作为凭证,赴盐场换领食盐,再运往别处售货。
后来,宋朝*将“见钱法”推行到其他物资,而贩卖这些物资的许可证,被称为“交引”。
“见钱法”,完成了原来由地方*得益的“盐茶酒”专卖权,向着减轻**财政负担的专卖权的转变:以前官方直接专卖物资,利润归地方*,“天下盐酒之利皆归县官”,而改革后,经商人的专卖,利润则更集中于**。
“专卖之法”的演变后果
宋徽宗崇宁年间,蔡京任宰相,他又在专卖上做文章:把原本主要为解决边关军事给养、减轻*财政负担的应急性措施,改为成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向全国铺展,而就在内地征收的“蚕盐钱”、“丁盐钱”、“两税盐钱”等仍然不变,无疑是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而商人们,也常常有因当局滥发“交引”,却领不到实物而破产。曾经贵重的“交引”,慢慢成为一堆堆废纸。“朝为豪商,夕为流丐”,“家财荡尽,赴水自缢,客死异乡,孤儿寡妇,号泣吁天者,不知其几千万人”,宋朝的社会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了,王朝危机更加严重。
本是利国的*,就这样沦为害民之法。